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4篇
  免费   1015篇
  国内免费   1404篇
测绘学   330篇
大气科学   2261篇
地球物理   944篇
地质学   2225篇
海洋学   622篇
天文学   102篇
综合类   450篇
自然地理   1089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427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4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华春  马育兰 《青海气象》2005,(4):41-42,54
本文通过对GFE(L)型雷达和GTS(1)型数字探空仪在我站使用以来,对业务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处理方法和建议,以便探空员在工作中得到更好的掌握。  相似文献   
82.

利用全国241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长序列日最高气温资料,依据目前国家气候中心业务上采用的区域性高温过程客观判别标准和综合评估模型,对1961—2020年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的最早开始和最晚结束日期、发生频次以及过程的持续时间、覆盖范围、高温强度和综合强度等的气候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平均每年发生4次,在5月上旬至10月上旬均可出现,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其中7、8月发生最为频繁.区域性高温过程在年内的首次出现日期平均为6月18日,末次结束日期平均为8月31日.平均每次过程覆盖760站、高温强度36.4℃、持续日数13天.(2)近60年来,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在年内的首次出现日期明显提前、末次结束日期显著推后,整个高温期大幅变长;区域性高温过程的发生频次呈先减少后增加变化特征,1990s以后维持高位;区域性高温过程的平均高温强度先减弱后增强,1980—2020年增强趋势显著;区域性高温过程的覆盖范围显著增大、持续时间显著变长、综合强度显著增强.(3)近60年,我国历年区域性高温过程的首次开始时间和末次结束时间,高温期长度及高温过程发生频次等均没有发生气候突变;区域性高温过程的平均高温强度在1987年由弱转强,并在2002年进一步突变增强.同时,区域性高温过程的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综合强度分别在1998、2016和2012年前后突变增加和增强.总体而言,近60年来我国区域性高温过程已发生了显著变化,高温灾害趋于严重.

  相似文献   
83.
利用传统的土壤测量方法,发现了四平市脉状蚀变破碎带型白钨矿矿床。土壤异常具有强度高、套合好的特点。试用Н.И.萨弗罗诺夫提出的成矿能理论,进行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及化探综合异常提取研究来表达土壤测量异常,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概括性好,地质效果更加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84.
张恒德 《气象》2008,34(11):117-123
2008年8月,正值我国举办奥运会,期间我国出现了不少强天气过程,南方暴雨洪涝和北方强对流频发.本月,全国平均月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安徽月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多,湖北、贵州为历史同期第3多.  相似文献   
85.
根据2002年8月7~8日对虾工厂化养成中后期A、B代表池的实测数据,分析讨论了该时期养殖水体中环境要素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水体水温、盐度和溶解氧含量适宜.日变化幅度不大.但pH值略为偏低,而COD值明显偏高.与该时期投饵量大,残饵及排泄物明显增加有关.但对A池来说,生物作用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而对B池而言.则以化学过程影响为主.  相似文献   
86.
采用WRF模式与包含了云凝结核(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CCN)浓度和霰雹密度预报的NSSL(National Severe Storm Laboratory,国家强风暴实验室)微物理方案,模拟不同CCN初始浓度条件下南京地区的一次冰雹云过程,分析不同CCN初始浓度影响下冰雹云过程的宏微观演变特征,以及对流发展不同阶段的水凝物粒子及流场、温度场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1)较大的CCN初始浓度虽然抑制了前期对流降水,但对后期对流降水的产生有促进作用;2)CCN初始浓度的增加使得模拟雷达回波的强回波区域(大于40 dBz)缩小,中等强度区域(小于40 dBz)扩张。3)CCN初始浓度增大不利于对流发展初期云雨自动转化过程的发生,但是促进了冰晶与雪的产生,使得冰雹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推迟。4)CCN浓度增大抑制了雨水产生,间接使得霰粒子更倾向于干增长,平均密度更小;5)较大的CCN浓度促使冰雹云单体的发展时间增长。  相似文献   
87.
甘油二醚膜类脂化合物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油二醚膜类脂化合物相对其他类脂生物标志物而言,通常具有较特定的微生物来源及环境指示意义,目前国内外还未有相关的综述性报道。综述了该类型化合物的测试方法,古菌和细菌二醚的组成特征,重点评述了如产甲烷菌、甲烷氧化菌、嗜盐菌等古菌,以及硫酸盐还原菌、Aquificales及一些嗜热细菌,在极端环境(如冷泉、热泉、热液系统)研究中甘油二醚膜类脂化合物应用的进展和可能经历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简要介绍了环境对甘油二醚膜类脂分布的影响,并对其及其他类脂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8.
赵凯  濮梅娟 《台湾海峡》2005,24(3):370-376
0421号热带风暴“海马(Haima)”于2004年9月13日12:00在浙江省温州市沿海登陆,登陆后迅速减弱为热带低压,20:00在浙江境内消失.本研究采用物理量诊断分析法,探讨该热带风暴登陆前后涡度场、湿焓场变化对其移向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热带风暴登陆后,涡度(ξ)明显减弱.涡度局地变化(ξ/t)值分布显示,风暴移动方向的后方,涡度减弱的趋势比前方涡度增大的趋势更剧烈;风暴有向其外围(ξ/t)正值中心(即涡度增幅最大)移动的趋势.该热带风暴登陆前、后,湿焓都增大,但登陆后湿焓增大趋势已大大减弱;风暴有向湿焓局地变化(E/t)正值中心移动的趋势,即向能量增强最大的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89.
河流是连接陆地和海洋两大碳库的“重要管道”和“生物反应器”,深入理解河流碳循环过程并建立河流碳循环模型是估算区域尺度河流碳通量的重要手段。当前,对河流碳循环模型构建与应用的探讨还较为缺乏。通过文献调研对河流碳循环机理和已有模型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首先归纳了河流中颗粒有机碳、溶解有机碳和溶解无机碳的主要来源及相关迁移转化过程,然后对经验统计和机理过程两大类河流碳循环模型的模拟方法、应用现状和优缺点进行了综述。经验统计模型采用统计或机器学习方法建立河流碳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建模较为简单,但普适性和外推性较差;机理过程模型在陆面模式或水文模型中耦合河流碳循环相关过程,物理性和可靠性较强,但较为复杂。不同模型的侧重点和对河流碳循环过程的表达各不相同,适用场景也不相同。河流碳循环模拟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模型对陆地和水体碳循环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的表达普遍不足,无法准确模拟和预测河流碳循环过程的长期变化。今后应加强对河流碳循环过程的观测,提高对陆地和水体碳循环机理的认识,进而完善其在模型中的表达,提高河流碳循环模拟的精度,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0.
为实现对地闪过程中多上行先导现象的模拟,在已有三维随机放电参数化方案基础上,植入多先导始发与发展模块以建立高建筑群多上行先导模型,利用电场并行计算技术提高模拟效率。将新模型应用于实际地闪模拟并就统计数据与先导形态特征同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上行未连接先导长度为12~709 m,起始高度为360~600 m,距连接点水平距离为255~1026 m,距下行先导最近分支的距离为326~589 m,与观测统计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形态上再现了实际地闪个例F1215中上行未连接先导始发时间早,通道笔直的特点,也能够模拟下行先导与单上行先导头部、单上行先导侧面、多上行先导中连接先导头部、多上行先导中连接先导侧面4种已有观测记录的连接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模型。分析模拟结果初步得出结论:最高的广州塔能够对附近一定范围建筑起保护作用且能吸引较远处的下行先导分支;多先导的始发与最后一跳的连接受地面高建筑物群分布、高度以及下行先导位置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