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04篇 |
免费 | 1015篇 |
国内免费 | 140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30篇 |
大气科学 | 2261篇 |
地球物理 | 944篇 |
地质学 | 2225篇 |
海洋学 | 622篇 |
天文学 | 102篇 |
综合类 | 450篇 |
自然地理 | 10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6篇 |
2023年 | 171篇 |
2022年 | 240篇 |
2021年 | 233篇 |
2020年 | 186篇 |
2019年 | 186篇 |
2018年 | 140篇 |
2017年 | 144篇 |
2016年 | 128篇 |
2015年 | 188篇 |
2014年 | 378篇 |
2013年 | 299篇 |
2012年 | 385篇 |
2011年 | 368篇 |
2010年 | 320篇 |
2009年 | 371篇 |
2008年 | 427篇 |
2007年 | 351篇 |
2006年 | 310篇 |
2005年 | 348篇 |
2004年 | 341篇 |
2003年 | 325篇 |
2002年 | 265篇 |
2001年 | 247篇 |
2000年 | 228篇 |
1999年 | 159篇 |
1998年 | 198篇 |
1997年 | 150篇 |
1996年 | 166篇 |
1995年 | 162篇 |
1994年 | 116篇 |
1993年 | 93篇 |
1992年 | 78篇 |
1991年 | 58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10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4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乘坐飞机旅行,已经被公认为最快捷和安全的方式。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每年乘坐飞机的平均次数越来越高。但是,有一个数字,未必随着乘机人数的增加而增加,那就是对整个飞行过程尤其是航空气象保障方面了解的程度比率。 相似文献
102.
“新构造”是1948年由前苏联地质学家奥布鲁契夫(B.A.Обручев)首次引入到地质学与地貌学中,本意指“新近纪以来各类地壳运动所形成的构造及其在现今地表的各种表现”。在1984年由英国地质学家汉考克(P.L.Hancock)和威廉姆斯(G.D.Williams)共同召集的“新构造国际会议”上,进一步将其明确为“现今构造应力场及构造地貌格局形成以来所发生的构造运动”。由于新构造运动和现今正在进行的板块运动、断裂活动、褶皱变形、地块升降及拱曲掀斜、地震与火山等地质过程,以及伴生的地面沉降、崩塌滑坡灾害、海平面变化、河口变迁、地热与温泉、地下水活动、热液成矿、油气运移与赋存等资源环境效应密切相关,它不仅是研究大陆动力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更是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保护、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灾害防御和地震预测等众多领域。 相似文献
103.
104.
地下采矿引起的地表下沉的动态过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由地下采矿引起地表下沉的动态过程的Knothe时间函数模型的不足,在原Knothe时间函数中增加了一个以常数k为参数的幂指数,增加参数后的时间函数模型经理论分析符合地表点下沉的动态过程、速度变化过程和加速度变化过程;改进后的时间函数模型中参数c决定地表点下沉过程时间的长短,参数k决定地表点在时间轴上的下沉路径及达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用改进后的时间函数模型对某矿沉陷盆地倾向主断面上下沉量最大点的下沉过程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拟合,即用经验方法确定参数c后,再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参数k。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准确地拟合实测曲线。用改进后的时间函数模型结合沉陷盆地主断面的剖面函数模型,建立了主断面地表下沉曲线变化的动态过程模型,该模型可求出沉陷主断面或沉陷盆地某一点在某一时刻的下沉量、下沉速度和加速度。 相似文献
105.
帕米尔弧形构造带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变形最强烈的地区之一,是研究构造过程、地貌演化以及气候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的理想场所。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帕米尔弧形构造带新生代构造单元、地貌特征和动力学演化模型进行了总结归纳,包括:主要构造单元的活动起止时间、活动量及活动速率;帕米尔弧形构造带现今的地貌特征(水系和冰川的分布);帕米尔弧形构造带6种主要的地球动力学演化模型的主要样式、优点及限制。论文提出了帕米尔弧形构造带晚新生代构造研究的三个重要的科学问题:精细厘定构造带内部的不同断裂带运动学特征和相互关系;深部地质过程与浅部响应相结合,探讨构造带形成的深部地质过程控制;将构造过程、气候特征与地貌演化作为一个耦合系统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06.
Remote sensing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 opportunity for spatially explicit assessment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Ecosystem service is an emerging concept that grows to be a hot research area in ecology. Spatially explicit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are important for ecosystem service management.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quantify ecosystem services. Remote sensing
provides images covering Earth surface, which by nature are spatially explicit. Thus, remote sensing can be useful for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ecosystem services. This paper reviews spatially explicit ecosystem service studies conducted in ecology and
remote sensing in order to find out how remote sensing can be used for ecosystem service assessment. Several important areas
considered include land cover, biodiversity, and carbon, water and soil related ecosystem services. We found that remote sensing
can be used for ecosystem service assessment in three different ways: direct monitoring, indirect monitoring, and combined
use with ecosystem models. Some plant and water related ecosystem services can be directly monitored by remote sensing. Most
commonly, remote sensing can provide surrogate information on plant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in an ecosystem. For ecosystem
process related ecosystem services, remote sensing can help measure spatially explicit parameters. We conclude that acquiring
good in-situ measurements and selecting appropriate remote sensor data in terms of resolution are critical for accurate assessment
of ecosystem services. 相似文献
107.
108.
讨论了使用可执行对象模型开发通信系统的相关概念、方法和技术,提出了一个利用可执行对象模型进行通信系统开发的过程,以提高通信软件质量,缩短开发周期,减少软件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109.
利用加密自动站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海表温度(SST)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等气象资料,对2009年5月31日—6月13日和2012年5月18—28日发生在渤海西部海域的2场相似气象因子影响下的典型高影响赤潮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结果表明:(1)2场高影响赤潮过程都发生在春末夏初的赤潮高发期,持续时间在10天以上;(2)赤潮爆发前期,伴随有暖湿气流影响形成适度降水,渤海西部的周平均海表温度(SST)升温明显,且SST≥16.2℃,赤潮发生海域为SST的暖脊控制,对赤潮过程的潜势预报有明显的指示意义;(3)850 h Pa以下层次的温度迅速上升,近地层西南暖湿气流的加强和地面6 m/s以下偏南、东南气流在渤海西部海域的汇合,利于渤海西部海洋浮游生物积聚和突发性繁殖,是赤潮形成的重要气象因子特征。 相似文献
110.
一次冬季锋面暴风雪天气过程的斜压边界层特征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STORM-FESTIOP17一次冬季锋面暴风雪天气过程的斜压边界层结构演变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暖湿空气沿锋面抬升凝结成云,产生降水过程中释放的大量潜热显著增加锋两侧的水平温度差异,产生锋生。与锋生相伴,在锋前产生低空急流和高空急流。当锋生至最强时,锋两侧温差可达20K,锋前低空急流开始减弱,锋后低空急流增强,锋后冷平流开始主导锋两侧的环流系统。该冷平流削弱锋两侧的温度水平梯度,产生锋消作用。对这次锋面斜压对流边界层的湍流特征分析表明:在边界层之上切应力wv明显增大;湍能收支分析表明在边界层之上的风切变产生项很强,即大尺度天气系统有利于斜压对流边界层的发展,边界层内各量充分混合。这次冬季锋面暴风雪天气过程,冷锋前的低空南风急流从墨西哥湾携带来的充足水汽及锋区边界层大气的强斜压性是其产生的关键因子:冷锋过后,大尺度高空急流的作用更有利于对流边界层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