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0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384篇
测绘学   894篇
大气科学   241篇
地球物理   154篇
地质学   1915篇
海洋学   395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2474篇
自然地理   122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542篇
  2013年   379篇
  2012年   563篇
  2011年   548篇
  2010年   502篇
  2009年   554篇
  2008年   659篇
  2007年   397篇
  2006年   409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鄱阳湖湿地典型中生植物水分利用来源的同位素示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秀丽  李云良  谭志强  郭强 《湖泊科学》2020,32(6):1749-1760
水分是维持植物生长、决定种群分布的关键因子,研究植物水分利用来源是揭示水文过程与植被演替作用机制的基础,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系统,鄱阳湖水文情势的显著改变已直接影响到湿地生态系统的水分补给来源.本文通过测定降水、土壤水、地下水、湖水和植物茎水中δ18O、δD同位素组成,识别鄱阳湖湿地典型中生植被——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群落的土壤水分补给来源,并应用直接对比法和IsoSource多源混合模型估算优势种茵陈蒿的主要吸水区间及水源利用比例.结果发现:(1)与降水同位素相比,湖水和湿地土壤水同位素较为富集,地下水同位素较少发生分馏;(2)湿地地下水主要受历史长期降水和湖水共同补给,土壤水在雨季4—6月和秋季9—10月主要受降水补给,夏季7—8月深层土壤水受湖水侧向入渗和地下水的共同补给,并在蒸发作用下水分向浅层土壤传输;(3)茵陈蒿主要利用0~80 cm深度的土壤水,且能够在不同土层水源间灵活转换.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4—5月),主要利用0~40 cm浅层土壤水,利用率约49%~68%;当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时(6—8月),主要利用40~80 cm深层土壤水,利用率高达74%~95%;当植物进入生长后期(9—10月),主要利用0~15 cm表层土壤水,利用率介于41%~70%.总体发现,湖水是鄱阳湖湿地中生植物群落土壤水分的重要补给来源,优势种茵陈蒿能够响应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改变吸水深度,具有较强的干旱适应能力.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湿地植被生态系统演变和科学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42.
基于动三轴试验和SEM细观结构测试试验,结合图像分析处理软件,对强震荷载前后宝兰客运专线沿线典型震陷性黄土及其经物理、化学和复合改良方法处理后的试样进行微观尺度的结构变形演化规律研究,探讨不同改良方法对土体微结构的影响及其与震陷系数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物理改良方法对于消除大孔隙和架空孔隙结构的效果最为明显,同时对颗粒级配和结构也有调整;(2)化学改性方法则从颗粒接触方式、粒间胶结程度等方面影响土体强度,且不同化学反应的参与可生成独特的玻璃微珠或絮凝状细结构,从而大大提升土体某项参数指标,进而在强震中分别起到填充、胶结或缓冲作用;(3)强震作用前后不同改良方法对各微观要素的改变与相应的残余应变现象吻合较好,说明微结构能有效反映改良黄土残余变形的强弱。  相似文献   
943.
赵小双 《地球》2019,(6):40-45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5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指出,要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944.
鄱阳湖区水资源综合开发与治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鄱阳湖区自然条件为基础,分析了湖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水体污染现状以及水旱灾害,并对湖区2000年与2010年的需水量及水质污染进行了预测,最后,对整个湖区水资源的综合开发治理作了较全面的规划。  相似文献   
945.
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历史时期,由内、外地质动力共同作用形成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海域海岛地质遗迹因依托特有的海洋环境更显瑰丽和珍贵,对建设海洋强国也更具资源价值。为给海洋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文章以《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0303-2017)》“地质遗迹分类”为基础,结合地质条件、遗迹特点和地域分布,将山东省海域划分为滨洲—潍坊海域和烟台—日照海域两区,按海水与岛陆位置关系划分出岛陆、岸线潮间带和岸岛水下三带,在两区三带内按搬运-沉积类、构造-剥蚀类和地质体-地质构造类三大成因类型进行分区、分类综合研究,对遗迹成因进行分析,对重要遗迹资源作了重点介绍,并根据资源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完善源法规体系和保护机制、建立信息与预警系统平台、加强宣传、进行监测、采取必要工程措施等严格保护建议,同时提出促进旅游业发展、开展地学科普、助推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对外交流等利用方向。专门针对省域海域海岛地质遗迹进行综合研究在全国尚属首次,对科学管理和充分利用海域海岛优势生态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6.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合理利用好土地资源,管理好土地资源是每个土地工作人员的职责,只有加强土地监察执法的力度,才能充分保证土地资源的合法利用,切实保护资源,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效制止违法违纪用地。  相似文献   
947.
948.
根据相同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格局特征相似的原理,在传统遥感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建立了土地利用分类新方法; 应用SPOT遥感图像提取了北京市五环内的居民用地和非居民用地类型,总分类精度达到了85.9%,Kappa系数为71.1%.本研究结合学科交叉的优势,为遥感技术应用和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49.
据调查,福建沿海分布有143处主要滨海沙滩,其中已开发利用28处,可合理利用81处,需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的有21处,被严重破坏已不适宜做海滩资源的有13处。本文在介绍福建滨海沙滩分布及其资源特点基础上,阐述了沿海各地海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了主要的资源环境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制度建设、资源管控、优化岸滩工程、污染治理、公众宣传、资金保障等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50.
水生动物对植物蛋白源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综述了水生动物对植物蛋白源的利用.饲料中植物蛋白水平将显著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生理生化状态.水生动物对植物蛋白源的利用与适口性、消化率和必需氨基酸平衡相关.同进实验动物的种类、食性和发育阶段均会对植物蛋白利用产生一定影响.水生动物饲料中植物蛋白源的适宜添加量主要受实验动物种类和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影响.因此,通过添加限制性必需氨基酸和减少搞营养因子可以提高水生动物对植物蛋白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