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2篇
  免费   1386篇
  国内免费   2657篇
测绘学   167篇
大气科学   532篇
地球物理   846篇
地质学   8135篇
海洋学   1038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583篇
自然地理   429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299篇
  2021年   320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459篇
  2007年   444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442篇
  2002年   530篇
  2001年   610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350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309篇
  1996年   332篇
  1995年   305篇
  1994年   305篇
  1993年   233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4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河南铝土矿的品级与表生氧化淋滤作用关系明显,表现在矿石的结构构造、物理性质、埋深等方面。活动的贫硅地下水是表生富集的主要营力。表生富集作用对中高品级矿石的影响较大,对低品级矿石的影响较小,其影响深度可达50~200m。  相似文献   
992.
本文研究了应用VSAT技术建立大震现场紧急通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案,规定了该系统应实现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未来陆地地震救灾移动卫星通讯计划,并对一些关键技术和为移动用户可能提供的通讯业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3.
贵州天柱大河边超大型喷流沉积型重晶石矿床位于湘西-黔东南前陆隆起之雪峰-武陵逆冲褶皱带内,赋存于留茶坡组中上部的硅质碎屑岩地层中,重晶石矿床的北西边界为坪地断裂F1。为查明F1断裂对重晶石矿层破坏及保存情况,进一步指导深部及外围找矿勘查工程部署,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并结合以往勘查成果,针对天柱大河边重晶石矿床坪地断裂F1开展系统研究,鉴别断层性质并探讨其对矿层的改造影响。结果表明,坪地断裂F1为成矿后断裂,具逆-右行平移性质,其在圭禄山地段错断了含矿岩系及重晶石矿层,垂直断距700~800 m,永发地区(钻孔ZK1205)至断裂F1下盘边界区域,含矿岩系留茶坡组内仍赋存厚大重晶石矿层,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94.
涪陵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发育一套富有机质页岩,依据页岩品质、含气性将该套页岩储层纵向上细分为9个小层,并明确下部(1)~(5)小层优质含气页岩段为主力开发层系.2017年,焦石坝区块针对龙马溪组一段上部中低品位页岩气层((6)~(9)小层)启动了分层开发调整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上部气层页岩品质及厚度在平面上具备较强的非均质性,影响了分层开发调整工作的正常推进.通过对海底古地貌、水动力条件等开展系统研究,明确了上部气层的平面非均质性特征及其发育主控因素.上部气层自涪陵地区南部和北部向中部梓里场-白涛地区由混合页岩相(粘土和陆源石英二元混合)转变为长英质页岩相(岩矿以陆源长英质为主)和粘土页岩相,页岩品质略有变差,中部梓里场-白涛地区的北缘和南缘(7)小层出现明显减薄,普遍缺失上半段;同时在部分井区缺失(7)~(9)小层,缺失区呈现北东向条带状展布.构造火山活动、海平面升降、海底古地貌、陆源供给及底流沉积作用共同控制了上部气层的平面非均质性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995.
为丰富对兴蒙造山带东端中生代构造背景的认识,选取贺根山—嫩江—黑河构造带内塔溪地区的石英二长岩、石英闪长岩及石英正长岩开展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石英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67.2±1.3) Ma,形成于中侏罗世。根据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将塔溪地区侵入岩划分为高Sr型和低Sr型两类,早期侵入的石英闪长岩为高Sr型,晚期侵入的石英二长岩和石英正长岩为低Sr型。高Sr型与低Sr型侵入体在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类似I型和A型花岗岩的过渡特征,属复合型侵入岩体。该侵入岩体的形成与中生代强烈的陆内伸展造山和蒙古—鄂霍次克洋与法拉隆板块的双向俯冲闭合过程有关,是地壳在挤压增厚向伸展减薄转变的背景下,软流圈地幔上隆及玄武质岩浆底侵于下地壳并混染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塔溪地区侵入岩体的存在,表明中侏罗世期间存在一次重要的地壳挤压增厚向伸展减薄转换事件,同时其形成时代也限定了蒙古—鄂霍次克洋东段的闭合时间应为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蒙陕接壤区浅埋煤层开采下矿井水水化学特征与来源,通过采集研究区内的矿井水、不同含水层地下水及地表水样,综合利用水化学特征研究、数理统计、离子比例系数法以及氢氧同位素,探究该区矿井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基于此,对研究区矿井水的主要来源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矿井水与第四系萨拉乌苏组、侏罗系直罗组和延安组地下水水力联系紧密。矿井水主要离子形成受水-岩作用影响,主要阴阳离子来源于硅酸盐矿物与方解石的溶滤作用;受到反向阳离子交换作用影响,使矿井水中Na+含量高于浅部地下水;混合作用对矿井水水化学成分形成影响较小。矿井水受延安组、直罗组地下水与萨拉乌苏组地下水共同补给,三者在矿井水补给水源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6.39%、1.59%与12.02%。研究成果可为该区的矿井水害防治与水资源处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地震造成斜坡失稳是其引起的最为显著的次生灾害,在小震频发,大震多发的现实背景下,开展不同等级地震作用条件下斜坡危险性评价对区域防灾减灾、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及国土空间规划的现实意义日渐凸显。基于拟静力法,根据斜坡所处场地类别和不同超越概率水平地震作用,对其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进行调整,确定斜坡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的综合水平地震系数,计算不同等级地震作用引起的作用于斜坡重心处的水平和竖向惯性力,以极限平衡法为理论基础,计算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斜坡稳定性系数,结合危险性指数法,计算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斜坡失稳概率和危险性指数,据此对斜坡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的危险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斜坡稳定性系数随地震作用的增强逐渐减小,斜坡失稳概率随地震作用的增强逐渐增大,斜坡危险性指数随地震作用的增强逐渐增大,斜坡危险性亦随地震作用的增强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98.
汪相 《地质论评》2023,69(3):2023030022-2023030022
本文针对吴福元等(2023)“南岭高分异花岗岩成岩与成矿”一文(后简称“吴文”)提出两个不同认识:① 南岭地区广泛出露的燕山早期花岗岩,常构成复式花岗岩体的主体。吴文依靠三个幔源物质(玄武岩、微粒包体和基性岩脉)的证据,认为这些花岗岩是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笔者认为这些“幔源物质”的存在不足以作为“壳幔相互作用”的证据,南岭燕山早期花岗岩实际上为沿着地壳剪压断裂主动侵位的同造山花岗岩(主体花岗岩)。② 吴文认为,这些复式花岗岩体中的补体花岗岩(小岩体)也是燕山早期的,为“同源岩浆”的高分异演化的产物。本文对前半句持否定性的看法,但认同后半句的结论,并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表明,初始花岗岩浆是在重力和热量对流下的深部岩浆房中经历20 Ma以上的分离结晶作用,才可能在岩浆房上部形成含巨量成矿物质的残余花岗岩浆。这些残余花岗岩浆在早白垩世的拉张环境中,快速地被动上侵而溶离成两部分 (流体和熔体),分别形成岩浆热液矿床和造山后花岗岩(补体花岗岩)。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