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4篇
  免费   1377篇
  国内免费   2602篇
测绘学   166篇
大气科学   509篇
地球物理   837篇
地质学   7960篇
海洋学   968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573篇
自然地理   433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386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89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482篇
  2007年   440篇
  2006年   449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438篇
  2002年   532篇
  2001年   606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324篇
  1997年   310篇
  1996年   325篇
  1995年   301篇
  1994年   302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4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对闽北570铀矿床,赣南6722铀矿床赣东北多金属矿术的长英质隐爆角夺及其基底岩石,用PH=1.9,含ΣS=3.2×10^-4,Σd=3.5×10^-4的水溶液,在90℃条件下进行水-岩作用实验,研究岩石中活动性U,Th,PB,Zn等元素地地球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证实,岩石中铀、锌、铅具有较强的活化迁移能力,交代蚀变作用对铀活化和成矿富集有特殊重要意义;长英质隐爆角夺不是所研究矿床矿物质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92.
二连断陷盆地群伸展构造系统及其发育的深部背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建业  焦贵浩 《地球科学》1998,23(6):567-572
二连盆地形成于侏罗纪到早白垩世期间,是东北亚断陷盆地系内的一个典型的盆岭式断陷盆地群,其内蕴藏丰富的煤和油气资源,综合分析了二连盆地油气勘探中积累的地质资料,系统地研究了与盆地形成有关的构造,并与北美西部盆岭省进行了对比,揭示了二连盆地宽裂陷作用和低拉伸率条件下的伸展构造系统。以上述研究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探讨了盆地发育的深部背景。  相似文献   
993.
云南元江地区中元古代昆阳群下亚群的沉积地质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中地区昆阳群下亚群的沉积层序和沉积构型对原生铜矿形成,富集和就位均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从时间上讲,昆阳群下亚群分为4个层序,第一层序海侵体系域的因民组中上部火山岩和深水沉积及下伏大红山群为原生铜矿的生矿层,第一层序高水位体系域的落雪组及其上过渡段为原生铜矿的储矿层,第二层序海体系域鹅头厂组的泥质沉积为铜矿的普层,空间上,滇中地区中元古代裂盆地的结构和沉积构型对铜矿的空间分布也具明显的控制作用,铜矿  相似文献   
994.
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的运用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衍景  杨泽军 《矿床地质》1998,17(Z1):83-86
本文讨论了该成矿模式的运用方法和程序,即首先检验研究区是否经历过较强的碰撞造山作用,其次查明研究区已有的矿化类型、特征和规律,运用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解释成矿规律,预测矿床分布。  相似文献   
995.
赣东北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铜(金)多金属矿化密集区。自晋宁运动以来该区构造活动复杂而强烈,先后发生过3次重大的全区性地壳开合作用。每一次都产生不同性质和不同元素组合的含矿层群,并形成南北两大不同特点的成矿系列,即同位异源成矿系列和异位异源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996.
秦克章 《矿床地质》1998,17(Z1):201-206
额尔古纳南段8O年代以来先后探明4处大型、特大型矿床。依据多方法精确定年(单颗粒锆石U Pb、Rb-Sr、K-Ar),在该区首次划分出印支期花岗岩,将乌山矿床成矿时代由燕山晚期改为燕山早期,划分出印支期(Fe-Cu-Sn)、燕山早期(Cu-Mo)、燕山晚期(Ag-Pb-Zn-Cu)3个成矿期。其成矿温度、压力、流体盐度、密度以及岩浆水的比重依次降低。在区域构造-岩浆-流体演化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斑岩-次火山岩-浅成低温成矿系统的五层楼模型。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重点解剖了一条距白云鄂博REE-Nb-Fe矿床东矿NE方向3 km,切割白云鄂博群H1及H2岩性段的细粒方解石碳酸岩岩墙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碳酸岩的稀土元素含量变化大,最高可达20%,已构成稀土富矿石。碳酸岩的轻稀土元素高度富集,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发生了极度分馏,但无Eu异常的显示。形成这种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可能机制为:碳酸岩浆直接来源于岩石圈富集地幔的低程度部分熔融作用(F<1%),残留地幔矿物组合以富含石榴石为特征;碳酸岩浆在地壳深部岩浆房中的分离结晶作用。碳酸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布型式均与白云鄂博REE Nb-Fe旷床的赋矿细粒白云石大理岩十分相似。然而,碳酸岩的主要元素以Ca为特征,不同于赋矿细粒白云石大理岩。本文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碳酸岩岩墙没有遭受大规模的白云岩化作用的影响,而赋矿绌粒白云石大理岩则可能是碳酸岩经白云岩化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8.
土壤中的CO2及其对岩溶作用的驱动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49  
作者以桂林岩溶试验场和陕西鱼洞河两个观测站为例,分析了我国南、北方土壤CO2的动态、差异及其对岩溶作用的驱动规律,进一步结合气候条件(气温、降水)等的分析,揭示了南、北方岩溶发育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999.
 右江盆地三叠纪槽盆相浊流沉积岩系遭受过区域极低级变质作用。依据地质观察和伊利石结晶度、绿泥石-云母堆垛集合体、标志性粘土矿物及白云母(伊利石)b0参数测定资料,阐述了泥质岩石的成岩变质作用经浅层(近)变质作用到浅变质作用的转换特征。变质温度区间为150-350℃,低压类型,具高地温梯度(40-43℃/km).变质级及亚带总体与地层时代及岩层在地层柱中的位置有耦合关系,而与区域变形强度无关。最后指出区域极低级变质作用是印支-燕山构造旋回早期及区域变形前的地质事件,属于地壳伸展构造背景下右江边缘型盆地内部的埋藏型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蓝细菌聚金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丽  朱利东 《地质科学》1998,33(4):483-488
蓝细菌聚金实验研究表明:①不同的生物由于生化组分的差异,其富金能力不同,低等蓝细菌生物比动物细胞富金能力强;②金在细胞中的分布与其各部分生化组成(也就是生物配体)密切相关;③金离子进入细胞不是一种简单的扩散作用,而是通过细胞膜界面两侧物质之间的交换而实现的,蓝细菌活体聚金机理主要是参与生命活动的吸收作用;④在较高温热水环境中微生物对成矿最显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