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9篇
  免费   815篇
  国内免费   1125篇
测绘学   184篇
大气科学   585篇
地球物理   300篇
地质学   3971篇
海洋学   469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414篇
自然地理   594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高任 《地质与勘探》2022,58(3):514-531
江西城门山铜矿床通过开展深边部找矿勘查,发现其探明的伴生稀散金属资源量达到大型甚至超大型规模,其中碲、铊、镉、硒等稀散金属已综合回收利用,但研究程度还很低。本文收集整理城门山矿床的编录及化验资料,总结该矿床稀散金属的矿化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稀散金属富集机理和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城门山矿床的稀散元素多倾向于富集在似层状硫化物型矿石中,赋存状态以独立稀散金属矿物和赋存于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等硫化物晶格为主,具有随金属硫化物总量变化而变化的空间分带特征。矿石中的w(Cd)与w(Zn)具明显的正相关性(R^(2)=0.65),其他稀散元素的含量与Cu多呈弱正相关性。本文提出碲与铊与似层状硫化物矿石密切相关,镉的超常富集主要与锌的成矿作用有关,它们在热液流体萃取、运移、沉淀过程中元素分离相对较少,岩浆结晶分异导致热液流体中铟含量降低,铼主要赋存在辉钼矿中,与幔源物质参与密切相关。同时,还建立了城门山含稀散金属铜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2.
近十年来,国土资源部围绕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开拓创新,提高水平,推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83.
海河流域以邛海湖为核心,呈树枝状展布,将美丽的西昌城环保其中。受地质环境条件所限,流域内地质灾害频发,危害严重。随着近年来以图幅为单元的高精度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开展,发现海河流域内10万立方米以上的大中型滑坡数量众多,其发生往往造成严重的灾害事件。本文以典型实例为基础,研究分析了海河流域内大中型滑坡的发育特征,归纳总结了其主要危害形式及成灾规律,对区域内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分析结果表明:(1)海河流域内大中型滑坡主要发育在攀西红层中,地层岩性特征影响着滑坡的滑动失稳方式;(2)断层及其诱发的劈理常构成滑坡边界或滑动面,进而控制滑坡变形;(3)海河流域内大中型滑坡多为降雨、洪水、地震等多因素耦合诱发的;(4)受人类工程活动因素影响,海河流域内大中型滑坡灾害表现出直接危害小、间接影响大,且链式效应明显的成灾规律。  相似文献   
84.
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沙丘表面沙粒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对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沙丘不同部位表面沙物质进行的粒度分析结果表明,羽毛状沙丘"羽轴"-新月形沙垄沙以细沙(0.125~0.25 mm)为主,含量占60.8%,平均粒径2.42ψ,分选较好(σ1值0.33~1.09,平均0.65),偏度以对称为主(Sk值-0.31~0.35,平均0.08),峰度以中峰态为主(KG值0.70~1.57,平均1.08)."羽轴"-新月形沙垄沙粒径在横剖面方向上即从新月形沙丘两翼坡脚至丘顶部变细,东南翼角略粗于西北翼角;在纵剖面方向上从新月形沙丘迎风侧经丘顶至背风侧也逐渐变细.随着平均粒径变细,分选变好,正偏的趋势也越显著."羽枝"一垄间沙以粗沙为主,分选较差,宽峰态为主.羽毛状沙丘沙累计概率曲线主为4段式或3段式,"羽轴"-沙垄沙以单峰态为主,占96.7%;"羽枝"-垄间沙则以双峰态为主,占54.2%.大尺度地形(沙垄和垄间地)和局部地形对粒度分布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本文利用裂谷盆地的观点对黄骅坳陷中北区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在裂谷活动兴盛时期中北区形成多个生油凹陷奠定了形成大油气田物质基础,由于断裂活动造成坳陷南北分块,东西分带的特点,同时决定了油气的纵、横向分布、文中认为与拉张活动伴随产生的北西西向走滑构造带,产生于凹陷斜坡部位的坡扭带、断阶带及构造围斜部位配合有利沉积相带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场所,是大港油田近期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86.
建立了太湖梁梁湾三维营养盐浓度扩散模型,研究了三维潮流的作用下,营养盐随风场的扩散情况。结果表明:(1)当梁溪河和闾江口两个污染源同时存在时,西北风最有利于营养盐浓度的扩散,顺着风向形成了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污染带;而东南风却最不利于营养盐浓度的扩散,使得污染范围仅局限于污染附近。  相似文献   
87.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黄秉维院士曾经通俗地指出,“人们无论从哪一个地点朝哪一个方向走.都会发现地理环境逐渐变化。有时变化很快,有时变化很慢,有时这几种自然现象变化较快较显著,有时那几种自然现象变化较快较显著。这就是自然界的地域分异。”(黄秉维,论中国综合自然区划,1965)注意,这里所说的是地理环境和自然现象的地域分异,是指具体事物的空间变化,其表现极其复杂多样。这其中有规律可循吗?有。这就是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之一的地域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88.
Heavy metals (Cu, Pb, Zn, Mn, Fe, Cr, Ni) in the sediment from Huanghe River Estuary and the adjacent areas were analyzed using Model WFX-IA AAS. The eoneentrationsof these elements are: Cu 9-32ppm,Pb 24-44ppm,Zn 41-105ppm, Mn 500-700ppm, Fe 2.1-3.0%, Cr 50-71ppm, Ni 24-72ppm. There are relatively close correlations amo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eavy metals, suspended materials and salinity. The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ummer are similar to that in winter, except Pb.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higher concentration results from the increasing of water discharge,silt content and the decreasing of particle size in the summer. Pb is easily absorbed and carried in the suspended materials,which, perhaps, is another reason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Pb is higher in summer.  相似文献   
89.
王飞  仇文革  高新强 《岩土力学》2006,27(Z1):189-192
工程上将满足一定条件下的黏土层介质视为隔水层。通过模型试验的方法,对黏土层为不透水层的确定方法以及黏土层内部的水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分析得出了某给定黏土层为隔水层的特定条件:即找出了黏土层的厚度、渗透系数及层上水头高度三者的关系和给定黏土层的起始水力坡降,得到了黏土层内已渗透水部分的水压力分布规律。试验结果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0.
3Dmove构造演化分析技术在真武断阶带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邮凹陷位于苏北盆地东台坳陷中南部,为含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半地堑式断陷盆地。凹陷基底发育的NEE、NNE两组基底断裂在古今纪断陷期近南北向拉张应力场作用下复活。大型边界真(1)断层是两组基底断裂复活并相互扩展连接,同时追踪新生近EW向断层发育而成,其左侧的真(2)断裂带走向与之大致平行,协同弯曲,是铲状真(1)断层派生的替代性分离断层。本文通过3D Move三维古构造恢复技术,全面的再现了高邮凹陷真武断阶带主干反射层三维构造形态,客观的反演了主干断裂活动演化规律,验证了上述成因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