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11篇 |
免费 | 845篇 |
国内免费 | 74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37篇 |
大气科学 | 1560篇 |
地球物理 | 1034篇 |
地质学 | 1120篇 |
海洋学 | 621篇 |
天文学 | 51篇 |
综合类 | 525篇 |
自然地理 | 5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259篇 |
2022年 | 302篇 |
2021年 | 294篇 |
2020年 | 237篇 |
2019年 | 267篇 |
2018年 | 152篇 |
2017年 | 176篇 |
2016年 | 163篇 |
2015年 | 197篇 |
2014年 | 391篇 |
2013年 | 269篇 |
2012年 | 297篇 |
2011年 | 317篇 |
2010年 | 268篇 |
2009年 | 314篇 |
2008年 | 306篇 |
2007年 | 254篇 |
2006年 | 237篇 |
2005年 | 183篇 |
2004年 | 159篇 |
2003年 | 154篇 |
2002年 | 86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91篇 |
1999年 | 81篇 |
1998年 | 98篇 |
1997年 | 87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67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7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通过大量实际资料分析认为,现代全球变暖与海平面上升,源于200多年前小冰期冷峰出现后的气候返暖、海平面回升过程演变的结果。近30年的世界海平面上升的速率,有着上世纪80、90年代和本世纪前10年世界平均气温每10年以0.2F°(0.11℃)为梯度的连续抬升为背景。在此以CO。含量为气候指标,划分出了公元200年以来的八个暖段(暖期)。若按冷暖极值距200年或250年计算,则由目前正在发展的暖期,将在公元2050年或2100年前后结束,而后开始降温。作者依据最近30年同一时段国内外验潮资料计算获得的绝对海平面升降速率为+1.52±0.27mm/a及相对海平面升降速率为+1.39±0.26mm/a。按照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决议要求,在对前人有关研究成果进行考量时,对将来的2050和2100年世界海平面预测及我国地面沉降较明显的沿海城市如天津、上海、厦门、海口等相对海平面升降值,进行了测算与评估。 相似文献
62.
2006年夏季在珠江口外海域进行了143个站位的海气通量船基观测.设计了一个剔除船速的滤波器及资料处理程序,对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通过对垂向观测风速的平均值、湍流功率谱、观测通量值的计算,得出该次观测方法是不可取的.设备安置在船舷外,气流绕过船体时形成上升气流并干扰了湍流场,测得的垂向平均风速不为零,一般存在0.2-1.0m·s-1的垂向平均风速,无量纲湍流功率谱在惯性次区不符合f-2/3次律,通过涡动相关法计算的动量通量远大于块体动力学公式的计算结果.今后的船基通量观测需要选取好设备安装位置及安装高度. 相似文献
63.
CICE5.0与BCC_CSM2.0模式的耦合及对北极海冰的模拟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将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发展的最新海冰模式CICE5.0引入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2.0,替代原有的海冰模式SIS,形成一个新的耦合模式。在此基础上,评估新耦合模式对1985-2009年北极海冰的模拟性能,检验引入CICE5.0后对耦合模式中北极海冰、海洋和大气模拟结果的改进。结果表明,引入CICE5.0后,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北极海冰的空间分布、季节以及年际变化特征。相比于旧版本耦合模式,新耦合模式模拟的北极多年冰增多、一年冰减少,同时,海冰增厚、海冰流速减慢,模拟效果得到显著改进,对波弗特涡流模拟的改善尤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SIS,CICE5.0对北极海冰特别是海冰厚度模拟性能的提升,在耦合进入BCC_CSM2.0后,会触发冰-温的正反馈机制,改进了模式对海平面气压场、表层气温和海表温度的模拟,由此进一步提高了模式对北极海冰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64.
海洋生态文明以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为核心,海洋生态文明区即是实现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地区,具体包含2层含义,即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根据海洋生态文明区的含义,依据动态性、层次性、完备性等原则,参照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可量化性,构建海洋生态文明区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各评估指标权重值。选取日照市等8个申报地为研究对象,研究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数和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评估指数。研究结果显示,8个市(县)基本达到海洋生态文明区的要求,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高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数;在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方面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区域海水质量状况,其次是海域空间资源利用和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海洋产业结构,此外地区能源消耗、海洋科技进步、海洋文化传承与保护、海洋宣传与教育以及服务保障能力等也是今后需要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65.
海洋生态损失补偿指用海者履行海洋生态环境资源有偿使用责任,对因开发利用海洋造成的海洋生物资源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进行的资金补偿。文章介绍了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过程,梳理了山东省海洋生态补偿新旧标准的演变过程,对山东省海洋生态补偿标准的实施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山东省海洋生态补偿资金征收的经济效率。结果表明,按照旧标准,只考虑对海洋生物资源损失的补偿,每公顷用海所缴纳的生态补偿资金为8.143 3万元;按照新标准,考虑对经济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损失的补偿,每公顷用海应缴纳的生态补偿资金为12.043 9万元,比旧标准提高了48%。补偿标准提高,虽然增加了企业的用海成本,但还只是补偿了企业用海所造成生态损失的1/4左右,还有3/4的生态损失没有要求企业补偿,需要国家财政增加生态修复投入。山东用海生态损失补偿政策的实施,很好地发挥了环境经济政策的效果;企业主动缩减围填海等用海面积,采用环境友好的用海方式,既节约了企业用海成本,又减轻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损耗。在全国推广山东的开发用海生态补偿制度和标准,可以有效地引导企业理性用海、集约高效用海,助力海洋产业绿色转型,体现生态文明入宪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6.
本文依据Google Earth近2年的遥感影像以及2013年的资源3号卫星影像数据,并结合他人前期研究资料,对山东省滨海湿地的分布和类型进行了研究,使用ArcGIS软件测算出滨海湿地总面积约为5 124km2,其中自然湿地占35.23%,人工湿地占64.77%。根据山东省湿地实际状况,以及湿地的地理位置、成因、水文、生物等要素的差异,将山东省滨海湿地划分为十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滨海湿地不同的生态服务功能类型,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进行初步价值评估。结果表明,山东省滨海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约3 303亿元,约占山东省2013年GDP的6.04%。其中物质生产价值约占总价值的50.70%,其次为环境调节价值,约占48.24%,社会服务价值只占1.06%。这表明,山东省滨海湿地蕴含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潜力,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是社会服务功能价值量相对偏低,有待于进一步重视和开发。 相似文献
67.
主要介绍了中国船级社对老龄海上移动平台加强检验的管理要求,对船龄超过30年的老龄移动平台实行特别现场检验和检测,并根据实际测厚数据进行平台结构强度校核,最终确定平台安全状况是否满足主管机关要求。以一个实际老龄自升式钻井平台为例,介绍了现场检验和检测要求,并通过实际计算分析指导现场进行结构加强,保证了此老龄平台日后的作业安全。中国船级社对老龄移动平台的管理手段开创了超期服役海上移动平台安全管理的新模式,对保障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为揭示热带海域围填海造地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选取海南洋浦围填海造地海域,建立了围填海造地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评估方法,并对海南洋浦围填海造地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海南洋浦围填海造地占用海域面积650hm2,由此造成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84.35亿元,其中物质供给功能价值损失71.65亿元,占84.94%,环境调节功能价值损失6.11亿元,占7.25%,文化娱乐功能价值损失5.91亿元,占7.01%,服务支持功能价值损失0.68亿元,占0.81%。在具体服务功能类型上,海域人工养殖生产功能、自然海域渔业生产功能和旅游休闲娱乐功能占洋浦经济开发区围填海造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总量的91.82%。 相似文献
69.
70.
文章讨论了花古水库污染物季节性变化特性及随季节变化的原因,通过分析,花古水库汛期水质基本达到二级水质标准,达标率在80%以上,而在枯水期,由于上游入库来水量的减少,水质达到三级标准,通过对库区沿线的水质监测断面跟踪调查分析,发现:(1)从上游到下游监测段,水库污染指数在同一时期内呈上升趋势;(2)氨氮是供给水库的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其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水排放,故认为库区水体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污染指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