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37篇 |
免费 | 1461篇 |
国内免费 | 62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41篇 |
大气科学 | 834篇 |
地球物理 | 1844篇 |
地质学 | 1259篇 |
海洋学 | 653篇 |
天文学 | 143篇 |
综合类 | 409篇 |
自然地理 | 3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9篇 |
2023年 | 175篇 |
2022年 | 176篇 |
2021年 | 210篇 |
2020年 | 171篇 |
2019年 | 234篇 |
2018年 | 164篇 |
2017年 | 178篇 |
2016年 | 193篇 |
2015年 | 215篇 |
2014年 | 291篇 |
2013年 | 240篇 |
2012年 | 319篇 |
2011年 | 264篇 |
2010年 | 242篇 |
2009年 | 284篇 |
2008年 | 284篇 |
2007年 | 253篇 |
2006年 | 216篇 |
2005年 | 238篇 |
2004年 | 204篇 |
2003年 | 194篇 |
2002年 | 142篇 |
2001年 | 182篇 |
2000年 | 122篇 |
1999年 | 145篇 |
1998年 | 144篇 |
1997年 | 116篇 |
1996年 | 115篇 |
1995年 | 142篇 |
1994年 | 119篇 |
1993年 | 88篇 |
1992年 | 81篇 |
1991年 | 70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64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10篇 |
1965年 | 12篇 |
1962年 | 6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龚健雅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87,(3)
变异函数的拟合和计算费用高是目前地质统计学在推广应用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本文引出一种新的数学方法——线性规划法,基本上解块了变异函数的自动拟合问题;文章根据克里格方程组的结构,推导出一种无需逐块求方程的快速算法,使原来求解克里格估计值的巨大工作量被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彻底解块了地质统计方法储量计算的费用问题. 相似文献
32.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偏移成像方法获得青藏高原西部Hi-Climb项目剖面北段地壳结构转换波成像。结果显示班公-怒江缝合带下方拉萨地体上地壳向N仰冲,下地壳向N俯冲,而羌塘地块上地壳向S仰冲,下地壳向S俯冲,可能意味着青藏高原西部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具有复杂的拼合过程。结合前人的岩石学研究成果,建立了新特提斯北洋盆洋壳S向俯冲、距今60~50Ma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拉萨地块的下地壳向羌塘地块下俯冲,而后印度板块俯冲到羌塘地块下方的地块拼合模式 相似文献
33.
合理构建PM2.5浓度预测模型是科学、准确地预测PM2.5浓度变化的关键。传统PM2.5预测EEMD-GRNN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但是存在过于关注研究数据本身而忽略其物理意义的不足。本研究基于南京市2014-2017年PM2.5浓度时间序列数据,分析PM2.5浓度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和大气污染因子的尺度响应,基于时间尺度重构进行EEMD-GRNN模型的改进与实证研究。南京市样本数据PM2.5浓度变化表现为明显的天际尺度和月际尺度,从重构尺度(天际、月际)构建GRNN模型更具有现实意义;同时,PM2.5对PM10、NO2、O3、RH、MinT等因子存在多尺度响应效应,以其作为GRNN模型中的输入变量更具有时间序列上的解释意义。改进后的EEMD-GRNN模型具有更高的PM2.5浓度预测精度,MAE、MAPE、RMSE和R2分别为6.17、18.41%、8.32和0.95,而传统EEMD-GRNN模型的模型有效性检验结果分别为8.37、27.56%、11.56、0.91。对于高浓度天(PM2.5浓度大于100 μg/m3)的预测,改进模型更是全面优于传统EEMD-GRNN模型,MAPE为12.02%,相较于传统模型提高了9.03%。 相似文献
34.
兴海6.6级地震灾害调查与损失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9月12日青海省兴海县发生6.6级地震,青海省地震局为本次地震进行了地震灾害调查和损失评估。 相似文献
35.
基于环境因素约束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农户土地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如果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测度只考虑“好”产出,而忽略“非意欲”的环境产出,可能造成测度结果不准确。因此,将“非意欲”产出引入农户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模型,利用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测度环境因素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并探讨其效率状况及影响因素。主要的结论如下:① 调查区域环境因素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平均值仅为0.612,效率值总体不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不同规模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差异较大,二者呈现“U型”变化趋势。② 环境因素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其中,农户生计方式兼业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环境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种植结构调整虽然能够增加农户农业收入,但不利于环境因素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农地经营规模扩大对环境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正面影响,但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小规模化经营和土地细碎化消减了正面影响。土地产权的稳定性能够提升环境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但无论是集体土地产权还是承包经营权以及农户间非正式的土地流转产权关系稳定性较差,不利于环境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6.
1995年7月20日在北京西北的怀来盆地发生了一次ML4.1地震.这次地震震中位于40.326N,115.448E,震源深度5.5km.在此主震之后该地区微震活动变得十分活跃.中-欧合作怀来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并精确定位了这一地震序列.以8次余震的记录作为经验格林函数提取了ML4.1地震的震源时间函数,并通过叠加得到了信噪比较高的平均结果.结果表明,这次ML4.1地震由一强一弱两次事件组成.各个台站的震源时间函数显示出明显的地震多普勒效应.用试错法得到了ML4.1地震的第一次事件的破裂长度为0.44km,破裂速度为4.0km/s;第二次事件破裂长度为0.25km,破裂速度3.0km/s.两次事件的破裂传播方向与破裂面走向的夹角(逆时针为正)分别为140和90,两次事件相距0.57km,第二次破裂发生于第一次破裂开始之后0.09s.用单个经验格林函数提取了怀来盆地ML4.1地震序列中另外13次ML2.1地震的震源时间函数.结果表明,这些小震均由单次事件组成,震源时间函数宽度为0.05~0.16s.用远场地动位移频谱测量法得到了0.9ML4.1的25次地震的地震矩、应力降和破裂半径.地震矩和应力降都呈现出随震级而单调递增的规律性变化.在0.9ML2.4范围内,求得的破裂半径与震级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相关性,可以认为,在这样小的震级范围内用本文所用资料已无法准确分辨小震的破裂尺度. 相似文献
37.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复图像配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使用图像中的相位信息来提取高精度的数字地面高程模型。精确的图像配准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提取数字高程模型的关键步骤之一,配准质量将直接影响提取的地面高程的精度。配准按照其精度分为粗配准和精配准。文中采用基于幅度互相关函数法完成图像的粗配准。在粗配准的基础上,使用最小二乘配准算法进一步提高配准的精度。实际数据处理表明,配准精度能够满足INSAR数据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8.
常规DCD(dynamic canonical descent)算法具有全局优化能力且无需考虑目标函数的可微性,只要预先定义优化空间即可,但是该算法的收敛速度有限,为此提出了变参数DCD算法,并建立了其相应的算法迭代格式。在数值试验和工程应用中将该变参数DCD算法与常规的DCD算法进行比较,其结果均表明:变参数DCD算法在全局优化能力和收敛速度上找到了一个均衡点,该算法不仅具有DCD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而且收敛时所需的目标函数评估次数少,在优化过程中该算法展示出了稳定性强且优化结果可靠度高的一面。 相似文献
39.
40.
王水球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9,24(3)
运用泛函分析性质以及Fourier变换的方法研究带有周期边界条件的非线性k-s方程在有限时间区间上的精确控制.首先研究线性化k-s方程的精确控制,证明对于任意给定的函数u0∈Hs,uT∈Hs,总能找到一个控制函数h使得线性化k-s方程有解u且满足u(x,0)=u0,u(x,T)=uT;然后结合线性化k-s方程的精确控制,通过定义Fredholm算子并应用Fredholm算子的一些理论找到非线性化k-s方程的控制函数,使其可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