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6篇
  免费   1462篇
  国内免费   623篇
测绘学   1141篇
大气科学   834篇
地球物理   1844篇
地质学   1259篇
海洋学   653篇
天文学   143篇
综合类   409篇
自然地理   338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12篇
  1962年   6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谢旭阳 《现代测绘》2009,32(3):15-17
本文介绍了确定GPS正常高的常用方法--GPS水准高程,通过工程实例,得出各种常用拟合方法的适用范围及精度情况,通过对各种拟合模型进行详尽的对比分析,选择有助于高程拟合时选择适宜的拟合函数,获得满意的精度和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用相关函数法求静探曲线相关距离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徐斌  王大通 《岩土力学》1998,19(1):55-59
通过南水北调工程中一百余条静探曲线的相关距离研究,对用相关函数法求静探曲线相关距离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如计算方法的选择、异常数据的影响、样本容量的选取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由于震中附近强震台分布不均,文中联合使用近场2个国家强震动观测台网的强震台和7个云南地震预警台网烈度台的强震记录,采用经验格林函数法构建了特性化震源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近场强震动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烈度台的记录可与强震台的记录联合,共同作为强震动模拟的对象,但应注意区分二者的有效频带;在0.20~30.0Hz频带,在53YBX台处的NS分量上,模拟结果的伪加速度反应谱较好地再现了0.1s处的峰值,在EW分量上,合成的速度波形虽然幅值较低,但较好地再现了速度脉冲波段;在53DLY台处的合成波形较好地再现了约2s的长周期地震动;在0.50~30.0Hz频带,合成波形和反应谱与信噪比较高的烈度台的记录较为一致。文中确定的用于模拟强震动的特性化震源模型由一个强震动生成域构成,其面积和相应的短周期范围内加速度震源谱的水平段幅值与地震矩的关系均遵循经验标度律。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丁坝附近的冲淤和水流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用体积比函数方法建立水沙动力学模型,考虑泥沙对污染物动态吸附解吸作用,建立了污染物三维吸附态和溶解态水质模型。数值计算非淹没丁坝附近三维水沙流动,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准确地模拟丁坝附近的自由水面和流场。污染物在丁坝附近的扩散模拟显示了丁坝后的回流区减慢了污染物浓度的衰减,丁坝附近水流的湍动使得冲淤条件下污染物悬沙吸附量和溶解态浓度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5.
16.
黑河流域荒漠区土壤水分对降水脉动响应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利用气象站资料,对黑河流域荒漠区降水特征及其土壤水分对降水脉动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荒漠区降水属于降水脉动事件,降水前后土壤水分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且随土层增加差异逐渐变小。土壤水分在降水量、土壤深度和降水前后的差异极显著,交互效应也极显著(P<0.0001),表明荒漠区土壤水分对降水脉动具有显著的响应现象。土壤水分的降水脉动响应表现为降水后土壤含水量激增,在蒸散作用下缓慢减小。降水前后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序列变异规律均能较好地拟合成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降水前后土壤含水量随机变异均小于结构性变异,反映出荒漠区土壤水分在时间尺度上具有较强的自相关性格局。降水使土壤水分空间结构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在时间序列上异质性降低。  相似文献   
17.
非线性观测值函数的协方差和协因数传播及其权倒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将非线性观测值函数在其近似值处泰勒级数展开,取至二次项,得到线性-二次项形式。利用线性空间[L,Q]^N的概念和性质,将它表示成[α,β]的向量形式。定义广义协方差算子和广义协因数算子,导出了线性-二次项的非线性观测值函数的广义协方差和广义协因数传播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非线性平差值函数和未知数函数的权倒数公式。  相似文献   
18.
华北太行山区地壳各向异性的接收函数证据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具有任意方向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系统,探讨了各向异性介质中接收函数表现出的横波分裂、能量偏离等特征,并系统剖析了各向异性介质对称轴方位角、倾角以及各向异性层位分布对接收函数方位变化花样的影响.太行山隆起地区是研究华北克拉通构造运动以及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场所.我们以该地区JJJX台为例,介绍了利用远场接收函数研究台站下方地壳各向异性特征的方法.反演结果表明,该台站下方存在明显的来源于中、上地壳的各向异性,浅层2.4 km以内表现出强度约为10%的裂隙成因的慢轴型各向异性,裂隙面沿NNE方向展布,与该地区断层走向一致;中地壳表现出强度约为8%的晶体成因的快轴型各向异性,太行山新生代的隆起是形成晶体优势排列方向的一种可能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
文中利用分布在鄂尔多斯块体及其南部周缘地区的53 个宽频带地震固定台站的连续波形记录,采用双台互相关计算 方法由背景噪声提取瑞利波格林函数,经时频分析获得相速度和群速度频散曲线,并分别计算了汾渭地堑、秦岭北缘、鄂 尔多斯块体内部和六盘山地区4 个不同构造区的平均频散曲线,进而反演了各构造区的地壳上地幔一维横波速度结构。结 果显示:地壳厚度在汾渭地堑为34 km,在秦岭北缘地区和鄂尔多斯块体均为40 km,在六盘山地区最厚,达49~50 km;相 应的上地幔顶部横波速度分别为4.20,4.2,4.30 和4.15 km/s;地壳内结构浅部特征差异最大,在地壳中部六盘山地区的速 度较低,下部地壳不同地区的波速较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