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1篇
  免费   999篇
  国内免费   1976篇
测绘学   1888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1055篇
地质学   5191篇
海洋学   205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397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992.
阐述了通过走滑活动断裂断错冲沟形成变形角研究冲沟形成年代,进而探讨断裂活动特征的方法。并以天桥沟-黄羊川断裂东段为例,对变形角大小和冲沟形成年代及冲沟水平断错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关系密切。最后论述了变形角用于走滑活动断裂研究的可能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993.
辽东滑移构造宏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泰 《辽宁地质》1999,16(4):255-265
展布于辽宁东部鞍山-本溪间的寒岭-偏岭断裂走向为北东东,延长大于200km,运动方向为左行走滑,形成于中生代晚期,与之产是同期的本溪思山岭-塔子岭-三家子一大卫村屯断裂走向北东,延长140km,运动方向为右行走滑,两者同属于区域性地壳-岩石圈型断裂,研究证明,两者夹持的楔形断块体西起鞍山、海城、营口一线,东至本溪市,是一个陆内滑移造山带,最大滑移距离达37km,本溪市上卧龙-兴隆山断裂走向北西-南东,延长10km,则是其前缘挤压带,这一构造的形成与东亚大陆在中生代以来呈断块状向太平洋扩张有关,与壳内花岗岩质层的水平变异有关,与下辽河陷内基底层次的侧向伸展力有关,滑移主体以斜切凤城凸起和太子河凹陷,改造着区域构造格架,在其影响区域内形成一个滑移构造体系,对此滑移构体系的识别与建立,对研究上述地区晚中生代以来地质构  相似文献   
994.
王声喜 《辽宁地质》1999,16(4):266-277
辽北地区是我国太古宙变质岩发育区,近些年来,对该区各类深成岩浆岩的识别是太古宙地质研究的重要突破,地受到下地壳环境强塑性变表和变质的改造,深成岩浆岩的构造识别,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地质研究才能完成,在分期分阶段形成的矿石变质深成侵入体中,可以识别出大量的岩浆构造,包括不同类型片麻岩之间所形成的穿切构造和赋存于片麻岩中的岩浆流面构造、结晶面构造,侵位变形构造。  相似文献   
995.
考虑桩顶冠梁效应的水泥土挡墙变形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m法为基础,建立了考虑桩顶冠梁效应的挡墙变形计算模型,给出了计算公式。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预测挡墙变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6.
Monte Carlo模拟法与基坑变形的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林德  徐超 《岩土力学》1999,20(1):15-18
将Monte Carlo模拟法与有限元技术结合,对基坑变形的稳定怀进行了可靠度分析,并通过重构响应面来提高Monte Carlo模拟法的计算效率,研究表明该方法可行,计算结果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997.
南海西南海盆的岩石圈张裂模式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南海西南海盆的西北边缘和东南边缘在地形地貌上不对称,在地质构造特征上东南边缘为上板块边缘,西北边缘为下板块边缘,它们为一对共轭边缘。新生代张性构造运动和海底扩张活动中,上地壳呈脆性,发生过脆性变形,产生了一系列倾斜正断裂及一系列断块,断块沿断层面转动,在地表出现一系列半地堑,在拉张应力的进一步作用下,上地壳沿断层面被拉开;下地壳呈塑性,发生塑性变形,最后以瓶颈方式被拉断。由此可见,在张性应力场作用下,岩石圈的变形方式是分层而异的:上地壳以简单剪切方式变形,下地壳以纯剪切方式变形。因此,整个岩石圈的变形方式是分层变形的  相似文献   
998.
象山港潮坡响应和变形研究:II.象山港潮波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象山港水域的潮波运动数值模拟,分析了象山港M4分潮的生成和增长机制。结果表明,潮波传播中非线性底摩擦效应是M4分潮生成和增长的主要控制因子,M4分潮在湾内的共振现象上重要的放大作用,平流效应在绝大部分区域中抑制了M4分潮的发展,只有佛渡水道中一些岛屿周围极小区域内对M4分潮有增强作用,潮滩在湾内对M4分潮的影响极其微弱。  相似文献   
999.
桩-土界面间冻结力及荷载作用下界面的剪切力学行为是决定冻土区桩基础承载性能和荷载传递的关键。由于冰的显著流变性及高含冰量冻土区上限附近厚层地下冰的广泛分布特征,桩基础中上位具有的冰冻结界面剪切蠕变特性对桩基础的承载性能有显著影响。为研究桩冰冻结界面剪切变形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开展了-3℃、-5℃下冰-钢管结构分级加卸载剪切蠕变试验。通过对变形曲线的分段独立解耦,分析了冻结界面的黏弹塑性剪切变形行为。结果表明,界面剪切变形可分解为瞬弹性(Sie)、瞬塑性(Sip)、黏塑性(Svp)以及黏弹性变形(Sve)。广义弹性剪切模量随分级荷载的增加逐渐变大,表明加卸载过程中结构未加速破坏前界面存在明显的强化效应。界面剪切蠕变特征随剪应力水平的增加由衰减向非衰减过渡。其中,黏弹性变形和低剪应力水平下黏塑性变形均表现为衰减性,且荷载越大,黏弹性变形越大。高应力水平下黏塑性表现为非衰减性,且变形速率随剪应力水平增加显著提升。整体而言,冻结界面塑性变形值占总累计变形的比例先减小,后增大,其中瞬塑性变形主要存在于应力水平较...  相似文献   
1000.
虎牙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扩展的前缘断裂之一,其运动方式和强震活动类型表现出显著的南北差异.研究虎牙断裂带运动方式的差异性机理,对于认识地震发生机制与高原东向扩展模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构建包含虎牙断裂带的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研究介质流变性差异与断层几何形态对区域地壳变形及断层三维滑动速率的影响.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挤出的动力学背景下,在虎牙断裂带南段,中下地壳介质流变性横向差异控制着断层以逆冲性质为主的运动,且随着中下地壳断层两侧流变性差异的增大,断层西侧物质的水平运动更易发生向垂向运动的转换.在断层两侧流变强度差1~2个数量级时,断层倾向滑动速率与走向滑动速率的比值达3.3~4.0,表现出显著的逆冲运动,与松潘—平武强震所反映的断层运动特征基本一致.相反,在断裂带北段,考虑断层两侧中下地壳较小的流变性差异时,断层即表现出明显的逆冲运动,这与九寨沟MS7.0等强震反映的断层以走滑性质为主的运动明显不符,表明虎牙断裂带北段可能不存在中下地壳介质流变性的横向差异,断层以走滑为主的运动方式主要受断裂带几何展布控制.研究结果为认识青藏高原东缘同一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