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5篇 |
免费 | 98篇 |
国内免费 | 17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篇 |
大气科学 | 7篇 |
地球物理 | 197篇 |
地质学 | 412篇 |
海洋学 | 18篇 |
天文学 | 21篇 |
综合类 | 23篇 |
自然地理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论文根据磁浮交通道岔梁的结构及受力特点,通过建立合理的瞬态动力学数值模型,把列车作为高速运行的荷载动态作用于道岔梁上。采用瞬态拟动力学方法模拟钢结构梁动力响应特性。研究了道岔梁上关键点位置相应的振幅、反应加速度及其时效特性。通过计算比较精确地获得工程实际中最为关注的梁的最大振动位移和加速度。研究成果可为高速磁浮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13.
提出了一种精细化有限元建模方法,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2层圆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空间框架的三维实体精细有限元模型进行拟动力分析.模型考虑了混凝土与钢材的合理滞回本构关系、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约束作用、梁与柱的半刚性连接节点以及结构阻尼.位移、加速度、基底剪力、累积耗能的有限元结果与已有拟动力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15.
16.
由于坡度效应的存在,常规方法并不适用于斜坡上水平受荷桩的计算,首先开展了斜坡上基桩的横向加载破坏试验,以确定斜坡上基桩的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沿坡体方向对破坏土楔体进行斜向单元划分,提出了考虑坡度效应的土体应变楔模型,对于其中的关键参数应变楔深度与应变楔土体应变采用迭代求解。迭代过程中,建立基桩横向受荷的桩-土相互作用方程并用有限杆单元法求解,当求解得到的桩身地面处位移与应变楔模型中地面处土体位移之差小于某一允许值时,得到的基桩的水平位移及内力即为最终解答。通过与试验测试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最后,将土体破坏深度与边坡斜率的比值定义为陡坡效应影响范围,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陡坡效应的影响范围受土体强度参数及基桩尺寸等多因素影响,其随着桩径的增加而减小,且随土体强度的增强而减小。 相似文献
17.
静水压力作用下圆拱正对称失稳临界力的求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Ritz法求得铰支和固支圆拱受静水压力作用时,具有高精度的正对称失稳临界力的第3次近似值。在圆拱临界力的求解中,还可同时导得圆环以不同波数失稳的临界力的精确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计算模型及其相应计算理论存在的问题,基于有限差分法的原理,提出了改进的锚索桩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根据实际的施工和受力过程,该模型包括预应力施加和滑坡推力作用两个阶段,通过滑坡推力分布形式的改进和桩锚协调变形方程的修正来真实反映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主动式受力特点。同时利用Matlab编制成相应的计算程序进行算例验证,并同目前普遍采用的计算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改进计算方法及其相应的计算程序充分考虑了预应力施加这一锚索桩特有的过程所带来的影响,且在计算中不必将锚索拉力等效为在桩顶处施加的剪力和弯矩。另外还可对桩前滑面以上存在任意厚度滑体和任意复杂地基条件的情况进行合理地设计计算,相对于目前已有的计算理论,该改进方法更加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室内模型实验,研究有无联系梁、联系梁厚度以及排间距对抗滑桩抗滑性能的影响.双排桩组合有联系梁时的抗滑承载力超出无联系梁的40%;联系梁强度能满足变形要求时,其厚度或刚度的增加对加强抗滑性能的作用不大;排间距较小的支护结构侧向承载力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