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94篇 |
免费 | 540篇 |
国内免费 | 112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84篇 |
大气科学 | 58篇 |
地球物理 | 385篇 |
地质学 | 3131篇 |
海洋学 | 262篇 |
天文学 | 34篇 |
综合类 | 306篇 |
自然地理 | 1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131篇 |
2021年 | 150篇 |
2020年 | 130篇 |
2019年 | 134篇 |
2018年 | 117篇 |
2017年 | 133篇 |
2016年 | 134篇 |
2015年 | 150篇 |
2014年 | 198篇 |
2013年 | 174篇 |
2012年 | 200篇 |
2011年 | 175篇 |
2010年 | 166篇 |
2009年 | 168篇 |
2008年 | 114篇 |
2007年 | 134篇 |
2006年 | 131篇 |
2005年 | 105篇 |
2004年 | 107篇 |
2003年 | 115篇 |
2002年 | 111篇 |
2001年 | 102篇 |
2000年 | 99篇 |
1999年 | 108篇 |
1998年 | 109篇 |
1997年 | 144篇 |
1996年 | 123篇 |
1995年 | 122篇 |
1994年 | 136篇 |
1993年 | 117篇 |
1992年 | 118篇 |
1991年 | 98篇 |
1990年 | 122篇 |
1989年 | 76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9篇 |
1984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针对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在进行端元搜索时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等缺陷,提出了混沌机制扰动下的离散粒子群优化的端元提取算法(CDPSO-EE)。研究了混沌理论特有的随机性、遍历性以及对初始值敏感性等特点,将混沌理论引入到DPSO端元提取算法的初始化阶段,优化了初始种群质量;将混沌变量附加到粒子自身历史最优位置获得扰动新位置,对比混沌扰动前后粒子所在位置的适应度函数值,选择最优位置为粒子新的位置,让粒子有能力跳出局部最优值。结果表明CDPSO-EE在高光谱影像端元提取方面具有更好的端元提取质量。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本文以智博铁矿区内的安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并利用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安山岩中的主要矿物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观察和矿物学研究。研究表明,智博安山岩中斜长石主要为Na-高钠长石,具低TiO2,高Na2O和Al2O3的特点;辉石主要为普通辉石,具高TiO2,高Al2O3的特点;角闪石主要为镁角闪石和阳起石,具低TiO2和Al2O3,高MgO的特点;副矿物磁铁矿具高TiO2,低MgO和Al2O3的特点。辉石、角闪石矿物化学特征表明,智博铁矿安山岩的母岩浆属于壳幔混源的玄武质岩浆,构造环境为火山岛弧环境。智博安山岩中单斜辉石结晶温度为1225℃左右,结晶压力约0.795GPa,结晶深度约26km。智博铁矿后期的热液作用也参与了磁铁矿成矿,对智博铁矿的成矿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6.
基于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算法的深基坑变形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基坑变形预测是进行施工参数调整和确保深基坑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而如何对其变形进行有效、准确的预测是一个有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并将已有的变形监测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建立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算法的深基坑变形预测方法。将形成的方法应用于长春市火车站北广场深基坑开挖监测工程中。结果表明:8号水平位移测点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3.78%,平均百分比误差为5.48%;9号地面沉降点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5.62%,平均百分比误差为3.23%。经验证,本文方法预测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7.
对小秦岭地区熊耳群地层的分布作了概述。在熊耳群地层分布区划出了坝源—洛源(A区)、三岔—石门(B区)和西峪河—梧桐河(C区)三个火山岩型铁矿资源潜力区。阐述了各潜力区的铁矿成矿条件,对潜在资源量作了测算。预测全区300 m以上铁矿潜在资源量为≥9.4亿吨,钛铁矿≥300万吨。 相似文献
108.
通过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钢套管桩不同的施工顺序对邻近既有隧道的影响,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首先,采用理论方法分析钢套管旋转下压过程中土塞柱的受力情况,建立微分方程计算土塞柱底端的应力、土塞柱受到的剪切扭矩和自身抗剪扭矩,进而分析得到了土塞柱发生剪切破坏和土塞效应的临界深度。在此基础上按是否产生闭塞效应,分两种情况研究了钢套管旋压过程中产生的土体膨胀率。然后,利用既得的土体膨胀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群桩不同的施工顺序对既有多条盾构隧道的影响,得出了相对较优的群桩施工顺序方案。工程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上述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能较好吻合。该研究对类似工程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0.
北淮阳地区梅山群的解体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淮阳地区处于大别山造山带与华北地块的毗邻部位,其主体构造线呈NWW向展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