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3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801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于兆水  张勤  刘玲 《岩矿测试》2012,31(5):838-841
以氢气发生器为氩-氢火焰提供纯净、稳定的氢气,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水溶态和可交换态Sb(Ⅲ)和Sb(Ⅴ)已有应用,本研究进一步将此方法用于测定土壤样品中的As(Ⅲ)和As(Ⅴ)。在0.3mol/L NaH2PO4-Na2HPO4缓冲液中,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水溶态As(Ⅲ)和总砷的含量,通过差减法计算As(Ⅴ)的含量。实验考察了0.02~0.4 mol/L NaH2PO4-Na2HPO4对As(Ⅲ)和As(Ⅴ)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0.3 mol/L NaH2PO4-Na2HPO4可以有效掩蔽As(Ⅴ)。As(Ⅲ)的检出限为2.92 ng/g,总砷的检出限为2.35 ng/g;As(Ⅲ)和As(Ⅴ)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104%和101%~103%。本方法不再依靠化学反应产生氢气来点燃并维持氩氢火焰,可在发生氢化反应的任何介质中测定砷,且不需要考虑酸度问题。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能满足大批量样品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202.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植物样品中汞硒砷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赵斌  陈志兵  董丽 《岩矿测试》2010,29(3):319-321
植物样品经硝酸-高氯酸一次湿法消解后,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汞、硒、砷。测定时加入消泡剂磷酸三丁酯,可有效消除泡沫,降低记忆效应,提高精密度。方法精密度(RSD,n=12)为汞2.96%,硒0.96%,砷2.49%。经加标回收试验和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203.
有关铝土矿中铀富集的报道很多,但至今未见独立铀矿物存在的相关文献。本次研究采用岩相学观察、X衍射(XRD)、ICP-MS、电子探针(EPMA)、拉曼光谱分析等手段,对黔中典型的铝土矿——云峰铝土矿中的晶质铀矿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该铝土矿床中,铀富集明显(w(U)(18×10~(-6)~62×10~(-6)),平均值35×10~(-6)),铀矿物大小呈微米至亚微米级,围绕锐钛矿边缘生长、或充填于高岭石微裂隙中、或散布于与黄铁矿密切相关的高岭石或硬水铝石中。铀矿物的主要组分为UO_2(w(UO_2)为52.2%~80.88%)和TiO_2(w(TiO_2)为1.85%~14.98%);电子探针面扫描显示铀矿物中钛分布不均匀;铀矿物的拉曼特征波长为442 cm~(-1)和454 cm~(-1),因此,初步推测铀矿物为晶质铀矿和含钛晶质铀矿。其形成过程大致如下,来源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中的铀(U~(4+))在风化过程中氧化为U~(6+)、析出、被Al~-, Fe~-氧化物/氢氧化物吸附;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随着三水铝石转变为勃姆石和硬水铝石、铁氧化/氢氧化物转变为黄铁矿,吸附的铀解吸、还原(U~(6+)至U~(4+))、最后形成铀矿物。  相似文献   
204.
河南新县大银尖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银尖钼矿床是大别钼多金属成矿带近期取得较大勘查进展的一个重要矿床,成因上与燕山晚期大银尖二长花岗岩有关。通过对主成矿期矿化石英脉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和显微测温,将捕获的流体包裹体分为4类,富液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富气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子矿物三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含CO2的三相水溶液包裹体。数据分析显示,均一温度的峰值分别出现于280~320℃和200~220℃,盐度的峰值处于5.11%~9.98%(NaCleq)低盐度区间和36.06%~42.78%(NaCleq)的高盐度区间。密度为0.91~1.10g/cm3。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组分以水蒸汽为主,伴有少量的CO2和微量N2。H和O同位素具有典型的氧同位素漂移特征,指示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混合作用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大银尖钼矿床总体上属中高温浅成热液矿床,流体混合作用可能是矿床形成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5.
采用HCl-HNO3混合酸(体积比1∶1)微波消解铁矿样品,在消解后的样品母液中直接加入硫脲-抗坏血酸,预还原五价砷为三价砷,消除铁和其他共存离子对砷、汞测定的干扰,采用化学蒸气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铁矿石中的痕量砷和汞。结果表明5%的HCl-HNO3混合酸(体积比1∶1)、20 g/L硼氢化钾溶液能有效保证砷、汞双元素的同时测定,制备的砷、汞标准使用溶液在2~5℃下密闭保存,在245 d内具有稳定性。砷的检出限为0.085μg/L,汞的检出限为0.008μg/L。通过分析5个铁矿石有证标准物质,测定As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9%~5.5%,回收率为77.7%~105.4%,检测值与标准值吻合;测定Hg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3.7%,回收率为86.2%~113.2%。本方法是以牺牲汞元素的检出限来实现砷、汞两元素的同时测定,是建立在砷、汞单独测定基础上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经全国不同地区9家实验室采用5个标准样品进行协同实验验证,能够满足日常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206.
近年来,珍珠中的六方球文石成为珍珠研究的一个热点。利用文石与六方球文石的特征拉曼光谱差异,对淡水无核珍珠样品的两种物象组成进行了测试研究。采用显微激光拉曼成像技术初步确定了淡水无核珍珠样品中六方球文石的位置、形状与大小。结果显示,其多分布于珍珠珠核部位,也可出现在珍珠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进一步观察,珍珠表面上的六方球文石与文石的微形貌特征有较明显的区别。同时,还一并探讨了拉曼光谱在珍珠样品中出现的方向性效应以及有机色素产生的拉曼效应。  相似文献   
207.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提出了HNO3和HClO4分解样品,浓HCl为还原剂,Fe^3+为减缓剂,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化化样品中Te的方法,检出限为0.035μg/g。分析土壤等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其结果与推荐值一致。  相似文献   
208.
铬铁矿属难熔矿物,目前对铬铁矿的分析以化学分析为主,方法成熟,但操作麻烦且步骤繁琐;而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进行分析测定,一般都采用较高稀释比熔融制样,不利于低含量元素的测定。本文选用四硼酸锂+偏硼酸锂作为混合熔剂,与样品以20:1的稀释比熔融制样,利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铬铁矿中多种元素(Cr、Si、Al、TFe、Mg、Ca、Mn)的方法。采用多种铬铁矿标准物质和人工配制标准物质制作工作曲线,理论α系数及康普顿散射内标法校正元素间的吸收-增强效应,方法精密度(RSD,n=10)为0.2%~5.3%。方法检出限低,如锰元素的检出限可低至60 μg/g;镁元素的检出限为225 μg/g,比文献采用高稀释比XRF测定的方法检出限(250 μg/g)要低。本方法通过选择有效的熔剂和较低的稀释比解决了铬铁矿的制样问题,熔剂的用量减少,称样量增加,提高了低含量元素分析的准确度,相应地降低了分析成本。  相似文献   
209.
沈阳  顾雪祥  章永梅  刘丽 《铀矿地质》2010,26(3):158-165
对柳坝沟金矿床的包裹体进行系统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包裹体的主要类型有富液包裹体、富气包裹体、CO2-H2O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为水,气相成分主要为CO2及H2O,并含有少量或微量的N2、H2S、CH4等挥发份。成矿流体属中高温、中低盐度、中等密度的NaCl-H2O-CO2体系。矿床形成于中深成矿环境。矿床的成矿作用是一个温度退缩和盐度降低的过程,成矿过程中发生过多次流体沸腾作用,流体的沸腾和CO2流体在Au成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10.
北苏鲁超高压变质岩锆石中的矿物包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福来  叶建国  薛怀民 《地质学报》2006,80(12):1813-1826
北苏鲁莒南—岚山头—日照—桃行—仰口—荣成—威海一带榴辉岩的围岩经历了强烈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的改造,峰期超高压矿物组合已完全被后期退变矿物组合所取代。锆石微区阴极发光图像和矿物包体激光拉曼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32件不同类型岩石(包括榴辉岩、斜长角闪岩、正片麻岩、副片麻岩、大理岩、蓝晶石英岩、云母片岩和钙镁硅酸盐类变质岩等)锆石中,普遍隐藏以柯石英为代表的超高压矿物包体。此外,在南苏鲁东海及其邻区的地表露头和一系列钻孔岩心的锆石中,也普遍发现以柯石英为代表的超高压矿物包体。该项研究成果表明,在苏鲁地体由榴辉岩及其围岩的原岩所组成的陆壳岩石(约320km×20km×5km)曾发生过巨量物质深俯冲—超高压变质的壮观地质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