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1篇
  免费   815篇
  国内免费   472篇
测绘学   813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917篇
地质学   1495篇
海洋学   138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603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提出了一种用于垂直形变分析的附有标高刻度的三维立体剖面图的全新模型方法,介绍了用这一模型方法建立国家复测水准网三维立体剖面图模型的过程,使用表明,这一模型方法与目前常用的三维空间表示方法相比,在定量、定位分析水准点的沉降变化时具有直观、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982.
本文利用《地震前兆信息处理与软件系统EIS2000》的方法分析了辽宁地区的地形变资料,发现在1999年11月29日岫岩5.6级震前短临异常特征明显,数字滤波,自适应阈值,多项式拟合,周期分析等数学处理方法均显示异常,为省局地震预报室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83.
渤海湾盆地构造成因观点剖析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前有关渤海湾盆地构造形成机制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伸展+走滑观点和伸展+拉分观点。这些观点从现有的断层成因模式或应力分析原理出发,强调多种应力方式或多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动力学机制的解释比较复杂。研究表明,盆地边界几何条件(包括裂陷边界几何形态,边界断层的剖面几何形态及性质)和裂陷伸展方向是决定裂陷盆地伸展构造形成特征的关键因素,而砂箱模拟介研究裂陷盆地构造形成过程和机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84.
地形变资料求解应变值的尺度相对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统计分析入手,研究了地形变资料求解地壳应变值的尺度相对性问题.发现应变值与计算图形尺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随着图形单元尺度增大,应变值的统计平均值和均方差呈幂指数衰减的分布特征.据此提出了利用地形变资料求解应变场时,进行应变值尺度归化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归化方法.   相似文献   
985.
海原断裂带内第三纪老龙湾拉分盆地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原断裂带内部发现一个第三纪拉分盆地 ,命名为老龙湾拉分盆地。根据卫片解译结果和野外地质调查 ,对该盆地内的地层沉积序列、地层分布、相关断裂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老龙湾拉分盆地发育于海原断裂内的最大斜列部位 ,盆地沉积受边界断裂控制 ;盆地内部沉积了巨砾岩、杂砾岩及紫红色 -灰绿色泥岩、桔红色角砾岩等地层 ,最大沉积厚度约 4 6 0 0m。老龙湾盆地内部地层不整合于不同的外围地层之上 ,根据对盆地内部沉积序列及外围第三系的区域对比 ,认为盆地沉积开始于中新世中期。由以上特征确定老龙湾盆地为海原断裂带内的第三纪拉分盆地。它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第三纪的走滑断层活动的研究提供了地质证据  相似文献   
986.
跨断层的定点地壳形变研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世纪内,在空间测地技术发展的同时,在现代地壳形变的监测和研究工作中,传统的大地测量方法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自动激光测量方法(EDM)将是常规的跨断层定点的壳形变监测技术主要的发展方向。日本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发展起来的中距离EDM观测台获得了良好的成果。台湾花莲跨花东断层的EDM观测台揭示了9.21大地震有明显的中期和短临前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在成果质量和观测精度上可以和GPS相  相似文献   
987.
本溪市长途通讯枢纽楼在施工2号人工挖孔桩时,与之相邻的万门程控楼西侧开始下沉,北侧墙体开裂严重。分析沉降原因是人工挖孔桩抽水携带粉细砂使万门程控楼砂层地基孔隙增大所致。经对万门程控楼进行注浆加固,对护坡钢桩上部的悬墙和2号桩附近的钢桩进行锚杆加固及对2号桩桩孔周围进行帷幕注浆和基底加固注浆,阻止了万门程控楼继续下沉,并使基得取回升。  相似文献   
988.
松山导流洞进口右侧冲沟堆渣的加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山导流洞进口右侧冲沟处大量堆渣存在遇暴雨发生泥石流,造成导流洞堵塞的 事故隐患,采用拉剪桩钢筋混凝土挡墙加钢筋笼,前辅以削坡减载联合加固治理。介绍了钻进过程中采用气动潜孔锤冲击振动下套管和向上反打起拔套管的方法,该方法还可用于处理卡钻、埋钻事故,拓宽了潜孔锤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989.
滇西羊拉铜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滇西羊拉铜矿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铜矿床。本文系统研究了该矿床不同岩石、矿石、矿石矿物及脉石矿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矿区花岗闪长岩具有与壳幔型花岗岩类相似的稀土元素特征;早期形成的块状硫化物矿石及其矿物中稀土元素含量高,富集轻稀土,具有负Eu异常,与赋矿地层碎屑岩、硅质岩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相似,反映其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壳;中晚期形成的夕卡岩矿石及破碎带充填、交代型矿石及其矿物中  相似文献   
990.
伊宁吐拉苏地区硅化岩型放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硅化岩型金矿赋矿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酸性火山灰凝灰岩段;含矿岩石主要为硅化凝灰质砾岩和硅化凝灰岩;具有低品位、大矿量、埋藏浅、层控性明显的特点;成矿期分为原生沉积富集、水热交代蚀变、表生氧化淋滤三期;包裹体少而小,以液相成分为主,气液比5%~10%;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含有少量岩浆水,盐度N/w(MaCl)0.39%,pH值5.5,Eh值-0.8~-1.2V;成矿温度88℃~98℃,成矿压力59×105Pa,成矿深度230m左右,属浅成低温水热系统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