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32篇
  免费   2500篇
  国内免费   3841篇
测绘学   341篇
大气科学   314篇
地球物理   2464篇
地质学   11895篇
海洋学   775篇
天文学   68篇
综合类   818篇
自然地理   498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399篇
  2022年   534篇
  2021年   504篇
  2020年   487篇
  2019年   542篇
  2018年   388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407篇
  2015年   468篇
  2014年   693篇
  2013年   549篇
  2012年   621篇
  2011年   697篇
  2010年   587篇
  2009年   620篇
  2008年   593篇
  2007年   531篇
  2006年   569篇
  2005年   517篇
  2004年   536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512篇
  2001年   559篇
  2000年   456篇
  1999年   497篇
  1998年   482篇
  1997年   473篇
  1996年   424篇
  1995年   390篇
  1994年   385篇
  1993年   348篇
  1992年   357篇
  1991年   306篇
  1990年   269篇
  1989年   168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6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31.
陈景文  李才  胡培远  解超明  彭虎  江庆源 《地质通报》2014,33(11):1750-1758
报道了藏北羌塘中部日湾茶卡地区花岗闪长岩体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该花岗闪长岩位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西段。岩石样品中的锆石具有较好的晶形,可见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具有较高的Th/U值,为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样品锆石LA-ICP-MS技术测得的锆石年龄为211.0Ma±1.8Ma,表明其时代为晚三叠世。全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花岗闪长岩具有高SiO2、Al2O3,富碱,低TFe2O3、TiO2的特征,A/CNK值为0.97~1.04,为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配分曲线右倾,伴随较弱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蛛网图表现出Nb、Ta、Ti、P亏损和Rb、Th、U、K、Pb富集的特征;样品点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均落入碰撞型花岗岩区。初步分析,其岩浆来源可能为幔源岩浆底侵使古老地壳发生熔融。此碰撞型花岗闪长岩对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碰撞的时限提供了一定的岩石学约束,为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的演化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932.
南海陆缘的伸展模式虽被广泛研究,但目前为止仍存在争议.本文基于最新的高质量多道地震数据、水深数据及其他地球物理资料,开展南海共轭陆缘构造不对称性的对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南海陆缘的伸展模式.揭示了南海陆缘在地形地貌、基底构造和陆缘断裂发育等方面具有空间差异性.在南北方向,北部陆缘基底呈现向海方向的阶梯状下降,而南部陆缘主要发育宽阔的掀斜断块基底,深度变化不大.两侧的断裂发育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南部陆缘识别出大型拆离断层体系;在东西方向,南海东部和西南次海盆的陆缘分别发育了不同的构造单元.提出一种差异伸展模式解释南海陆缘空间差异的成因,认为拆离断层在南海新生代演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拆离断层为界,古华南陆缘上地壳主要发生单剪变形,而下地壳和上地幔则以塑性纯剪变形为主,上下两部分的形变区域在横向上具有不同的偏移距离,使得位于下板块的南部陆缘发育了不同的构造单元.南海东部较大的偏移距离导致边缘高原(礼乐滩)的发育,而西部较小的偏移距离则形成外部隆起(郑和隆起).现今南海的演化过程可能受到古南海关闭不同时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3.
934.
林锦霞 《福建地质》2014,(3):226-230
浅层地震P波折射法是高速公路勘察中常用的一种探测手段。结合高速公路路线工程勘察,列举该方法在查明基岩埋深、测定基岩波速中的运用,有助于查明低速带以及划分隧道围岩类别。  相似文献   
935.
936.
内蒙古架子山地区二长花岗岩位于大兴安岭中段,为了确定其侵位时代,探讨大地构造环境,本文对该区二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302.9±1.2)Ma,为晚石炭世岩浆作用的产物;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w(SiO2)=74.73%~76.60%)、富碱(w(Na2O+K2O)=6.20%~7.03%)、高铝饱和指数(A/CNK=1.43~1.58)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Rb、K、Th、U富集,Ba、Sr、Ti、Nb、P呈明显V字型亏损,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具有负Eu异常(δEu=0.46~0.67)、高分异指数(ID=88.89~91.55)和低固结指数(IS=1.68~4.78)的特征,表明岩石经历了高分异演化作用,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具有向A型花岗岩演化的趋势;176Hf/177Hf值为0.282 850~0.282 951,εHf  相似文献   
937.
西藏聂拉木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在区域上以单一的叶理和单一的拉伸线理占主要地位,其变形带的组构主要反映了透入性的伸展变形;根据显微构造分析表明早期由北往南推覆,晚期由南向北伸展,且晚期表现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38.
刘洋  张海东  王金雅 《西北地质》2017,50(4):176-185
夏甸金矿床是胶东招平断裂带内典型金矿床之一,金成矿作用与围岩蚀变关系密切。根据岩石结构构造和蚀变矿物含量,将夏甸金矿床围岩蚀变依次划分为:断层泥带、黄铁绢英质碎裂岩带、弱碎裂化糜棱岩带、碎裂化黄铁绢英质花岗岩带、碎裂化花岗岩带和正长花岗质碎裂岩带。通过对蚀变带蚀变矿物含量和Au含量分析,认为黄铁绢英质碎裂岩带是主要Au赋存带。选择相对蚀变较弱的X652-550-9样品为标准样,Y元素为守恒元素对黄铁娟英质碎裂岩带进行元素相对迁移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SiO2、Al2O3、Na2O和K2O迁移量较小,而LOI、MnO、P2O5、TiO2和MgO整体具有迁出的趋势;活泼元素(Au)在靠近主断裂F1迁移量较小,而靠近F2断裂迁入量显著提高,说明流体具有沿着主断层带(F1)对斜长花岗岩进行改造的特征,并且在整个黄铁绢英质碎裂岩带内各元素基本达到均一化,显示流体对围岩改造强烈,这与胶东地区大规模金成矿这一事实相吻合。  相似文献   
939.
940.
通过对萨拉拉金矿田控矿构造条件和矿化的矿物-地球化学分带性的综合分析,查明了构造作用与成矿作用密切的时空共轭关系,确定在一定构造环境下形成的3个级别的内生分带性。前2个级别以同心对称型分带性为特点,而第3个有别则表现为非对称型分带性。所有3个级别的矿物-地球化学分带性都与含矿流体在地质环境遭受流体和破坏以后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上发生分异作用和卸荷作用关,而变形和破坏作用又为含矿流体从源区向矿石沉积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