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5篇
  免费   1275篇
  国内免费   2744篇
测绘学   235篇
大气科学   1242篇
地球物理   1309篇
地质学   4956篇
海洋学   721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295篇
自然地理   187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77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南京地区新近沉积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通过对南京地区两个工程场地漫滩相成因的砂土和淤泥质粉粘土与粉砂互层土的自振动柱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围压对剪切模量G及阻力比λ的影响,通过与Seed和Idriss建议的砂土G/Gmax-γ和λ-γ曲线变化范围的对比,认为不能简单地把淤泥质粉质粘土与粉砂层土当作砂土或粉质粘土对待。  相似文献   
122.
我国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在6、7、8度区,混凝土小砌块结构分别可以建七、六、五层。由于混凝土小砌块结构的最大优势在于10-20层(与混凝土框架或框架剪力墙结构比)。本文按1/4比例制作了10层混凝土小砌块结构模型,按7度设防要求实施构造措施,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模型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完全能够满足在7度区“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要求。圈梁、构造柱以及水平拉结筋构成的约束体系抗震作用是明显的。试验利用砌块的非注芯孔灌注铁砂来模拟墙体出平面动力效应。在本模型的构造措施下,平出面反应不对结构破坏起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3.
本文简要介绍了某异形板静载、动载试验情况,验证了设计计算理论,检验了该板的承载能力及使用性能,提出了设计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4.
本文简述了在大型模拟地震振动台主要性能参数的选定之后,怎样计算出关键液压部件的参数和容量。  相似文献   
125.
复合纤维抗震加固异型柱框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混凝土异型柱框架,在加固前和加固后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初步对比分析了复合纤维抗震加固的效果。试验研究表明,复合纤维抗震加固,能够提高异型柱框架的水平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但进入非弹性段后水平变形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6.
127.
纳米硅水泥土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取纳米硅作为水泥土的外掺剂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 ,深入地研究了纳米硅水泥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纳米硅对水泥土强度的增强作用明显 ,对强度而言存在一合理的掺量范围 ,并应用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方法定量地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强度的贡献大小。最后讨论了水泥土的破坏应变、变形模量等指标与围压、抗压强度间的关系和统计规律  相似文献   
128.
软土结构性破损的孔径分布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压汞法对天然结构性软土压缩过程孔隙大小分布的演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荷载超过结构屈服应力后,尺寸较大的团粒间孔隙首先发生破坏,随着荷载的增大,越来越小的孔隙受到影响,但团粒内孔隙在压缩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孔隙结构破损势的概念,并用其表征孔隙分布随荷载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9.
针对因地基条件复杂或处理不当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建筑物倾斜,提出了注浆、抽水、掏土法,对建筑物进行纠偏加固处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0.
地热井(水井)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柯柏林 《城市地质》2003,15(2):25-28
1 地热井 (水井 )施工工艺流程地热井 (水井 )施工可分为开工准备阶段、钻探阶段、洗井阶段、抽水试验阶段和供水建设阶段 ,工艺流程见图 1。2 地热井 (水井 )工程的划分2 1 划分的目的一项建井工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 ,要经过若干工序、工种的配合。工程质量的优劣 ,取决于各个施工工序、各工种的管理水平和操作质量。因此 ,为了便于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针对地热井 (水井 )工程工艺流程特点 ,将一个水源地工程项目划分若干个以单井为单位的单位工程 ,一个单位工程划分若干个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分项工程是质量管理和评定的基础 ,是由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