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99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环流湍流对烟流抬升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考虑了环境湍流引起的烟流的动量和浮力通量耗散,导出了烟流抬升的控制方程,给出了烟流的轨迹方程和中性条件下热浮力烟流的终极抬升高度。在烟囱附近,轨迹方程接近2/3次律;当下风距离增大时,与2/3次律有明显偏离并逐渐变平。与外场试验资料的比较表明,本模式能较好地模拟浮力烟流的轨迹和终极高度。  相似文献   
93.
文章对2019年8月20—21日东北冷涡引发的大范围暴雨天气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呼伦贝尔市大范围暴雨以稳定性降水为主、对流性降水为辅,表现为小时雨强不大,但持续时间长;暴雨区有较深厚的上升运动但强度较弱,强降雨区与强烈的上升运动区并不重合;降雨期间虽然有持续的低空急流向降雨区输送水汽和能量,但是850 h Pa比湿大部分时间维持在本地暴雨阈值10 g·kg-1以下;由于暖湿空气强、冷空气弱,所以对流有效位能小,对流强度弱;大兴安岭山脉迫使东南暖湿气流强迫抬升,对降雨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4.
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异常高压的成因分析及其定量评价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自始新统以下地层内砂岩储层的实测压力梯度为1.8~2.1MPa/100m,过剩压力达30~35MPa,表现为明显的异常高压。前人认为超压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构造挤压作用,此外还有高压天然气的注入、构造抬升等因素,基本不存在欠压实作用。本文首先总结了各种成因机制的可能性,以此为依据,定量评价了气柱浮力、欠压实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等因素对砂岩内异常高压的贡献,并提出了克拉2气田超压形成的概念模式。研究发现,该气田不同深度间的过剩压力差异完全是气柱浮力引起的,但气柱浮力对超压的贡献不超过10%;明确指出欠压实作用肯定存在,且对砂岩中超压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其贡献一般为20%~30%,部分层段高达40%~50%;从构造压实作用机理出发,分三种情况讨论了构造挤压对流体增压的影响,认为构造应力能够传递给流体的最大压力为侧向上的最大主应力与沉积压实阶段的上覆负荷之差,其对本地区超压的贡献最大可达40%~50%,部分层段仅20%~30%。克拉苏地区超压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概念模式)为:首先因欠压实作用而出现超压,形成了封闭体系;其次为天然气的快速注入;而康村期(N1-2k)以来的构造挤压则引起流体压力幅度的进一步增高。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叶城-狮泉河剖面花岗岩中黑云母40Ar-39Ar法年龄研究,获得西昆仑北岩带库地岩体海拔高度2950m和2850m黑云母的封闭年龄分别为396.9Ma和388.9Ma,西昆仑南岩带塔西土路克、三十里营房和奇台大坂岩体黑云母的封闭年龄为195.8~183.9Ma,班公湖-喀喇昆仑北岩带日土岩体黑云母封闭年龄为80.3~79.6Ma,其时代分别为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晚期。年龄结果表明,同一岩体海拔高的黑云母封闭年龄大于海拔低的黑云母封闭年龄,根据海拔高程差和坪年龄差计算出岩体的抬升速率,表明青藏高原西部从加里东期到燕山晚期,隆起速度有增大的趋势,而且具脉动性。  相似文献   
96.
未来上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引起地下水位抬升,将会激化土层液化,本文就土层液化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97.
赵孟为 《地球物理学报》1996,39(Z1):237-248
对鄂尔多斯盆地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深入分析表明.最迟23Ma以来盆地发生了一期由于快速抬升剥蚀引起的冷却事件.盆地东部以95m/Ma的速率抬升,造成约2000m的剥蚀量;而盆地西部则以56m/Ma的速率抬升,导致了约1000m的剥蚀量.盆地东、西部的差异抬升剥蚀导致了盆地现今微微西倾的构造面貌.这一抬升剥蚀事件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亚洲构造运动形式以挤压为主,转换为中新世以来以地壳增厚为主的结果.K-Ar年龄和镜质体反射率资料分析表明,盆地在170-160Ma(中侏罗末)曾发生一期热事件,使古地温梯度达57℃/km,古热流值达96-109mw/m.  相似文献   
98.
青藏高原的抬升和夷平过程对气候与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讨论了高原隆起的早第三纪至现代青藏高原的7次抬升过程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应用气象学理论分析了当时气候形成的原因,主要结论;(1)高原隆起前的干热气候是由于隆起全球地势平坦,致使大气热机效率很低之效;(2)渐新世初高原的水平尺度达到斜压大气地转适应的临界尺度,大气环流从南北两极“两涡对峙”突变成地球三极的“三涡鼎立”气候发生突变;(3)分析了2.5Ma时高原抬升到2000m这一重要临界高度后大  相似文献   
99.
李小凡 《大气科学》1989,13(4):467-473
本文通过Boussinesq近似的非线性动力方程组,得到了烟流抬升高度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地形、大气稳定度等物理因子对烟流抬升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的分布对烟流抬升高度的确定有一定影响,大气稳定度对高度的影响尤为明显。本文还讨论了理论公式的实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0.
分布在川西高原海拔4100m的章德第四纪复式沉积盆地,表部覆盖着Ⅰ-Ⅲ级河谷阶地沉积,其中合大量的植物孢粉化石。Ⅲ级阶地内植物孢粉组合为早中全新世温暖潮湿气候下形成;Ⅱ-Ⅰ级阶地的植物孢粉组合为晚全新世较干冷气候的森林草原环境形成。下伏的措普寺冰碛层为晚更新世第五冰期沉积。这为川西高原几大第四纪盆地内地层划分对比和环境研究提供了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