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201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资料讨论了叶蜡石的干磨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研究发现,在干磨过程的初始阶段,叶蜡石层片产生剥离、滑移及褶皱,以及粒度的减小结果导致比表面积大大的增大,最大达到-60m^2·g^-1。干磨30-32分钟时,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干磨时间越长,结构无序度越大,扫描电构还子显微镜及比表面积数据表明可能会出现聚集作用。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在某些残余的有序结保存在退化的结构中。  相似文献   
52.
一个已埋藏的古造山带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研究磨拉石与造山带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扬子板块东缘志留系磨拉石的沉积学特征和物质成分特点,进而推测出在磨拉石堆积区东侧(相当于现代长江口外)有一条近南北向的古造山带,该造山带始形成于奥陶纪末,现在已被剥蚀并被深埋于地下。这对重新认识华南大地构造演化及古生代油气分布规律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3.
扬子地块及其北缘晚前寒武纪地层划分对比争议较大,主要是对“地层不整合”和“磨拉石建造”存在认识上的分歧,笔者据现代构造理论,对地壳变形和沉积建造的控制作用认为,地层不整合可以发育在被动大陆边缘形成初始阶段的裂谷期和裂谷期后,又可产生于造山作用过程;磨拉石建造应按构造动力学背景划分为拉张型、挤压型和剪切型三类;它们分别代表了威尔逊旋回不同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54.
提出自制的柔性砂带轮,它是用于零件曲表面磨削抛光的新型磨具.该柔性砂带轮的优点是:磨抛噪声低;砂带利用率高;更换周期长。本文给出了该磨具的结构原理,并对其磨抛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5.
本文对布龙果尔组的建造类型及地质时代进行了论证,认为其应属磨拉石建造叠加坍塌建造的复合型建造,并将其地质时代从晚奥陶世厘正为早志留世早期。此外,首次提出早古生代西准噶尔北部地区有一次造山运动,这次运动北疆邻区称为“艾比湖运动”,其发生的确切时间应为晚奥陶世末期。最后,根据布龙果尔组中出现蛇绿岩套的近源砾石。推断洪古勒楞蛇绿岩的形成年代早于早志留世。可能是奥陶纪。  相似文献   
56.
康毅 《西部资源》2012,(5):163-163
对ZK1001孔钻具脱扣事故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了处理方法,提出了处理事故中应注意的问题,为避免及处理类似事故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57.
梁福成 《探矿工程》2001,(6):56-57,64
介绍了任324-斜1井Φ178mm套管开窗施工情况,探讨了Φ178mm套管磨铣开窗侧钻施工及小井眼定向井轨迹控制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8.
龙潭群沉积与扬子板块东段晚古生代构造格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苏皖南部二叠纪龙潭群的沉积学研究表明,它是一个向西尖灭的碎块楔;其东侧的物源区是一个近南北向延伸的造山带,广泛产出富含长石与电气石的变粒岩或片麻岩等。建议称这一造山带为东海造山带。龙潭期沉积盆地属于撞击槽,其形成是由于东海造山带向西挤压,使下扬子区地壳发生横向引张的结果。盆内结构不均一,具有北东-南西向伸长的隆坳相间格局。这种隆坳相间的格局在晚泥盆世及早石炭世沉积中已有所反映。因此,龙潭期的构造格局从晚泥盆纪即已萌生,是晚古生代构造格局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59.
马振东  葛孟春 《地球科学》1999,24(6):558-562
应用常量元素,微量对岩浆岩进行构造环境在及岩源示踪时,首先必须在宏观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结合当时所形成的各类地质体类型组合来恢复,它是宏观构造环境判别的基础,其次,由于构造环境时空复杂性,需采用“两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是多元地球信息示踪:二是不同岩类的时空配套,第三,在选择判别图解时,需弄清前人图解的应用前提、适用范围手条件,以正确投点,在此思想指导下,侧重对滇西北金沙江结合各带磨茸酸性  相似文献   
60.
煤层采动后甲烷运移与聚集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富含甲烷厚煤层经综采放顶煤方法开采后,甲烷运移通道和聚集空间随采场上覆岩层活动特征及导气裂隙带空间分布形态而不同。本文分析了煤层采动后采场覆岩关键层活动特征对导气裂隙带分布形态的影响,提出上覆岩层中破断裂隙和离层裂隙贯通后在空间形成椭抛带分布,阐述了卸压甲烷在椭抛带的升浮—扩散运移理论,为实现煤层与甲烷的安全共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