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3篇
  免费   522篇
  国内免费   727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205篇
地球物理   413篇
地质学   2558篇
海洋学   29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81篇
自然地理   34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云南昆阳、海口磷矿的富集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明滇东早寒武世昆阳、海口磷矿沉积于牛首山古陆及滇中古陆之间的海湾泻湖环境,有利于两侧的深海槽盆洋流上升,可以将分散磷质不断带到浅水海湾之中;具有高本底值磷质的古陆,由于迳流也提供一定的磷质;由于磷质及其它生命元素源源不断供给,使得温暖、浅水海湾的菌、藻生物大量繁殖,有效地固定了海水中分散的磷质并沉聚于海湾底部沉积物中。昆阳磷矿与海口磷矿之间近东西向水下隆起的存在,从搅动的浅水产生磷质沉积物的簸选,导致较粗的颗粒磷块岩的富集。经过早期成岩阶段的酶、菌作用,使孔隙水中磷质聚集形成胶结物,进一步使颗粒磷块岩品位更富。  相似文献   
952.
聂桂平 《江苏地质》1998,22(1):23-26
苏州花岗岩岩体中稀有元素含量远高于克拉克值,在岩体中Ta/Nb比值从下向上逐渐升高,边缘相中Ta含量要比内部相高出4~5倍,氧同位素分析表明边缘相样品δ18O的亏损是受到雨水交换作用的强烈影响。综合考察苏州花岗岩边缘相的雨水交换与富集稀有元素的岩浆体系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苏州花岗岩在演化结晶至晚期时,在顶部和边缘与雨水热液作用,导致岩浆物理化学条件改变,使稀有元素络合物发生解体,从而发生Ta矿化作用。  相似文献   
953.
渤南洼陷是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重要的油气富集区,其中渤南洼陷北带发育的深层砂砾岩致密油藏是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油气增产的关键,其储层成因机理研究是该区实现未开发储量动用的基础.通过对钻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储层物性、压汞、核磁共振等相关资料分析,认为致密储层分布于2类扇三角洲沉积物中,受沉积体系差异影响.早期形成的扇三角...  相似文献   
954.
2019年6月10—13日,龙川县发生持续强降雨,导致全县境内发生大量滑坡、泥石流灾害,贝岭镇米贝村是三个重灾区之一。本文以贝岭镇米贝村6号沟发生的滑坡-泥石流链生灾害为研究对象,在野外精细化调查测量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与计算,对链生灾害特征与成灾机理展开研究。研究发现:①6号沟内共发育7处浅层土质小型滑坡,仅3号滑坡体与部分6号滑坡体转化为泥石流,构成泥石流主要物源,其余滑坡未构成持续性影响;②持续降雨下渗,坡体由非饱和向饱和状态转变,坡表形成连续饱和区,孔隙水压力的增加与孔隙水的软化促使土体强度降低,加之坡体饱和自重的增大,斜坡发生浅表层失稳破坏;③降雨的持续下渗与支沟沟源“漏斗状”地形下的地表汇水快速增大滑坡松散堆积体内的含水率,促使其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在重力势能下呈流态状启动、运动转化为泥石流。降雨结构影响滑坡-泥石流链生过程,前期降雨引发滑坡、后期降雨启动形成泥石流,滑坡与泥石流的发生表现出阶段性特征。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当地政府进一步开展滑坡-泥石流链生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也为该地区未来区域预警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55.
塔中北斜坡鹰山组碳酸盐岩溶蚀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碳酸盐岩的微观溶蚀机理,本文采用溶蚀实验和镜像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塔中北斜坡鹰山组3种类型碳酸盐岩的溶蚀过程及微观溶蚀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亮晶生屑灰岩、云质灰岩和泥晶颗粒灰岩的溶蚀量基本一致。由于对物质成分和岩石微结构的选择性溶蚀,它们的微观溶蚀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亮晶生屑灰岩和泥晶颗粒灰岩样表面整体被溶蚀降低。云质灰岩样表面方解石部分整体被溶蚀降低,形成铸模孔,白云石溶蚀成蜂窝状溶蚀孔,并突出岩石表面,白云石晶间缝溶蚀加大且相互连通,这对油、气和地下水储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6.
锗的地球化学及资源储备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锗是众多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原材料,随着无人驾驶、5G、太阳能电池和催化剂等产业的飞速发展,锗在中国及全球未来需求量将十分巨大,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将其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进行严格控制、管理和储备,因此,锗资源的地质勘探和战略储备是今后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需要。文章总结了锗的地球化学性质、晶体化学及矿物学、地球化学行为控制因素、全球富锗矿床类型等,根据我国锗资源特征,结合"川滇黔铅锌矿集区"内多数矿床中锗超常富集普遍现象,提出该区可作为中国锗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具有巨大潜在经济价值。开展"川滇黔铅锌矿集区"锗超常富集机理研究,不仅可以补充和完善锗地球化学行为的科学内容,提供认识该区铅锌成矿作用的重要地球化学信息,更重要的是为地质勘探的深入和综合利用该区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建立中国锗资源战略储备基地提供实际地质地球化学支撑。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锗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其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加强锗产品深加工研发不仅具有广阔的前景,也将是中国锗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57.
舒萍 《世界地质》2010,29(1):83-89
通过徐深气田天然气气体状态方程( PVT) 性质、天然气饱和水汽量和地层水PVT性质测试及全直径岩芯分析的气藏启动压力、储层流速敏感性和应力敏感性评价, 探讨了火山岩储层渗流机理。结果表明: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中CO2含量差别较大(最高达86.88% ) , 天然气分子量与CO2含量呈正相关; 偏差系数、饱和水汽含量及地层水中天然气含量受地层温度、压力、天然气组成及地层水矿化度等影响; 火山岩气藏启动压力与束缚水饱和度和空气渗透率均呈幂指数关系; 储层呈气水两相流特征, 具有弱速敏性和较强的应力敏感性, 易造成储层渗透率伤害以及孔隙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958.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全球在地化与在地全球化的双向过程使地域分工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进而对城市化空间格局产生深刻影响.新的地域分工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从国内的区域尺度分工跃迁至全球尺度的地域分工,二是由过去的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转向在同一产品内部根据价值链划分进行分工合作的产品内分工,三是伴随国际和国内地域分工演进而产生的新的地域关系.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化空间格局的内涵也不再只是停留在城镇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上,也包括了城镇人口的集聚形态、城市间的联系与层级架构、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演化等内容.地域分工演进不仅促进了城市化空间格局的演变,还催生了新的城市化空间形态.地域分工对城市化空间格局的作用首先在于"地域分工-区际贸易-空间集聚-新的地域分工"的闭合循环,这是城市化空间格局演变的一般过程,并在基础条件、市场发育、制度安排、技术进步等核心要素的驱动下得以运行,在全球化等背景驱动要素的作用下改变其速度、形态与结构.文章运用所构建的分析框架,对全国、城市区域、都市区等三个不同层面上的城市化空间差异进行了逻辑解释.  相似文献   
959.
水环境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水环境非点源污染已引起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非点源污染的量化是当今国际研究热点, 数学模拟是研究非点源污染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建立以实用性为目标的非点源污染机理模型已成为管理和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国内外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发展、功能、存在的问题, 及构建非点源污染机理模型的思路, 最后展望了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60.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0,(3):F0003-F0003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始建于1954年的地理专业,2001年改为现名。地理学在第4轮全国高等学校学科评估B+。设地理科学(师范)、地理信息科学、遥感信息与技术、旅游管理4个本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建有"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面沉降机理与防控"教育重点实验室、"水资源安全"北京实验室等9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