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24篇 |
免费 | 406篇 |
国内免费 | 20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12篇 |
大气科学 | 236篇 |
地球物理 | 600篇 |
地质学 | 813篇 |
海洋学 | 274篇 |
天文学 | 51篇 |
综合类 | 417篇 |
自然地理 | 8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94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294篇 |
2013年 | 161篇 |
2012年 | 275篇 |
2011年 | 262篇 |
2010年 | 205篇 |
2009年 | 263篇 |
2008年 | 180篇 |
2007年 | 161篇 |
2006年 | 170篇 |
2005年 | 148篇 |
2004年 | 143篇 |
2003年 | 113篇 |
2002年 | 99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66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68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4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47年 | 1篇 |
194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测试应用研究所岩土测试研究室是成立较早的专业研究室。过去主要服务于地质找矿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计划内的地勘项目越来越少,测试任务也随之萎缩。社会上大专院校也加入到测试任务的竞争中来,他们设备比较齐全,更新较快,并且人力资源丰富,以挣外收的形... 相似文献
133.
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征服东方后,打算从海路返回希腊。但当他带领军队到达海岸时,却惊讶地发现他的马其顿舰队已经被一场神秘的海浪吞没。究竟是何方海浪,有如此巨大的力量?现代史学家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海啸。 相似文献
134.
136.
137.
“给凭之后如有争讼霸占一切情事,准该花户禀请究治”;(11)发证日期。应该说,此《田凭》所载各项内容还是十分完备的。 相似文献
138.
通过对舟山市定海区1954-1998年45年降水量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提出以下观点:(1)年降水量服从正态分布N(1351.8,225.2^2);(2)舟山市(定海)的年降水量总体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39.
140.
塔里木北缘前寒武基底隆升剥露史: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库鲁克塔格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广泛出露前寒武基底岩石。辛格尔村附近出露的太古宙杂岩,包括灰色片麻岩、角闪岩、片岩、混合岩和大理岩。新元古代地层出露在库鲁克塔格隆起西部的兴地、西山口、辛格尔和杀马山附近,不整合在古元古代和中元古代的片麻岩、角闪岩和片岩之上,并被早古生代的地层不整合。因此,该地区是了解塔里木盆地前寒武基底热演化史的理想地区。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①塔里木基底岩石最初于何时剥露于地表?②塔里木基底剥露以后是否经历过再次埋藏和剥露?③塔里木基底岩石构造热演化过程对大陆边缘不同构造事件的响应。为了获取塔里木北缘剥露史和冷却过程信息,我们开展了裂变经迹的研究。含磷灰石的样品采自库鲁克塔格隆起的兴地断裂两侧。样品池年龄介于146.0±13.4和67.6±6.7Ma之间,平均经迹长度介于.11.79±0.14和13.89±0.27μm之间。根据样品年龄和样品所处的构造位置,样品可以分为3组。A组样品包括F2、F3、F4、F5和F8,裂变经迹表观年龄约100~110Ma,通常位于未遭断层变形的地区。B组样品包括F7、D和F10,裂变经迹表观年龄小于80Ma,构造上位于断层上盘并靠近断层。c组样品F11具有最大的裂变经迹表观年龄146.0±13.4Ma。热模拟表明,库鲁克塔格地区的隆升剥露作用可以划分为四期,分别是早侏罗世晚期(180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44~118Ma)、晚白垩世早期(94~82Ma)和新生代晚期(约10Ma)。裂变经迹记录的库鲁克塔格多阶段隆升作用,是对亚洲南缘多期地体碰撞增生的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