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87篇 |
免费 | 3254篇 |
国内免费 | 267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17篇 |
大气科学 | 970篇 |
地球物理 | 756篇 |
地质学 | 10588篇 |
海洋学 | 954篇 |
天文学 | 215篇 |
综合类 | 763篇 |
自然地理 | 55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篇 |
2024年 | 361篇 |
2023年 | 492篇 |
2022年 | 530篇 |
2021年 | 610篇 |
2020年 | 613篇 |
2019年 | 512篇 |
2018年 | 439篇 |
2017年 | 407篇 |
2016年 | 453篇 |
2015年 | 510篇 |
2014年 | 693篇 |
2013年 | 550篇 |
2012年 | 596篇 |
2011年 | 613篇 |
2010年 | 565篇 |
2009年 | 504篇 |
2008年 | 487篇 |
2007年 | 443篇 |
2006年 | 427篇 |
2005年 | 412篇 |
2004年 | 369篇 |
2003年 | 322篇 |
2002年 | 395篇 |
2001年 | 375篇 |
2000年 | 351篇 |
1999年 | 325篇 |
1998年 | 308篇 |
1997年 | 270篇 |
1996年 | 274篇 |
1995年 | 272篇 |
1994年 | 260篇 |
1993年 | 244篇 |
1992年 | 299篇 |
1991年 | 282篇 |
1990年 | 245篇 |
1989年 | 202篇 |
1988年 | 66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74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952.
953.
954.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区深层构造特征与天然气聚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充分利用二维地震大剖面、三维地震资料以及钻/测井信息的基础上,结合高精度重、磁、电信息,系统地解剖了长岭断陷的区域地质结构,认为长岭断陷区为非单一简单断陷,而是由多个主次断陷组成的复式断陷群,且与北部的古龙断陷连为一体。在连片工业制图的基础上,进行了构造单元及区带划分,分析了主要断裂的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认为乾安断裂、前神字井断裂、黑帝庙断裂、孤西断裂、孤店断裂、大安断裂、哈尔金断裂与顾家店-伏龙泉断裂控制了长岭断陷的地层发育及断陷结构,其中乾安断裂、前神字井断裂、黑帝庙断裂为最主要的控凹断裂。研究了断陷构造演化,将其分为断陷基底形成期、断陷发育期及断陷改造期等3个阶段。在油气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天然气的成藏特征,认为深层烃类气为煤型气,主要来自受断陷沉积控制的沙河子组和火石岭组,深层二氧化碳气为无机成因,主要来源于深层地幔,同时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955.
对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主元素Al2O3,Fe2O3和K2O在红色粘土剖面中共迁移同沉淀,SiO2的变化却与它们相反,这揭示了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的红色粘土层除了残积带红土化程度高外,总体上SiO2含量高,去硅作用不完全,红土化程度低;与地层,矿化蚀变岩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红色粘土是在加勐嘎组泥岩基础上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红色粘土的微量元素表现为Au,Hg,As,Sb,Cu,Pb,Zn和Mo等元素的共生,在红土化好的残积带明显富集;红色粘土的大离子元素分布模式与矿化蚀变岩和嘎组的相似,红色粘土的稀土分布模式与矿化蚀变岩和地层的相似,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平缓曲线,稀土元素分蚀明显的地方金富集,以上分析揭示,此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矿化蚀变岩,红色粘土主要来源于勐嘎组和矿化蚀变岩。 相似文献
956.
惠民凹陷南坡煤型气有效供气中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民凹陷南坡石炭-二叠系煤层分布广泛,厚度较大,为一套以潮坪-泻湖沉积为主的海陆交互相地层,其有机质属浅沼森林有机相和深沼芦苇有机相。生气模拟实验表明,太原组和山西组煤岩生气潜力分别达150mL/g有机碳和110mL/g有机碳,煤型气源岩经历了复杂的热演化过程,其有效二次生气时期为早第三纪至今,门限温度135℃,对应的埋深入4000m,有效供气中心位于济阳地堑东部和曲堤地垒东段, 生气强度一般达到(20-40)×10^8m^3/km^2。位于主导运聚方向上的曲堤地垒东段是今后勘探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957.
958.
959.
四川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川的地质灾害为我国发育最多、规模最大、类型最全、频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同时也享有"地质灾害博物馆"之称.地质灾害严重制约了四川省的经济发展.文章在广泛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四川地质灾害在空间上、时间上的发育分布特征,研究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诱发原因和发展趋势,结合地质灾害的危害首次划分了重力型、降雨型、人工型、复合型四种成灾摸武,同时根据四川地质灾害的发育特点.提出了行政、技术、综合治理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