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4篇
  免费   761篇
  国内免费   1221篇
测绘学   161篇
大气科学   437篇
地球物理   348篇
地质学   3008篇
海洋学   37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56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1.
通过对扬子地块东部与Cu-Au等金属成矿有关的燕山期侵入体岩进行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出:(ⅰ)扬子地块东部许多与金属成矿有关的侵入岩为埃达克质岩,它们可能主要由玄武质下地壳物质在增厚的条件下熔融形成,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可能为这些岩石的形成提供了热量;(ⅱ)高压(1.2~4.0 GPa)、高温(850~1150℃)的下地壳环境不仅有利于流体的产生,而且也有利于埃达克质岩浆的产生。形成于高压高温条件下的埃达克质岩浆不仅能够携带大量流体和Cu-Au等成矿金属物质,而且易于将这些物质带到地壳浅处,有利于Cu-Au等金属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92.
中国东部陆缘中区第三纪主要发育5期构造-火山事件高峰,分别发生在58~46Ma、38~36Ma、26~24Ma、20~16Ma、8~4Ma。形成的火山岩岩性相对单一,主要为玄武岩,大量隐伏于新生代含油气断陷盆地中,这与裂谷作用有关,而野外露头区只发育古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火山岩。研究表明,火山作用伴随着盆地发育的全过程。成盆早期的火山岩代表着裂谷作用的开始。成盆中期火山活动相对强烈,不但形成大量火山岩,而且也是盆地生油岩发育的主要时期。盆地形成后期火山作用微弱。新生代火山作用的中心往往成为成盆中心和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93.
东亚陆缘带构造扩张的深部热力学机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近年来,我国地球科学家提出“陆缘构造扩张”观点,较好的解释了亚洲东部大陆边缘于新生代发生扩张离散运动的原因。本文基于“陆缘构造扩张”观点,探讨东亚陆缘带构造扩张的深部热力学机制。东亚陆缘带是具有强烈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的扩张带,此构造带的主要地球物理特征是频繁的地震活动和明显的地热异常。东亚陆缘扩张带地震层析成像显示,太平洋板块低角度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并平卧于670km相变界面之上。这种图像可能是俯冲后撤导致陆缘扩张的结果。热模拟及地球动力学计算表明:俯冲后撤时间距今约76Ma,海沟带后撤为陆缘壳体的生长留下空间,并形成东亚陆缘壳体增生扩展的前沿带,陆缘扩张量约700km。  相似文献   
94.
基于信息块法的矢量符号库的建立和符号化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试验成果,详细介绍了基于信息块法的矢量地图符号库的建立和空间信息的符号化。  相似文献   
95.
对市政工程中经常使用的《混凝土试块统计强度评定》表进行改进,利用Office Word的集成开发环境编程,实现自动计算,并根据结果判断试块强度是否合格,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6.
应用灰色过程模式识别与预测方法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储层参数的识别与预测,识别储层的特征参数,预测有利含油气区块.灰色过程模式储层横向识别技术与以往的点模式识别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在点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动态滑动提取法发展起来的,是在一定时窗间隔内,对时间序列求取多个子序列,通过求取这些子序列的特征参数来组成母时间序列的特征参数向量,在某一地震道提取特征参数时提取一系列的参数集,它比仅取一个平均值具有更好的三维地震特征表征能力.该方法还引进模糊理论与分形理论,使得对于裂缝等具有分形特征的储层物性参数描述更具有实际意义.并基于过井处的已知井建立预测模型进行井间外推预测,与已有钻井的实际地质情况吻合程度高,保证了预测的高精度.本文首次运用该方法对胜利油田义和庄区块碳酸盐岩古潜山储层进行裂缝、溶蚀孔洞发育带等预测,针对碳酸盐岩储层溶蚀和裂缝复杂的特点,通过提取灰色参数、模糊参数和分形维数等对非线性地质体具有较强表现能力的参数来作为预测的控制参数,是预测方面的尝试性进展.  相似文献   
97.
2002年7月11—15日洛阳市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2002年7月11~15日洛阳地区连续高温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演变特征,提出了洛阳高温天气、特别是连续性高温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数字图像压缩的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即在将给定的图像块根据纹理特征分为平滑块、斜面块、曲面块、边缘块后,在基于不同多项式对不同类图像块分别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对于包含大量高频信息的边缘块,通过提取边缘轮廓位置信息,减少图像块内的高频信息量,而后再对被边缘轮廓分割的新图像块进行分类、处理:由于把图像边缘轮廓的大部分高频信息分解于边沿信息中,因此提高压缩比时不会丢失太多高频细节,减少了物体的边界噪声和可见的图块边界,从而在相同压缩比的前提下,更加保证了图像的视觉效果。文章中给出了此种方法的理论公式、推导过程以及整个实现过程,并通过实例比较了此方法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在图像压缩中的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99.
陆面过程模式的改进及其检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中对陆面过程模式 (BATS)进行了改进 ,改进后的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地表物理量的年、季和日变化 ,它有两方面的特点 :采用热扩散方程模拟 7层土壤温度 ,模拟的温度可与实测值进行比较 ;在BATS的地表径流方案中 ,考虑了空间不均匀性的一般地表径流 (GVIC)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 :⑴模式能很好地模拟各层土壤温度的年、季和日变化。冬季土壤温度下层高于上层 ,而在夏季上层高于下层 ,这种上下层温度的转换时间大约在 4和 10月份 ,这与实测土壤温度的年变化非常一致。较为准确地模拟了各层土壤温度日变化的时滞效应。⑵用南京和武汉站的资料 ,将BATS地表径流方案模拟的地表水分分量与GVIC方案进行比较 ,BATS地表径流方案模拟的地表水分分量 ,与总水量的平衡相差较大 ,而GVIC模拟的效果相对较好 ,地表总水量基本上与降水总量达到了平衡  相似文献   
100.
对下扬子与华南边界结合带东延问题的地球物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江山-绍兴、铅山-宜春等断裂带作为华南与扬子块体之间的边界结合带,这种认识目前已基本为大家所接受.但是,这条边界结合带向东延伸入海之后的位置与去向一直是多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黄、东海研究区的地球物理数据(空间重力数据、布格重力数据和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利用方向导数等处理方法,对研究区的地球物理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研究区的地球物理场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不同的区块.结合研究区的磁力与地质资料,利用各种成图、成像技术,形成一系列分析图件.在此基础上对华南与扬子块体之间的边界结合带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认为:该结合带的位置有可能比传统认识中自长江口至大黑山群岛的位置更向南一些,在杭州湾-长崎、对马海峡一线,并呈现向北略微凸出的弓形.边界结合带在深度上属于深大断裂带,一直可以追索到上地幔的顶部.与中朝与扬子块体之间的边界结合带相比较,本条结合带的踪迹不是十分清晰.表明加里东运动之后,该结合带的运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