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7篇 |
免费 | 546篇 |
国内免费 | 39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7篇 |
大气科学 | 967篇 |
地球物理 | 213篇 |
地质学 | 374篇 |
海洋学 | 321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57篇 |
自然地理 | 1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98篇 |
2021年 | 74篇 |
2020年 | 72篇 |
2019年 | 71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65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105篇 |
2013年 | 73篇 |
2012年 | 72篇 |
2011年 | 84篇 |
2010年 | 74篇 |
2009年 | 88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75篇 |
2004年 | 66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73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一次华南低空急流和暴雨过程的对比数值试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在文献「4」成功地模拟华南前汛期一次低空急流和暴雨过程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4个对比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凝结潜热加热和青藏高原大地形对暴雨的产生,华南低空急流的维持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边界层过程以及华南地形的作用只表现在雨量的大小和分布上。 相似文献
952.
采用非本征模方法(non-modal analysis)研究了磁层顶边界层中剪切流导致的MHD波模转化及其与背景流场的能量交换过程.发现在分别代表磁层顶内、外边界层及过渡区的均匀剪切流场中,初始设定的Alfvén波扰动可部分转化为快、慢磁声波.而且,在不同区域,根据等离子体参数的不同,发生的波模转化过程也不相同.在外边界,Alfvén波主要转化为慢磁声波;在内边界,Alfvén波则主要转化为快磁声波;而在二者之间的过渡区中,Alfvén波可同时转化为两种类型的磁声波.我们还发现,含有较强快波分量的扰动可从磁层顶剪切流场中获得能量而得到线性放大.上述物理过程可能对解释磁鞘至磁层的能量及动量异常输运现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53.
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空降碎屑物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中以Suzuki火山灰扩散数学模型为基础,考虑了空气参数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和不同大小的颗粒由于内含气泡数量的不同而造成的密度不同,计算了不同尺寸颗粒的最终沉降速度和沉降时间。并对喷发柱扩散概率浓度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对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空降碎屑物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时根据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应用3个模型:1)固定风速30m/s;2)风速从地球表面线性增加到对流层顶部,在平流层的速度为对流层顶部风速的0.75倍(又称MW1模型);3)风速在对流层与MW1相同,但是从对流层顶部到20km高处风速线性减小,20km高度以上的风速为对流层顶部的10%(又称MW2模型)。通过与前人的结果进行比较,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分析了模拟结果与前人结果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4.
北京"灯下黑"现象一直是困扰政府的一个难题。通过回顾区域发展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等相关理论,归纳出两条反映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倒"U"型曲线,并从交通成本的角度对京津冀城镇群极化—扩散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京津冀城镇群内部,城镇距离北京越近,就业规模越小。2001—2010年间,京津冀城镇群就业规模极化程度提高了42%,就业人口分布更加不均衡。一个城镇交通可达性的改善对于该城镇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北京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仍是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而且,扩散效应的经济影响还仅仅局限于隶属于北京的城镇,其他的城镇还未从中获益。根据两条倒"U"型曲线初步判断,北京与周边的中心—外围结构正在接近"拐点"。 相似文献
955.
本文介绍用网格模型对海洋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扩散进行新的数学探讨,假设模型运移系数是水体运动和间隔空间几何形状的函数,该模型系统与放射学历史无关。 相似文献
956.
江淮倒槽内常有边界层东南风急流出现,它的前方有中尺度的强降水。初生时,边界层东南风急流的中尺度特征比较明显。由于摩擦作用,沿江淮倒槽有锋生,它所强迫的次级环流,是边界层东南风急流的机制。 相似文献
957.
958.
顽火辉石作为斜方辉石晶系的重要Mg端元矿物,是地球上地幔主要组成矿物之一。Li同位素作为重要的地幔地球化学示踪剂,在主要地幔矿物中(如橄榄石,辉石等)的扩散分馏相关性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经典力学的方法,计算模拟了原子尺度下Li同位素在顽火辉石晶格以2种不同的迁移机制(填隙机制和取代空位机制)迁移的活化能和其在不同晶格位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分馏作用程度。计算结果表明,Li同位素易以填隙位机制在顽火辉石中迁移。重同位素~7Li会更多的进入晶格填隙位中,而6Li相对更多进入Mg位。温度是影响这种分馏作用的1个关键因素,相应的结果可用来解释地幔Li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冷却条件下的同位素分馏等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59.
960.
利用2010年1-2月深圳LAP3000型风廓线雷达资料,对湍流耗散率进行了估算,针对典型晴天条件下的湍流耗散率ε、折射率结构常数C2n、水平风速和风切变,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深圳地区低空大气ε的量级在10-7 ~10-1 m2 ·s-3之间,与理论模拟值基本一致;(2)时间分布特征表现为,2 km以下ε有很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夜晚和上午ε较大,下午及傍晚减小;(3)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ε随高度大致呈递减分布;ε量级达10-2.5 m2 ·s-3所在高度可作为深圳地区2010年1月14-15日边界层顶高度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