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2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669篇
测绘学   122篇
大气科学   1149篇
地球物理   247篇
地质学   443篇
海洋学   398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22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美国气象学会“第13届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会议”于2004年8月9~13日在美国缅因州波特兰举行。本届会议与16届边界层和湍流会议一起召开,部分专题报告会联合举行。参加两会的专家来自世界10多个国家,共200多人,其中参加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会议专家近100人,88人作了口头报告,并安排晚上时间阅览了两会的大字报。  相似文献   
62.
利用无界大气瞬时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对飞机线性播撒的催化剂进行了扩散模拟试验,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了1种简单、易于使用的催化剂扩散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63.
用混合和扩散云室对大气冰核浓度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绍忠  王祥国  游来光  皮家雄 《气象》2004,30(12):39-43
继1963年用混合云室对春季冰核浓度观测之后,1994~1996年,在同季节、同地点用混合和静力扩散云室又做了同步观测。对取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了凝华核浓度在不同天气背景下占总冰核浓度的百分比,两种云室测值的对应关系;分析了扩散云室的容积效应及冰核浓度随气压、能见度等气象因子的变化。  相似文献   
64.
从一维湍流能量平衡方程出发,回顾了近几十年湍流能量平衡方程中的各项以及Karman常数k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大气边界层湍流能量交换特征的研究概况和热点问题,并对今后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实验研究表明,湍流能量平衡方程中的各项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形式;传统的能量产生和耗散的局地平衡假设存在不足,特别是在不稳定条件下,垂直的湍流输运和压力脉动对湍流能量收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Karman常数与Rossby数和Reynolds数无关,在比较光滑的下垫面上k近似等于040±001。  相似文献   
65.
重庆城区浓雾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统计分析沙坪坝1951~2002年间发生的浓雾事件,结合2001年12月重庆市雾的外场试验资料,探索重庆市主城区浓雾的基本特征。重庆主城区浓雾随年代演变有减缓趋势;主城区浓雾是自然雾与烟尘等的混合物,河谷及城市效应使雾更浓;城市中出现浓雾的大气边界层特征是在近地面层有逆温及增湿降温现象;高浓度气溶胶的净辐射效应阻碍白天混合层发展,使大气边界层趋于稳定,它是重庆连续几天有雾的原因之一;浓雾具有一定的湿沉降作用,能有限地清洁空气;有浓雾的天气条件下,建议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以避免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66.
煤层气在煤储层中的扩散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层气在煤储层中的扩散是指从煤基质孔隙表面上解吸的煤层气运移到割理系统的主要过程。发生扩散的前提条件是气体浓度差的出现,衡量扩散能力大小的重要参数是扩散系数。前者为由解吸速度、解吸气量和煤层气产量、井孔压力降等因素控制的动态参数,而后者为主要受扩散物质性质、扩散介质特征、扩散系统的温度、压力和孔隙结构形态等因素影响的静态参数。煤层气在煤储层中的扩散量与煤层气浓度差和扩散系数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67.
时域瞬变场电磁场有限差分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徐凯军  李桐林 《世界地质》2004,23(3):301-305
模拟电磁场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是理解地下介质响应的重要手段,直接应用有限差分法在时间域对二维、三维瞬变场进行数值分析是一种有效方法。应用反映电磁场基本规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导出时域场量的齐次扩散方程,对所研究的空间区域作差分离散,源作为初始条件加入,采用合适的边界条件,利用差分方程进行计算,从而得到场量的数值结果,展现瞬变场在地下随时间扩散的全过程,对电磁场的瞬态响应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相似文献   
68.
针对吉林市铁合金厂排污口下游江水的污染情况,设计研究江段,分段、分层取样。通过野外与室内实验,分析研宄了江水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并对NH4^ 的纵向、横向、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垂直方向污染物扩散可以瞬时完成,在极短的时间内基本能达到完全混合;在横向和纵向上,岸边排放污染物一般只在近岸扩散,污染范围一般也只在靠近排污口一带;随着离排污口距离增大,污染物浓度降低,横向变化率较纵向大。本研究为排污口的污染物控制与治理、水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华南暖区暴雨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南前汛期暴雨预报一直是我国大气科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特别是发生在锋前的暖区暴雨,由于其天气尺度斜压性强迫不明显,环境大气水汽含量丰富,热动力不稳定性强,边界层触发机制复杂,以及特殊的地形和海陆热力差异的外强迫作用,导致暴雨突发性强,地域性特征显著,也是困扰预报业务人员的难点问题。目前我国预报业务中使用的全球数值预报模式对暖区暴雨的预报能力十分有限,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的预报效果也不尽人意。该文回顾了近40年华南前汛期暴雨大部分研究成果,针对华南暖区暴雨的提出及典型背景场、暖区暴雨与低空急流的关系、暖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及传播、暖区暴雨触发机制等独特的天气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并依据前人研究成果及中央气象台预报实践经验,总结提炼了3类华南暖区暴雨类型——边界层辐合线型、偏南风风速辐合型,以及强西南急流型的天气系统配置及触发因子。最后提出针对华南暖区暴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70.
复杂地形城市一般建立在山地、丘陵、沿海地带。复杂地形下的大气污染传输、扩散机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依据城市地形地貌将复杂地形归类为河谷地形、三面环山临海地形、盆地地形、马蹄型地形和峡口地形。结合国内外对这五类地形下城市污染物传输扩散及污染形成机制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复杂地形城市多尺度气流相互或交替作用的特点及其对污染传输扩散的影响,期望能够为其它复杂地形城市污染形成机制研究和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