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8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742篇
测绘学   524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1084篇
地质学   1459篇
海洋学   205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238篇
自然地理   22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2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4年   8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4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The Louzidian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LMCC) in southern Chifeng is located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Structural analyses of the LMCC and its extensional detachment system indicate that the LMCC experienced two-stage extension. The ductile regime experienced top-to-northeast shearing extension and the brittle detachment fault underwent top-down-outwards slipping. Between these two stages, a semi-ductile regime recorded the transition from ductile to brittle. The hanging wall of the detachment fault is similar to those classic supradetachment basins in western North America. Analyses of provenance and paleocurrent directions in the basins show that there were two filling stages. In the early stage, materials came from the southwest margin of the basin and the hanging wall of the detachment system and were transported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 while in the late stage, deposits were derived from the footwall of the detachment fault and transported outwards to the two sides of the  相似文献   
812.
地磁日变化异常与强震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异常主要表现在幅度与相位上的变化 .本文利用中国地磁台网多年观测资料 ,研究了 2 0 0 1年 1 1月 1 4日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2 0 0 3年 2月 2 4日巴楚 伽师 6.8级地震和 1 989年 9月 2 2日小金 6.6级等 3 0多次 6.6级以上强震前 ,地磁垂直分量日变极小值出现的时间 (低点时间 )在空间分布上的异常特征 ,即低点位移现象 .这种少见的异常现象与强震发生有较好的相关性 .发震日期为异常日后的第 2 7天或 41天的前后 4天 ,强震发生地区在低点位移突变分界线附近 .此外 ,还研究了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和巴楚 伽师 6.8级地震临震前 ,震中周围出现的地磁日变幅异常现象 .  相似文献   
813.
基于瞬时输入能量的SDOF弹塑性结构最大位移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不同周期的SDOF弹塑性模型在强震作用下的能量反应和位移反应,通过对二者相关性的探讨,提出了由瞬时输入能量推算结构最大位移反应的近似方法。  相似文献   
814.
龙照  赵明华  张恩祥  刘峻龙 《岩土力学》2010,31(9):2991-2994
假定锚固体与周围岩土体之间剪应力呈倒三角形分布,计算出锚固体顶端弹性位移;基于锚杆抗拔承载机制及变形特性分析,锚固体周围岩土体变形分析采用与抗拔桩类似的剪切位移模型,得到锚固体周围紧贴锚固体表面岩土体的位移;然后根据锚固体与周围岩土体之间的位移协调原理,推导出了锚杆临界锚固长度的简化计算公式。工程算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其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且计算公式简单易记,取值明确,适用于工程设计中估算锚杆临界锚固长度。  相似文献   
815.
在简述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的作用和主要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一种采用精密距离测量方式对基坑平面位移进行监测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中,说明此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16.
当前水平位移分析仅从数值判断其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而对建筑物整体位移是否具有一致性缺乏分析与推理,针对这种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合向量的水平位移整体趋势判断法。该方法通过构造一致性矩阵,计算监测点各期单点合向量与总合向量,从而判定建筑物是否存在一致性位移趋势。水平位移监测实验发现,该方法能有效地反映建筑物整体位移情况,且具有较好的可视化效果,能动态地描述各点位移轨迹及总体位移趋势,是一种兼有高效率与高可视化效果的水平位移监测数据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17.
通过权系数将ARIMA模型和时变参数GM(1,1)模型结合形成ARIMA-TGM组合模型,针对边坡位移监测数据组成的时间序列,采用ARIMA模型、时变参数GM(1,1)模型和ARIMA-TGM组合模型进行分析预测,通过实验对比3种模型的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ARIMA-TGM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单一预测模型有所提高,适用于边坡变形的分析预测,研究成果可为边坡的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18.
张堪培 《西部资源》2022,(1):53-54+57
本文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按支护结构水平位移为主要控制指标,将“双排Ⅳ型拉森钢板桩+双管高压旋喷桩止水+两道钢管支撑”的支护形式,用于深厚软土地区基坑的坑中坑设计与应用进行计算分析,以达到保护周围其他结构安全目的。  相似文献   
819.
根据有限元法推导了由位移观测值反演确定边界荷载的反分析数学模型。3个算例的分析结果表明,良好的位移观测量可获得准确和稳定的荷载反分析值。  相似文献   
820.
应用GPS监测城市地表形变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实例,总体介绍了用GPS监测城市地表形变的观测及数据处理方法,首先根据GPS获得的基线结果进行3维自由网平差,由定期观测获得了各个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然后针对城市监测范围较小,在将其按照矩形格网划分后,给出了两种拟合方法;线性内插法和多面函数拟合法。据此,计算获得了城市地表的水平位移场和垂直位移(沉降)面,并对两种方法获是的结果作了比较。根据计算结果绘制了水平位移场、垂直沉降面及其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