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305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31.
针对长流油气码头海上重达千吨以上的大圆筒码头基床夹泥引起倾斜的工程问题,研究提出了砂砾挤扩灌浆桩的 加固新方法,并进行了加固设计、现场施工和质量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挤入淤泥和粉土中的纯砂砾柱平均直径达到55~ 82 cm,28 d龄期时水泥砂砾灌浆体取芯的抗压强度达到4.3~11.4 MPa。工程竣工使用1年状态良好,表明砂砾挤扩灌浆桩的提出和应用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32.
位场向下延拓隶属于经典不适定问题,观测数据中细微的误差在向下延拓过程中都被严重放大,甚至会掩盖真实信息。如何精确地求解总强度磁异常(Bm)在垂直方向的各阶导数,是利用泰勒级数实现稳健向下延拓的关键。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调和函数的相关性质,从理论上证明了Bm为准调和函数的结论,在精确计算各阶垂向导数基础上,提出利用改进泰勒级数实现磁场稳健向下延拓。为降低边界效应对向下延拓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采用半余弦函数对磁场在4个方向上进行平滑扩边处理。通过球体与长方体仿真试验以及航空、船载实测磁场数据对提出方法进行了验证。结论表明,提出的技术方法可实现磁场稳健向下延拓,当观测数据无噪声时,计算结果精度要明显优于现行的FFT法、常规泰勒级数法以及积分-迭代法;当观测数据含有噪声时,本文方法和积分-迭代法计算结果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133.
基于4个梁端翼缘扩大型节点试件和1个传统节点试件的低周循环加载试验,对直接圆弧扩翼型节点和加侧板扩翼型节点2种钢框架扩翼型节点采用ANSYS软件进行了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节点性能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这2种不同型式的梁端扩翼节点的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极限荷载、延性和耗能系数等抗震性能,其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设计扩翼截面,圆弧扩翼型节点和侧板扩翼型节点均能有效的将塑性铰移出焊缝热影响区,且较传统节点具有更强的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能满足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另外,圆弧扩翼型节点构造相对简单,扩翼处连接焊缝少,可避免焊接热影响区母材变脆而发生脆性撕裂,其抗震性能要优于梁端翼缘侧板加强型节点.  相似文献   
134.
曹妃甸某大型工程在工程桩施工前进行试桩,通过对后压浆钻孔灌注桩、三岔双向挤扩桩、支盘灌注桩3种试桩的竖向承载力试验、桩身内力试验、低应变检测、超声波检测及水平承载力试验等项目进行分析,检验成桩的可能性与可靠性,为工程桩桩型的选择及施工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35.
秦沈线管道工程王宝河穿越,管径中1016mm,穿越长度756m,出入土点地表为卵石层,穿越地层为中砂岩破碎性岩石,中心段穿越平均硬度42Mpa,取芯率65%,孔洞内岩屑清除困难,对钻具磨损严重,施工难度大。处理对扩台阶,打捞掉落牙轮,优化泥浆性能参数,控制关键工艺,穿越成功。  相似文献   
136.
The Earth was born from a giant impact at 4.56 Ga. It is generally thought that the Earth subsequently cooled, and hence shrunk, over geologic time. However, if the Earth's convection was double-layered, there must have been a peak of expansion during uni-directional cooling. We computed the expansion-contraction effect using first principles mineral physics data. The result shows a radius about 120 km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present Earth immediately after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magma-ocean on the surface, and subsequent shrinkage of about 110 km in radius within about 10 m.y., followed by gradual expansion of 11 km in radius due to radiogenic heating in the lower mantle in spite of cooling in the upper mantle in the Archean. This was due to double-layered convection in the Archean with final collapse of overturn with contraction of about 8 km in radius, presumably by the end of the Archean. Since then, the Earth has gradually cooled down to reduce its radius by around 12 km. Geologic evidence supports the late Archean mantle overturn ca. 2.6 Ga, such as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super-liquidus flood basalts on nearly all cratonic fragments (>35 examples). If our inference is correct, the surface environment of the Earth must have undergone extensive volcanism and emergence of local landmasses, because of the thin ocean cover (3–5 km thickness). Global unconformity appeared in cratonic fragments with stromatolite back to 2.9 Ga with a peak at 2.6 Ga. The global magmatism brought extensive crustal melting to yield explosive felsic volcanism to transport volcanic ash into the stratosphere during the catastrophic mantle overturn. This event seems to be recorded by sulfur mass-independent fractionation (SMIF) at 2.6 Ga. During the mantle overturn, a number of mantle plumes penetrated into the upper mantle and caused local upward doming of by ca. 2–3 km which raised local landmasses above sea-level. The consequent increase of atmospheric oxygen enabled life evolution from prokaryotes to eukaryotes by 2.1 Ga, or even earlier in the Earth history.  相似文献   
137.
张磊  李强 《贵州地质》2013,(4):297-301
本文以开阳县永温片区拟设磷矿探矿权区为研究区,以实际的勘查和实验资料为依据,以对比分析为方法,对拟设磷矿探矿权区及相邻地带地下水系统的流场、温度场、化学场、同位素年龄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拟设探矿权区与相邻的温泉分属两个独立的地下水系统,研究成果对该区内磷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温泉的保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8.
崔强  周亚辉  童瑞铭  吉晔 《岩土力学》2016,37(Z2):476-482
工程中多采用基础上拔静载试验中基础顶部荷载-位移曲线获取基础的承载力,忽略了基础周围土体的变形破坏过程,而实际工程中均是基础周围地基土体发生破坏。为研究扩底基础与其周围土体在抗拔承载特性方面的差异,以黄土地基中的9个扩底基础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全尺寸基础的上拔静载试验,分别获得基础顶部与地表的上拔荷载-位移曲线,并进一步对基顶与地表处的荷载-位移曲线变化特征、抗拔承载力取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处的荷载-位移曲线变化特征相似,相同上拔荷载作用下地表处的位移量均小于基础处位移量,差异以初始弹性阶段变形最为突出;两者在弹性极限荷载QL1取值方面,相差较大,但随着地基基础由弹性向塑性发展,差异逐渐减小,两者塑性极限荷载QL2取值基本相同。结合上拔扩底基础的破坏模式,分析出上述差异主要由于基础与周围土体之间变形不协调所致,加载初期基础顶部的上拔位移包括基础拔出量和上部土体压缩量,当上部土体压密后压缩变形消失,地基基础成为一个整体,上拔基础与周围土体的变形趋于协调。  相似文献   
139.
基于通用软件ABAQUS,建立了扩底抗拔桩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计算与分析,探讨了扩底桩的抗拔承载特性。为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将数值计算得到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与试桩资料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扩底抗拔桩的工作性状。通过计算与分析,探讨了扩底抗拔桩的轴力、侧摩阻力分布特征,桩身和扩大头周围土体变形与塑性应变的发展规律,以及扩大头的挤压作用对扩大头周围土体竖向应力的影响。同时,通过变动参数研究了扩大头的形状、土体的性质对扩底桩抗拔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扩大头直径和扩大头周围土体的性质对抗拔承载力的影响较大,而扩底高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0.
王成金 《地理研究》2009,28(6):1464-1475
交通流是节点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具有流场的空间属性,反映了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流场研究的评述,本文介绍了空间流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要点,构筑了其空间识别模型,即因子分析R型和Q型模型,设计了其研究步骤、参数设置和软件操作。基于该模型,以1990和2006年铁路客流为例,对中国交通流的空间流场即集聚场和扩散场进行识别,重点是集散场的数量结构、场核和覆盖范围及变化特征;然后构筑指标体系对集散场的等级结构进行判断,认为中国交通流形成了四个层级的集散场;同时将集散场落到空间以剖析地域结构,发现集聚场和扩散场有明显的省会交流圈和省域限制的空间规律,两者有空间耦合性和空间稳定性,其中上海和广州集散场的地位日益提高。通过铁路客流的空间流场分析,揭示了中国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可为未来铁路建设和城镇体系规划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