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3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1333篇
海洋学   409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24.
泥石流扇的平面形态可用规划的几何图形来模拟。在研究了中国西南地区小江流域和意大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区的52个泥石流扇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种泥石流扇的平面形态:中国西南地区的“等腰三角形+半圆形”泥石流扇和意大利东北部的“几何扇”。用统计分析建立了两组泥石流扇和泥石流流域之间的形态度量关系。通过两个研究区域的对比,两个流域参数:流域面积和主沟比降确定为影响泥石流扇平面形态和面积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5.
本文根据长江水下三角洲地区的五个钻水及3000km浅地震剖面资料,运用生物地层学和地震地层学方法分析研究,获得了水下三角洲分期和三角洲朵体的分布及发育等地质信息,首次提出,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体由六期朵体参错迭置而成,详细阐述了水下三角洲复合体的结构特征;并结合古海岩线,孢粉气候地层,测年资料等,探讨了其发育过程及形成时代,为预测长江下水三角洲的发民菜,提供了新的基础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6.
渤海南部表层沉积的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海上调查及实验室分析,查明渤海南部表层沉积物在结构类型、矿物组合、生物组分及沉积构造等相特征方面具有明显的分区性。渤海南部存在五种沉积相:黄河水下三角洲相、陆架盆地相、海湾相、潮流浅滩相及古滨岸相。黄河水下三角洲相从河口延至水深15—20米处,沉积速率很高,沉积物富含碎屑云母及CaCo_3。陆架盆地相的沉积为粉砂质粘土,具有生物扰动构造。  相似文献   
27.
黄河尾闾河道1996年改道的意义及黄河三角洲演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黄河三角洲由几个亚三角洲组成。 1 85 5 -1 93 4年 ,形成了以宁海为顶点的第一亚三角洲 ;1 93 4-1 996年 ,三角洲冲积扇顶点进一步下移 ,形成了以渔洼为顶点的第二亚三角洲。最近的一次改道是在 1 996年 6月 ,改道后的河流沿清水沟流路的清 8剖面附近东流入海。这次改道可能是第三亚三角洲形成的开始。以后数十年内的黄河尾闾摆动将在清 8剖面附近进行。虽然人类活动将对三角洲的发展演化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 ,但这些亚三角洲的发育演化仍有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8.
滦河现代三角洲演变的几何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滦河三角洲位于渤海湾北岸,是1915年滦河改道进入现今位置入海之后形成的一个典型的扇状三角洲,在三角洲发育过程中,人中流水利工程对其演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角洲大致经历了堆积前展,相对稳定和侵蚀衰亡3个阶段,不同阶段扇状三角洲表现出不同的几何学特征。作者在野外调查基础上,以1932年以来不同时期地形图和TM遥感数据为依据,对三角洲演变的几何学特征进行了研究,从而为认识扇状三角洲的发育阶段和三角洲海  相似文献   
29.
采用细胞松弛素B(CB)处理,栉孔扇贝(Chlamys ferreri)抑制其受精卵的第一极体(PB1),研究抑制PB1对受精卵减数分裂过程及胚胎倍性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抑制第一极体显著改变了受精卵的染色体行为,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共发现4种典型染色体分离类型,分别是三极分离(41.7%)、二极分离(11.7%)、双二极分离(24.9%)和非同步分离(2.8%),其余的受精卵(19.0%)染色体分离行为紊乱。对4-8细胞期胚胎的倍性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处理组中含有二倍体(10.9%)、三倍体(12.5%)、四倍体(19.5%)、五倍体(12.6%)以及非整倍体(46.6%)胚胎。研究结果表明,二极分离和双二极分离分别是形成三倍体和四倍体的主要机制,而其他的染色体分离行为将主要形成非整倍体。  相似文献   
30.
现代滦河三角洲属波控型三角洲。由于滦河径流量和输沙量呈明季节变化。致使河口三角洲的作用营力也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洪水期以径流作用为主,表现为三角洲和堆积向前伸展;枯水季节以波浪作用为主,表现为三角洲前缘被坏和改造。典型的地貌标志是沿岸分布的沙坝-Xi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