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3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1333篇
海洋学   409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在提出海底峡谷和海底扇-裙形成的新模式中,可利用盆地充填的数值模拟表示斜坡均衡作用的简单概念。该模式认为,侵蚀削蚀、沉积物跌积(by-pass)和海底扇-裙复合体海相超覆的形成与沉积盆地内自然地理的变化状况相关。盆地边缘可划分为两种类型:(1)进积边缘表示均衡的沉积剖面朝向盆地推进。它形成于沉积物扩散作用和重力流作用与沉积物供给、盆地沉降及盆地自然地理相均衡的背景;(2)当上部坡度超过均衡坡度时形  相似文献   
162.
川西地区“西康群”研究工作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西康群等岩群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由于构造变形复杂,至今沉积地层层序等基本问题尚未解决。运用沉积地质学理论,从造山带演化观点出发,对海底扁和滨、浅海沉积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盆地演化的初步设想,并就今后研究提出了若干意见,以促进该项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63.
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布的日喀则群(K_2TK)砂泥质细粒复理石中发育着一种独特的沉积单元——蛇绿岩质砂砾质海底扇。这些扇体规模小,内扇和中扇相序典型。无论是内扇还是中扇,水道都特别发育,而且水道游荡作用明显。盛行砂砾质高密度浊流和粘性碎屑流沉积,沉积物粒度粗,含大量卵石级以上的粗碎屑,具有近源、快速堆积的特点。其碎屑组分为世界现代和古代海底扇沉积所罕见,主要是蛇绿岩碎屑,并含少量岛弧火山-岩浆岩碎屑和老地层的碎屑。这些扇体具有活动边缘型海底扇的典型特征,但又有其特殊性,它们发育在雅鲁藏布洋盆闭合、印度板块与藏北板块开始碰撞时的残留复理石盆地边缘。板块碰撞导致蛇绿岩质杂岩体和洋壳物质逆冲、抬升形成一个外弧造山带。该外弧造山带成为这些扇体的主要物源区。同时,强烈的逆掩和纳布作用也可将部分岛弧岩和老地层带到残留盆地边缘,一起作为来源母岩。  相似文献   
164.
燕山地区长城纪扇三角洲沉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燕山地区东部的滦县等地,太古代至早元古代结晶基底之上发育一套百余米厚的陆源粗碎屑沉积。长期以来,许多研究者将其与蓟县地区长城系近底部的陆相沉积地层对比,认为属于常州沟组。1980年,钱祥麟等经过系统的研究,提出这套地层为晚长城纪大红峪期的超覆沉积。此后,这套粗碎屑沉积的性质及其与盆地整体沉积环境系统的关系。一直未能确定。近年来,笔者为此进行了初步的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这套粗碎屑沉积与其上的碳酸盐沉积构成了较为典型的 Gilbert 型扇三角洲沉积相。该扇三角洲沉积的确立,为燕山地区中一晚元古代坳拉槽南东缘盆地界线的限定以及早期盆地拉张过程中的沉积充填方式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5.
松辽地区西部斜坡英台地区姚家组二、三段,是在干旱一半干旱、源近流短、东倾陡坡背景下,在洪积扇前,由辫状河入湖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可明显区分出狭窄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河口坝不太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夹浊积砂的辫状河前三角洲三种沉积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由灰色含砾砂岩,粗、中砂岩,少量细砂岩,粉砂岩夹紫红色泥岩组成。具有明显的正韵律为特征。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灰色-绿灰色中、粗砂岩、细砂岩、少量的含砾砂岩,成正韵律或反韵律夹在灰绿色、灰黑色泥质岩中。辫状河前三角洲沉积多为灰绿色、灰黑色泥质岩,可夹少量砂质浊积岩。上述沉积特征明显地区别于正常河流三角洲沉积和扇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166.
黄河断流后三角洲(水上平原)的滑塌构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钟建华  李理 《沉积学报》2000,18(1):7-12
黄河断流后三角洲 (水上平原 )上的滑塌构造非常发育,在分流河道中几乎随处可见,它们主要发育在边滩、心滩外缘、周缘或内部的水道中,还可以发育在河床上。滑塌作用形成了三种产物:滑塌壁或滑塌缝 滑塌体和滑塌碎块及滑塌变形基底。滑塌壁或滑塌缝按力学机制可能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张性 另一种是剪性。滑塌壁或滑塌缝的规模不一,大者长度可超过十余米,甚至二十余米,小者长度只有 3~ 5cm 滑塌体规模差别也较大,大者高度可超过 1m,长度可达 3~ 4m 小者高度和长度仅数cm。通过观察发现,滑塌构造的产生与波浪的掏洗和流水冲蚀有关,与地震和斜坡滑动关系不大。黄河断流后在某些低洼河道积水成“湖”,“湖”水在风的作用下形成波浪。波浪不断拍击导致边滩、心滩产生滑塌,形成一系列相应的滑塌构造 再者,黄河断流后边滩、心滩广泛暴露,黄河三角洲地区降雨后使边滩、心滩和河床上汇集成径流,径流的冲蚀也可以形成一系列滑塌构造。有的滑塌构造被风成砂埋藏后很容易被何存下来,而充填滑塌缝之间的风成砂经成岩作用之后则有可能转变成砂岩岩墙。  相似文献   
167.
引言2003年(平成15年)9月26日,以北海道十胜近海为震源,发生了十胜近海地震(MJMA8·0)。该地震刚刚发生后,距离震源区以北约100km的北海道东部(道东)内陆的火山前缘地区,地震活动便开始活跃(杉田·横田,2005;高橋·笠原,2004)。一般认为,大地震后在震源区之外的地震活跃现象,是主震断层活动引起静态应力变化和地震波的到达而引起动应力变化所引发的(Broadskyet al,2000;Prottiet al,1995)。国土地理院全国GPS连续观测网(以下称GEONET)已查明了导致2003年十胜近海地震的断层运动所波及到的北海道全域的地壳运动(地形变)情况(Ozawaet a…  相似文献   
168.
湄公河下游地下水域中的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亚洲东南部多数冲积含水层的水进行调查,更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砷的认识,其调查结果使人们增加了对湄公河流域下游地下水水域中砷的关注。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新的研究并且回顾了许多以前小规模研究,提供了柬埔寨和越南Cuu Long三角洲含水层中砷的综合概况。天然砷一般起源于湄公河流域的下游,而不是起源于某一有地质特征的地区,而且发现浓度介于8ppm和16ppm(干重)之间的砷广泛分布于土壤中。与天然冲积层的砷相比,工业和农业用的砷是有限的。含水层地下水的砷浓度不低于10μgL^-1,但是,在离散的反常区域,砷的浓度在10-30μgL^-1也是常见的,有时也可能有暂时的砷异常,砷浓度可达到600μgL^-1,。最严重的是,洪积平原中的铁和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容易受到洪水水位大的波动的影响,在氧化条件下.产生不稳定的毒砂。而一般情况下,地下水中高浓度的砷,由于受到吸附和解吸的袭夺作用,在还原和带轻微碱性的条件下,砷适宜释放。在水位埋深浅的含水层和100—200米较深的含水层中,地下水的砷浓度高。砷蔓延的过程没有明显的迹象,但是砷对健康有严重的局部危害,而且通过间接方式(诸如通过污染的稻米和水产品)摄取低浓度砷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土壤中含砷几乎是普遍存在的,加之将来地下水抽取量的快速增加的可能性,这就要求在整个区域开发水资源时要持续保持警惕性。  相似文献   
169.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微观内幕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探索在以二维地震资料为主的条件下开展深水扇系统的微观内幕研究。结果表明: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的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中能较好地由浅至深识别出多套地层(尤其是浅部地层)中存在的多种类型的深切谷、峡谷、水道,各有不同地质成因机制。能识别的典型扇体微观结构类型包括丘形体、席状体、水道化沉积及朵叶体等,往往分别指示某些特殊的沉积环境,并且最可能构成潜在的深水油气圈闭的良好储层。在二维地震资料条件下容易识别的深水扇系统微观内幕结构类型比较有限,在空间上追踪典型微观内幕结构也相对比较困难,但是若能全面认识区域构造及沉积背景,综合利用相关资料减少对地震反射结构解释的多解性,就有望对扇体的微观内幕结构进行深入剖析,深化对扇体的地质认识,从而指导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170.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深湖沉积与油气聚集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鄂尔多斯延长组湖盆为一大型的敞流湖盆.其充填演化与构造发育史、古气候演化史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可以划分为4个演化阶段,即湖盆形成及扩张期、鼎盛期、回返期、萎缩消亡期.在此过程中,湖盆经过四次明显湖进与湖退变化,但深湖中心变化不大,一直沿华池—宜君一带波动.在整个晚三叠世盆地盛衰演化过程中,深湖沉积体系主要为深水型三角洲及浊积扇体系,前者在深湖扩展早期的三角洲快速推进时期的陡岸斜坡区比较发育,并随着三角洲的推进逐渐从深水型向浅水台地型转变.后者在各个时期都有出现,按其沉积特征可分为两种浊积扇:坡移浊积扇相带发育相对齐全,垂向上多期互相叠加,可划分为:斜坡-槽道-内扇亚相、浊积水道、浊积水道间、浊积水道前缘-中扇亚相、外扇亚相和盆地平原亚相.滑塌浊积扇多呈透镜状夹于深湖亚相的深灰色泥岩中,相带分异不明显,仅可分为中心相和边缘相.两类浊积扇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近源斜坡带及远源末梢斜坡带.深湖沉积控制了烃原岩及有利生储盖组合分配.坡移浊积扇沉积厚度大,分布广,储集物性好,是深湖区岩性油藏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