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185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886篇
海洋学   97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幔源CO_2释出机理、脱气模式及成藏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幔源CO2如何从地幔岩浆中脱出并进入沉积地层中形成CO2气藏聚集这一关键问题,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前缘方向。研究表明,地幔深部的碱性玄武岩浆和碱性岩浆才是深部流体和CO2等挥发份大量赋存、渗滤和释出的场所。浅成侵入岩、次火山岩和火山通道等是CO2释放和聚集的有利位置,岩浆期后和岩浆衰弱期的热液活动阶段是CO2大量释放和聚集的有利时期。幔源CO2进入沉积盆地中具有3种脱气模式,即沿岩石圈断裂直接脱气模式、热流底辟体脱气模式和壳内岩浆房-基底断裂组合脱气模式。CO2的固有物化性质决定其运移相态多样,具有运移和聚集过程同步的特征。只有在满足大量的化学消耗及地层水或原油的溶解和耗散之后才能形成CO2有效聚集。幔源CO2成藏和分布主要受岩浆气源体和气源断裂体系的控制。今后,在超临界CO2及其对油气运移聚集的作用、CO2与深大断裂及火山岩的关系、CO2脱气运移机制、CO与常规烃类油气的耦合差异成藏机制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的理解油气的聚集、分布规律,应用地质平衡原理对研究区725口探井进行回剥分析,从而得到不同地质时期目的层的古构造图.并以三级构造为单元进行构造发育史精细研究,研究发现同一构造层面不同三级构造或同-三级构造不同构造层面,在构造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性,其控制了烃源岩及储层裂缝等成藏要素的发育程度,从而影响油气运聚和油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他拉哈向斜的长期发育使其成为主要烃源岩生排烃中心,因此与其临近的龙虎泡背斜和葡西鼻状构造等正向构造含油性好,同时先期发育的葡西背斜控制了葡西裂缝发育密集带,同时也导致了构造低部位含油气、高部位含水的复杂油水分布现状.  相似文献   
13.
西江主洼是珠江口盆地一个低勘探程度洼陷,油气差异聚集特征明显,但其机理不清。本文在断陷盆地油气成藏理论指导下,利用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资料,开展了烃源岩、断盖组合、储集体系和运聚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裂陷期沉降、沉积中心有序迁移,造成主力烃源岩自东向西由文四段迁移至文三段、文一+二段,控制东、西部油气差异分布。恩平组区域性泥岩发育且晚期断裂缺乏,导致油气纵向上更易聚集于下构造层;区域泥岩减薄尖灭或晚期断裂切开盖层的区域,上构造层有一定油气分布。"源-汇"类型从宏观上控制储层优劣,影响下构造层油气富集程度;"仓储"运移是控制上构造层油气规模聚集的主要模式。下构造层古近系应作为重点部署方向,东部围绕文四段、西部围绕文三段、文一+二段烃源岩构成的含油气系统展开;上构造层勘探需关注珠海组,在隆起周边寻找具备"仓储"运移模式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战略选区重点目标油气地质条件分析及勘探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优选出的3个战略选区重点目标,即河套盆地、塔里木东南坳陷和羌塘盆地的油气资源条件,认为这3个目标都具有资源量大、资源丰度较高的特点,具有开展战略选区的油气资源基础.其次,论述了3个目标的储盖组合和油气显示情况,指出每个地区虽然具有不同的特点,但都具有基本的油气成藏条件和较好的勘探前景.最后,在分析3个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勘探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西部原油为盐湖相未成熟-低成熟原油,属于典型的原油成因类型。尕斯库勒油田是柴达木盆地西部最大的油田。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诸方面,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该油田中E13 油藏的形成条件,动态地探讨了油藏的形成机制,为该油藏的成因认识和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的微观动力能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吴财芳  秦勇  傅雪海  曾勇 《现代地质》2005,19(3):449-457
煤层气成藏的微观动力能条件主要包括煤储层的孔隙—裂隙系统、煤储层的生气作用和储气作用两个方面。以山西沁水盆地为例,深入剖析了煤储层的孔隙—裂隙系统及其发育历程、煤储层的生气作用与能量聚散,阐明了煤层气成藏的微观动力能对成藏效应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构造作用对储层渗透率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成烃增压致使能量聚集,成为盖层突破作用的主要驱动力,而能量放散则主要是通过煤储层孔隙—裂隙系统的产生、发展。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的地质区划结果为:盆地南部的有利区带为阳城和晋城的北部地区,包括潘庄、樊庄、郑庄等地区;盆地中部的有利区带为安泽—沁源地区,位于盆地西斜坡的中南部;盆地北部的可能有利区带为寿阳东南部地区,位于榆次东北部和阳泉西南部之间。  相似文献   
17.
油气成藏机理研究进展和前沿研究领域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随着地质工作者刻划和认识地下地质体构成、结构的能力及研究和预测沉积盆地能量场(温度场、压力场和应力场)及其演化能力的不断提高,以流体流动和油气运移为核心的油气成藏机理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1)证实了油气的优势通道运移并妆步提示了优势运移通道的微观和宏观控制机制,从而使基于油气运移路径三维预测的油气藏定位预测成为可能;(2)证实了幕式快速成藏过程并初步揭示了幕式成藏的驱动机制、有利场所和地球化学识别标志,突破了油气成藏是一个缓慢渗流过程的传统模式;(3)深盆气勘探和成藏机理研究取得了进展,从而突破了背斜成藏的传统观念,使“向斜”(盆地凹陷区)成为一些盆地寻找大型天然气藏的重要场所。沉积盆地深层油气成藏过程和保存条件、活动构造背景下油气晚期快速成藏过程是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重要前沿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成藏组合体的研究是地学领域的一大热点,笔者利用钻井、测井、地层及分析化验等资料,以输导系统为重点,通过对构成成藏组合体的地质要素、地质作用的时空配置研究,将江陵凹陷划分为一个完整的成藏组合体,指出该成藏组合体油气成藏发生于荆沙中期—荆河镇晚期(始新世中期一渐新世晚期),具有不同层位同期成藏的特征。江陵凹陷具有多套勘探层系,可以进行多层系立体勘探,提高勘探效益。  相似文献   
19.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的油气运聚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是一个以白垩系沉积为主的陆相断陷区。采用条件分析法,对贝尔凹陷的油气运聚条件及其成藏的基本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贝尔凹陷在剖面上有3套成藏组合,其中中部成藏组合最佳;在平面上可分为5个运聚系统,其中以位于凹陷西北部的3个系统为最佳。该凹陷不同构造部位的运聚条件相差较大,生烃洼陷深部位的油气运移以砂岩储集层和断裂为主要输导通道,构造高部位的油气运移以断裂为主,而两者之间的油气输导则以不整合面和断裂为主。在油气运聚和成藏模式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贝尔凹陷油气运聚的有利条件主要包括生油凹陷有充足的油源、生油区内有继承性发育的圈闭构造以及各运聚要素间存在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3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湖南涟源凹陷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涟源凹陷经历了2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晚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盖层建造和中生代陆相沉积,现今的逆掩冲断构造样式和构造格局基本定型于燕山期。油气藏的形成经历了早、晚两期,早期形成于印支运动主幕,燕山运动主幕遭到破坏,部分经重新分配后形成次生气藏;晚期形成于燕山运动主幕以后,属原生油气藏。涟源凹陷中部褶断带的紧闭背斜是寻找次生气藏的首选区域,而宽缓向斜中的隐伏隆起则是寻找晚期原生油气藏的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