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69篇
  免费   3143篇
  国内免费   5586篇
测绘学   593篇
大气科学   1036篇
地球物理   1759篇
地质学   19671篇
海洋学   1079篇
天文学   181篇
综合类   1469篇
自然地理   1510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717篇
  2022年   886篇
  2021年   859篇
  2020年   749篇
  2019年   751篇
  2018年   545篇
  2017年   617篇
  2016年   784篇
  2015年   857篇
  2014年   1352篇
  2013年   981篇
  2012年   1211篇
  2011年   1270篇
  2010年   1031篇
  2009年   883篇
  2008年   868篇
  2007年   831篇
  2006年   829篇
  2005年   741篇
  2004年   629篇
  2003年   718篇
  2002年   748篇
  2001年   774篇
  2000年   701篇
  1999年   713篇
  1998年   790篇
  1997年   678篇
  1996年   726篇
  1995年   679篇
  1994年   533篇
  1993年   447篇
  1992年   594篇
  1991年   501篇
  1990年   417篇
  1989年   320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雪宝顶碱性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与成矿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雪宝顶碱性花岗岩具有高丰度的W、Sn、Be含量和W、Sn矿化花岗岩的微量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稀土元素具有∑REE含量与LREE/HREE比值偏低和负Eu异常的特点;元素比值K/Rb,U/Th,Nb/Ta的规律性变化以及矿脉产状特征等表明W-(Sn)-Be脉状矿床形成于岩浆演化晚期,与岩浆期后的热液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02.
黄海海域陆相中生界地震反射特征及靶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前人对黄海海域油气勘探成果,作者对北黄海盆地,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陆相中生界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黄海海域陆相中生界分布广、厚度大、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该区下步油气战略性调查的首选目标。并提出北黄海陆相中生界油气勘探应以东部凹陷为主,同时兼顾中部凹陷。南黄海北部坳陷近期油气勘探重点应选择北部凹陷和加大东北凹陷的研究力度。南黄海南部坳陷陆相中生界油气勘探重点放在南五和南七凹陷。  相似文献   
103.
莺歌海附近陆架区埋藏古河道及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高分辨率地球物理仪,在莺歌海陆架区海底发现了大量埋藏古河道、古湖泊。根据其分布位置及断面特征,推测出更新世末期低海面时期埋藏古水系的分布。据沉积物层中的超覆层序及埋藏古河道的端点水深推测,晚更新世末期调查区最低海平面的位置在130—140m等深线附近。  相似文献   
104.
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条尾鲱鲤资源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梓荣 《台湾海峡》2006,25(2):273-278
根据2003年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春秋两季调查资料,分析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条尾鲱鲤的资源现状.结果表明,渔获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动,秋季(1.76kg/h)高于春季(0.08kg/h),春季密集分布于91~100m水深,秋季密集分布于71~80m水深.其群体组成也有季节差异,春季的平均体长、平均体重大于秋季,春季优势体长组为101~110mm,秋季优势体长组为91~100mm,渔获中不足1龄鱼占多数,其资源密度及现存资源量分别为12.02kg/km^2 和880.82t,现存资源量只有原始资源量的54.92%,该鱼种资源已接近衰退状态.文中并讨论合理利用该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5.
美国外陆架区油气资源评价报告美国内务部矿物管理局在对该国滨外未勘探的原油和天然气气资源进行了数年研究、分析之后,于1996年6月发表了一题为“国家外陆架未勘探油气潜力评价”的报告,对美国外陆架的可开采油气资源作了鉴别和分析,并对过去14年的两项全国性...  相似文献   
106.
广西滨海地貌特征及砂矿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滨海地貌,大体以饮州犀牛脚为界,东部以侵蚀一堆积的砂质夷平岸为主;西部则主要是微弱充填的曲折溺谷湾岸。滨海地貌与砂矿有直接关系。不同的地貌类型形成的砂矿床有所区别,一般砂矿床主要产于砂质海岸、沙坝—泻湖海岸、三角洲海岸内。生物海岸、泥质海岸不成矿。砂矿成矿与地貌形态相联的有海积的、冲积的、残积的、浅海的及混合的几种类型。砂矿的形成与富集多受地貌形态的控制。不同的地貌形态,砂矿富集的部位不一样,一般在沙堤的根部、海滩的高潮线附近、沿岸沙堤的上中部、水下沙坝的顶部和向海坡的上部,以及冲积平原的边缘地貌部位,容易形成砂矿和富集。区内滨海砂矿极其丰富,主要有北海白虎头玻璃石英砂矿床、江平澫尾锆石—钛铁砂矿床、巫头金红石—锆石砂矿床等。沿岸不同的砂矿种类与沉积物的粒级有不同的选择。钛铁砂矿产在中细砂—中粗砂中;玻璃石英砂矿产于中细至中粗级沉积物中。  相似文献   
107.
长江口区浮游动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口区终年有大量长江淡水流入,营养盐丰富,并且泥沙含量较大,透明度低,盐度变化幅度大(3-33)。 长江口区是我国重要渔场之一,凤鲚、刀鲚、银鱼、鲻、鲳等均在此产卵,许多海产鱼类的仔、幼鱼也在此索饵、栖息。因此长江口区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分布与其附近渔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8.
毛颚动物是浮游动物中的重要类群,是典型的海洋浮游动物(仅Spadella属的种类生活于浅海岩石或海藻之间)。它的分布遍及世界海洋。在数量上也相当可观,根据1976年我们在东海两次采集的资料,夏、秋季它在浮游动物总生物量中的比例可达40%。 毛颚类是肉食性浮游动物中的饕餮者,不仅大量消耗桡足类,有时也能吞噬个体较小的燐虾、端足类和仔稚鱼等。它的数量高峰往往出现在其他草食性浮游动物的数量高峰之后。然而,它本身又是一些鱼类和肉食性浮游动物的食料。可见它在海洋食物网中所处地位的重要。在水域生产カ研究中,毛颚类的研究是了解某一海区生态转换效率的一项重要内容。 许多毛颚类是水团或海流的良好标志,例如,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可以作为黄海水团和日本内海低盐水的指标种,秀箭虫(Sagitta elegans)可以作为亲潮和里门寒流的指标种,锯齿箭虫(Sagitta serratodentata)在大西洋可以作为湾流的指标种,而多变箭虫(Sagitta decipiens)在印度西岸可以作为上升流的指标。又如人们所熟知的,Russell曾根据毛箭虫(Sagitta setosa)和秀箭虫的分布来推断北海低盐水团和天西洋高盐水团在英吉利海峡的相互推移和消长的情况。这类例子很多,兹不赘述。总之,毛颚类作为海流或水团的指标已日益受到各国海洋学工作者的重视。 本文根据东海陆架区综合考查1976年6-7月及8-9月,在127°E以西,北起32°N,南至26°30′N(6-7月在黄海南部增加一斜断面),用大型浮游生物网自底到表垂直拖网样品85份加以分析,对调查期间此海域内毛颚动物的分布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9.
长江口区枯、丰水期后底栖动物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对长江口底栖生物曾进行多次调查研究:1980-1981年进行了“中美海洋沉积作用联合研究”( Boesch等,1986;孙道元、董永庭,1986; Rhoads et al.,1985;Sun and Dong,1985);1982-1983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进行了“长江河口南岸污染对底栖生物的影响”的研究(戴国樑,1989):1985-1986年中国科学院海研究所进行了“长江口底栖生物及三峡工程对其影响的预测”的研究(刘瑞玉等,本集)。通过这些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底栖生物的概貌。 1988年4月和10月,作者又对长江口枯、丰水期后底栖动物的分布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所用主要材料是在123°E以西,30°30′-32°00′N之间水域的35个取样站(图1)枯、丰水期后所获。海上取样每站以0.1㎡的表层采样器取样两次,通过0.5mm孔目的筛子冲洗后,样品在实验室内挑选、鉴定、称重和计数。  相似文献   
110.
黑潮延伸区的海平面异常和中尺度涡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93~2004年卫星高度计TP/Jason-1和 ERS/ENVISAT提供的海平面异常(SLA)融合数据,分析了黑潮延伸区12年来的平均海平面异常的变化特征及中尺度涡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在黑潮延伸区海平面异常(SLA)呈递增趋势,年平均上升率为8.89mm/a,显著性周期是1年、0.5年和6年;黑潮延伸区的海平面异常和海表面温度异常的低频分量与Nino3指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说明,黑潮延伸区的海平面变化和海表面温度与厄尔尼诺事件密切相关,都受到黑潮变化的密切影响.在日本东部的黑潮延伸区,中尺度涡自东向西移动,寿命约为1年,移动速度大约是10经度/年.气旋涡和反气旋涡的面积呈现几乎同步增减的规律,均呈年周期变化,上半年少,下半年多.在1997~1998年,黑潮延伸区内中尺度涡的面积显著减小,并且正好对应于Nino3指数极大值出现的年份.因此,黑潮延伸区内中尺度涡的数量和强度也与厄尔尼诺事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