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张丽云  高煜 《天文学报》2008,49(2):144-158
利用青海站的13.7米射电望远镜对河内24个与水脉泽源成协并有红外Spitzer数据的巨分子云核进行12CO(J=1→0),13CO(J=1→0)和C18O(J=1→0)的同时成图观测,平均的成图范围为81×81.并全部探测到了C18O的谱线发射,其中11个源有较大范围(51-81)的C18O成图,这些分子云核均观测到C18O(J=1→0)谱线积分强度极大值的一半处,其余的13个源由于信噪比低或者成图范围较大等原因,没有进行如此大面积的成图观测.对样本中的11个已成图的稠密核进行了云核特性的分析并统计比较了CO与13CO,13CO与C18O及CO与C18O谱线积分强度之比(R12/13,R12/13,R12/18),结果是,C18O是光学薄的,可以探测到云核更加细致的结构.从核中心到边缘,3种谱线积分强度比是逐渐增加的.CO与13CO的谱线积分强度比R12/13的范围在2-6之间;13CO与C18O的比值R13/18范围在4-20之间波动,中心区域其值大部分集中在6-12之间,变化范围波动不是很大;CO与C18O之比R12/18在13-90更大的范围内,在更加致密的云核中心该比值集中在13-50之间.  相似文献   
52.
对点苍山地区高温变形角闪质岩石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侧重开展了显微与亚微构造分析, 同时利用电子探针分析并结合应用角闪石地质压力计和角闪石-斜长石地质温度计, 揭示了中部地壳环境(约637℃和0.653 GPa)角闪石高温脆-韧性转变条件下的变形机制. 结果表明: (1) 中部地壳剪切变形形成的角闪质糜棱岩具有典型的糜棱结构, 由粗大的变形残斑和细小的基质颗粒所组成. 岩石中不同矿物具有截然不同的变形表现, 角闪石和长石表现出强烈的细粒化, 石英以重结晶生长为特点; (2) 角闪石具有典型的脆-韧性转变属性, 糜棱岩中具有不同结晶学方向的角闪石晶体颗粒呈现为"硬(Ⅰ型)"和"软(Ⅱ型)"残斑. "硬"残斑很少有明显的晶内变形, 或局部出现微破裂作用和位错缠结. "软"残斑遭受强烈变形, 初期也以位错缠结(核部为代表)为主, 但随后出现的双晶作用和位错的滑移与攀移(可能是由于水解弱化引起)使之转变形成细小的动态重结晶基质颗粒. 两种类型的残斑和基质的显微与亚微构造特点对于角闪石的脆-韧性转变表现给予了最好的论证; (3) 双晶成核重结晶机制是脆-韧性转变条件下角闪石动态重结晶的一种重要过程. 在双晶成核重结晶机制中, (100)[001]双晶滑移与位错蠕变(滑移与攀移)相互促进、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53.
54.
二水硫酸钙结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过饱和溶液中CaSO4 ·2H2 O晶体成核及生长现象 ,同时对垢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 ,成核延迟时间随溶液过饱和度增大而减小 ;CaSO4 ·2H2 O晶体生长属于表面反应控制 ,且与粒径相关 ,当温度为 3 0℃ ,粒径为2 8~ 67μm ,Ca2 + 浓度为 0 .0 3 5mol/L时 ,晶体生长速度在 0 .5× 10 - 8~ 5 .8× 10 - 8m/s之间  相似文献   
55.
河南桐柏老湾花岗岩岩浆动力学与成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岩浆岩岩石学、流体动力学、热力学研究。本文计算了河南桐伯老湾花岗岩岩浆过程的上升速度、冷凝速度及岩浆熔体的密度、粘度、含水量等物理参数,探讨了熔体中晶体的成核密度和生长速度以及岩浆对流形式等动力学行为,并分析了它们与成矿作用的联系。研究表明,老湾花岗岩岩浆含水量为4.76%,在侵位的温度和压力下是饱和的,较高的水含量有利于矿化。老湾花岗岩熔体上升较快而冷却缓慢,晶体成核密度和生长速度较低,以挥发分为迁移形式的成分对流是熔体中成矿物质迁移、富集的主要方式。老湾花岗岩特殊的岩浆物理性质和动力学行为指示其岩浆作用与老湾金矿床的形成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56.
王俊 《山东气象》1997,17(2):33-36
介绍了常用催化剂的成核率和成冰阈温及制备等特性,统计分析了作业层的温度,高度的分布规律,给出了各月份使用不同性质催化剂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57.
播撒碘化银粒子进行人工防雹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6,自引:13,他引:16  
黄燕  徐华英 《大气科学》1994,18(5):612-621
本文在二维完全弹性冰雹云数值模式中,引入冰晶浓度和播撒物质AgI粒子的守恒方程,建立了一个二维催化模式,考虑了人工冰核的三种成核机制,即凝华核化(包含凝结—冻结核化)及与云、雨滴的接触冻结核化,模拟了几种不同冰雹云、不同催化方案下的人工防雹催化效果,指出了防雹的最佳催化方案和适宜催化作业的冰雹云条件。  相似文献   
58.
新法曾达和塞拉达岩基以及托时塔马侵入体在巴西东北博尔博雷马省的东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花岗岩地块。NE-SW走向的新法曾达左旋平移剪切带切割了3个花岗岩体之间的接触带,3个岩体的内部及靠近它们附近的岩石发生了变形。塞拉达Japeganga的南边是右旋东西向的东伯南布哥剪切带。  相似文献   
59.
云南西部地区的强震和大地震主要发生在一些板内大型走滑断裂带上,有一个10~20km的深度优势层位;地震的破裂基本上是以走滑型破裂为特征.联系云南岩石层结构与动力学背景,我们认为,本区的地震可能有这样一种成核过程:由于岩石层结构的层次性、非均匀性,在整个岩石层板块构造运动背景场中,可能会在岩石层的中深部形成局部剪应变集中区或滑动区,尔后这个剪应变集中区或滑动区沿着断层带边界向地表滑移扩展.当滑动由深部向浅部扩展时,滑动峰将遇到断层面上的最大抗剪强度区而被阻碍闭锁,形成一个地震活动空区.随着构造荷载的逐渐增加,滑动最终要向前扩展导致整个闭锁区的失稳破裂,产生大地震.给出了描述这个地震过程的一个简单的近似积分方程;数值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个向不稳定非线性加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对地震前兆的形成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随着岩浆体系结晶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火山岩和侵入岩岩浆动力学理论已经进入到模型建立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对安徽沙溪斑岩体进行实例研究,先求出斜长石斑晶的存储时间,再算得晶体成核速率和生长速率,进而建立起浅成岩浆体系冷却的热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