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51篇 |
免费 | 2907篇 |
国内免费 | 156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33篇 |
大气科学 | 2264篇 |
地球物理 | 2291篇 |
地质学 | 4721篇 |
海洋学 | 1250篇 |
天文学 | 598篇 |
综合类 | 979篇 |
自然地理 | 9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0篇 |
2023年 | 310篇 |
2022年 | 422篇 |
2021年 | 445篇 |
2020年 | 392篇 |
2019年 | 451篇 |
2018年 | 278篇 |
2017年 | 278篇 |
2016年 | 287篇 |
2015年 | 419篇 |
2014年 | 714篇 |
2013年 | 577篇 |
2012年 | 721篇 |
2011年 | 737篇 |
2010年 | 650篇 |
2009年 | 768篇 |
2008年 | 952篇 |
2007年 | 687篇 |
2006年 | 614篇 |
2005年 | 805篇 |
2004年 | 602篇 |
2003年 | 596篇 |
2002年 | 558篇 |
2001年 | 459篇 |
2000年 | 365篇 |
1999年 | 235篇 |
1998年 | 142篇 |
1997年 | 150篇 |
1996年 | 113篇 |
1995年 | 130篇 |
1994年 | 145篇 |
1993年 | 113篇 |
1992年 | 93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67篇 |
1989年 | 70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6篇 |
1980年 | 9篇 |
1965年 | 16篇 |
1964年 | 9篇 |
1961年 | 12篇 |
1960年 | 14篇 |
1959年 | 10篇 |
1954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972.
岩溶塌陷监测内容及方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溶塌陷是影响和制约岩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在我国也不例外.岩溶塌陷监测是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中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岩溶塌陷监测,可以掌握溶洞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过程,包括大小、位置、应力强度等,进而为岩溶塌陷预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撑,避免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针对岩溶塌陷问题开展的主要监测工作.从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和形成的3大条件出发,总结出岩溶塌陷监测的内容和相对应的监测技术、方法和手段,为系统性地开展岩溶塌陷监测工作提供技术和方法参考,为更深入地研究岩溶塌陷机理等提供基础支撑.最后,文章指出未来岩溶塌陷监测工作的重点是新兴技术手段和传统监测方法相结合,互补优劣. 相似文献
973.
水力压裂技术是油气藏尤其是页岩气开发中的核心技术,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压裂优化和产能预测又是水力压裂成功的关键。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历程。然后从计算模型(二维模型、拟三维模型和全三维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基于连续介质和基于非连续介质)两方面对油气藏开发领域的水力压裂计算模拟技术进行较全面的总结。最后,从以下3个方面指出现今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建议:(1)全三维模型的完善-全三维模型应当与真实的工程参数和监测数据结合,用于校正模型本身,而校正后的全三维模型又可预测和优化新的现场水力压裂作业; (2)数值模拟方法的选用-已有的水力压裂数值模拟方法种类繁多,需要针对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计算效率和模拟效果等,进行全面的比较和优化; (3)页岩储层中天然裂缝网络的数值模拟-天然裂隙网络加剧了页岩储层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同时水力裂缝沟通天然裂缝活化扩展是有利于储层的增渗增产,对压裂缝网的形态、尺寸和连通率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值计算过程中综合考虑页岩储层中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的相互作用,将是未来水力压裂模拟的热点。 相似文献
974.
975.
本文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构件无损探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反演成像方法.传统方法主要依赖人工经验观察偏移探测数据,精度无法保证.这种方法以Maxwell方程的TM问题为数学模型,在混凝土的表面放置发射源与接收器,根据探地雷达的接收数据,采用同伦优化方法结合收敛速度较快的阻尼高斯牛顿方法作为反演算法,其成像结果更具定量化和可视性.该成像方法克服了传统雷达剖面图只能近似地反映混凝土中埋藏物及缺陷的深度、大小等缺点,不仅能够探测混凝土内部异物的位置,而且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异物的大小及属性.通过计算机模拟以及对实际资料的处理,验证了该反演成像结果直观、可靠、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6.
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发展了一种虚拟引伸计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DSCM测量的应变场识别和定位裂纹,然后“事后”在裂纹处虚拟地安装引伸计,再通过DSCM测量的位移场计算裂纹的张开量和错动量。给出了虚拟引伸计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用实验验证了虚拟引伸计的可靠性,同时分析并标定出虚拟引伸计在实测中可达到0.1像素的分辨率。将虚拟引伸计应用于含未穿透预制裂纹(三维裂纹)的花岗岩试件的破坏实验中,根据虚拟引伸计测得的裂纹张开、错动情况,对试件破坏过程中不同裂纹的出现顺序以及裂纹类型进行了判断,同时对试件破坏的机制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977.
978.
采空区的物探勘查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空区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危害,采空区的探测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介绍了采空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对采空区探测的各种物探方法从重、电、震、放、综合物探等方面进行分类和介绍,有以往使用的老方法,也介绍了采空区探测中使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79.
980.
地震易发地区的锚固岩石边坡,需要研究其地震稳定性。对于锚固典型岩石边坡,在考虑水平与竖向地震力、张裂缝积水深度、坡顶超载、锚索倾角、锚索位置、锚索拉力及静水与动水压力等的条件下,运用拟静力和拟动力方法分别推导了不同工况条件下其抗滑和抗倾覆地震安全系数。分析表明,竖向向上地震力有利于锚固岩石边坡的抗滑稳定,而竖向下的地震力有利于锚固岩石边坡的抗倾覆稳定;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当岩体放大系数等于1.0时,拟动力与拟静力方法所得锚固岩石边坡地震安全系数相差无几,但是,当岩体放大系数逐渐增大时,拟动力方法所得地震安全系数越来越明显地小于拟静力方法所得地震安全系数。因此,在抗震设计当中适当的考虑岩体放大系数,将会有利于锚固岩石边坡的安全设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