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7篇 |
免费 | 320篇 |
国内免费 | 5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45篇 |
大气科学 | 273篇 |
地球物理 | 230篇 |
地质学 | 1380篇 |
海洋学 | 302篇 |
天文学 | 20篇 |
综合类 | 168篇 |
自然地理 | 3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85篇 |
2022年 | 108篇 |
2021年 | 121篇 |
2020年 | 98篇 |
2019年 | 102篇 |
2018年 | 78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87篇 |
2015年 | 107篇 |
2014年 | 151篇 |
2013年 | 120篇 |
2012年 | 115篇 |
2011年 | 118篇 |
2010年 | 122篇 |
2009年 | 131篇 |
2008年 | 128篇 |
2007年 | 134篇 |
2006年 | 109篇 |
2005年 | 106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57篇 |
1997年 | 71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76篇 |
1993年 | 55篇 |
1992年 | 55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6篇 |
1981年 | 4篇 |
1977年 | 4篇 |
1963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1951年 | 3篇 |
1950年 | 3篇 |
1941年 | 2篇 |
192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962.
新疆磁海铁(钴)矿床磁铁矿成分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磁海矿床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其主元素成分中幔源组分Ti、Ni、V含量较高,在磁铁矿TiO2-Al2O3-MgO 成因判别图解中,样品分别落在沉积变质-接触交代磁铁矿趋势区和基性-超基性岩浆磁铁矿趋势区内,FeO和Fe2O3频率分布特征与岩浆型矿床的磁铁矿相似。磁铁矿的微量元素含量与其寄主的含矿辉绿岩或矿石全岩成分基本一致,呈相关消长,稀土曲线近乎与其寄主岩石平行,表明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磁铁矿来源于(矿化)辉绿岩。综合分析认为,磁海铁(钴)矿床为一与基性-超基性杂岩有关的岩浆分异-矿浆贯入-热液交代型复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963.
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演变及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升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在准确识别新型城镇化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机理基础上,运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了2006-2011年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演化特征,并揭示两变量间的关系。研究表明:① 总体上两变量呈平稳上升态势且地区间差距趋于收敛。② 东、中、西内部和三大地带间的差距特征各异,且东部、西部省际差距和三大地带间的差距均分别是两变量总体差距的主要成因;空间演化趋势表明,两变量表现出显著的地理集聚现象和增量集聚特征,且空间格局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和集聚演化趋势的同步性;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呈现出“三纵两横”的地理特征,而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布则呈自东向内陆地区的梯度集聚之势。③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具有较为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且呈递增之势,无论全国层面还是分地区层面,新型城镇化对土地集约利用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64.
陕西太白南部西坝复式岩体的成因及其与双王金矿床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认为西坝复式岩体由第一期的石英二长闪长岩(Rb-Sr同位素年龄213.5Ma)和第二期的二长花岗岩(K-Ar同位索年龄198.3~202Ma)组成。两期岩浆岩的岩石化学、稀土元素组成和同位素特征等表明,它们同属一个系列,由来源于上部地幔的岩浆经过演化而形成。从岩体的Au含量、岩体和矿床的Pb同位素组成推测,岩体和双王金矿床之间无物质成分方面的联系。借助于传热学方法分析岩体的热影响,亦未发现有控制金矿床形成的迹象。总之,岩体与双王金矿床无关。 相似文献
965.
966.
967.
968.
生态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陕北地区属于典型的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其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区域生态稳定,以及当地人民脱贫致富等诸多问题.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对陕北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994-2005年陕北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度基本保持在良好协调类型,呈现稳定的态势.协调发展度评价结果显示,1996年以前,该区域发展主要受经济滞后制约;1997-2003年表现为生态与经济同步协调状态;2004年以后,主要表现为生态滞后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69.
基②国内外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建立契合本研究的指标体系:以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竞争力作为二级指标,以25个与城市旅游竞争力相关指标作为三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与系统聚类分析方法测算各城市因子得分及排名,并对城市间、等级间、区域间优势和劣势做出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上海、杭州、广州旅游竞争力相对较强,南通、中山、东莞竞争力相对较弱,其中,城市经济体规模、环境污染程度及城市绿化水平对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影响较突出;②城市间旅游竞争力水平梯度化明显,抱团式合作发展、阶梯状搭配发展前景看好;③同一区域内城市合作优势大②竞争优势,可建立旅游合作试点区域。 相似文献
970.
餐饮排放是城市地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要的无组织来源,由于其排放特征复杂,是大气环境研究和管理的薄弱环节.本研究采用了现场和实验模拟两种采样方式,利用2,4-二硝基苯肼(DNPH)采样柱和不锈钢罐分别采集羰基化合物和全空气样品,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FID)对116种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餐饮源VOCs的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总体来看,含氧有机物(OVOCs)和烷烃是VOCs浓度的主要贡献者,但不同餐饮源的源谱特征差异较大.另外,通过比较发现食用油的种类、油的使用次数、加热方式、烹饪方式和调味料等因素会对餐饮源VOCs排放特征造成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菜系所排放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关键组分主要是甲醛、乙醛、丁烯醛、乙烯和丙烯等.本研究成果能够补充我国餐饮源VOCs控制所需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