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4篇
  免费   782篇
  国内免费   741篇
测绘学   1549篇
大气科学   205篇
地球物理   1162篇
地质学   1835篇
海洋学   485篇
天文学   337篇
综合类   229篇
自然地理   255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31.
镜质体反射率是确定油源岩成熟度最广泛使用的参数,显微荧光强度及其变化也已成为检测烃源岩有机质生烃尤其是生油的标志之一,而红外光谱在研究生油母质干酪根的结构、类型和生烃潜力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傅立叶红外显微镜的问世,给单显微组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本文应用上述方法对一套人工熟化样品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探讨了显微组分的光性演变特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显微组分的生油模式。  相似文献   
132.
机载短波红外分光谱遥感技术直接寻找油气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柏林  杨琨 《贵州地质》1996,13(4):316-317
本文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北部,某些油气区的含油岩系、油气藏上方的土壤覆盖层和某些化学纯的烃类物质的光谱特征研究表明:烃类物质在2310和2350nm具有双汲收特征,2270~2460nm的反射率比相邻波段低15%~20%。油气藏上方普遍存在着烃类异常、放射性异常,而碳酸盐矿化蚀变仅在局部地方出现。航空短波红外分光谱遥感技术直接寻找油气资源的试验研究表明:地物波段特征研究是该技术的基础;探测器工作波段的选择是核心;图像处理技术是关键。图像处理提取出的油气遥感信息主要反映的是烃类物质(以重烃为主)的2270~2460nm的光谱信息。该技术直接应用于油气资源的前期勘探是很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133.
杨琨  杨柏林 《矿物学报》1996,16(3):321-326
采用航空短波红外分光谱遥感技术,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某些油气区,进行直接寻找油气资源的试验研究后发现,油气区含油岩系,油气藏上方盖层土壤的光谱在2300和2350nm波段具有双吸收特征。  相似文献   
134.
伊利石层间钾释放的远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耘 《矿物学报》1996,16(4):340-348
本文介绍了新近研究层间交换的远红外方法,并用该方法研究了金砂伊早石层间交换的性质,随着温度的升高,伊利石的远红外谱段从108cm^-1向低波数方向偏移,300C时为107cm^-1,500℃时为1000cm^-1,700℃时为98cm^-1,同时,伊利石的释钾程度也伴随着增加,远红外谱同释放钾的能力有一清楚对比,因此可以用远红外方法预言伊利石释钾的能力,最后,利用量子化学计算的PM3方法首次从理论  相似文献   
135.
弹性波CT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弹性波CT技术是一种新的物探方法。本文简单地介绍了该技术的方法原理及影响图像重建的因素,并以实例说明了弹性波CT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6.
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散射波数据来确定地下目标位置的算法。该算法假定目标体已知,而它的位置要根据任意数量(有少量)的具有噪声的散射实验来估算,这种方法不受物理的测量几何条件的限制,因此特别适用于这样的地球物理问题:每个实验的花费使有效数据量受到限制的情况,即我们所称的数据贫乏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7.
探地雷达地下界面成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由Maxwell方程,根据雷达波在介质中的高频传播特性,导出雷达波满足的波动方程。由此求出波速扰动量的成像公式,利用小波变换分析下界面的奇异性,从而达到雷达信号地下界面成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8.
碳酸盐岩的反射光谱特征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碧宏 《岩矿测试》1996,15(3):207-209
在室内对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碳酸盐岩的反射光谱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碳酸盐岩的特征吸收谱带位于2300~2350nm,随着碳酸盐岩中Mg2+含量的增加,其特征吸收谱带的中心波长位置具有向短波长方向移动的特点;同时,随着碳酸盐岩中碳酸盐矿物含量的增加,其特征吸收谱带的深度(D)也有增大的趋势,并且岩石的平均反射率(R)也随着增高。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判定碳酸盐岩的岩石类型及碳酸盐矿物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39.
红外,紫外及荧光分析在有机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孝颖  施继锡 《矿物学报》1996,16(2):212-217
本文利用红外,紫外及荧光分析方法,对岩石中吸附有机质和包裹体有机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红外分析结果表明,生油岩中的包裹体有机质有明显的石油峰,并且与吸附有机质的峰形有较大差别,紫外分析结果也表明,生油岩中两种有机质的光谱性质不一致,而非生油岩则相反,生油岩荧光光谱特征为:荧光强度大(〉40),λmax在450nm左右,光谱位于蓝绿光区,演化程度属高成熟原油阶段,这些可作为评价生油潜力,演化程度的方法及  相似文献   
140.
电法勘探的发展和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继善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308-316
电法勘探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后,其方法理论、仪器设备、野外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等方面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本文以方法理论的进展为主线,回顾、展望了目前电法勘探中几个重要而令人关注的研究焦点.这些问题的研究进展将会对21世纪的电法勘探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