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测绘学   167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21篇
海洋学   88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4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了解高一新生地理空间思维的现状,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参考,有助于提升地理空间思维培育的针对性.本文在界定地理空间思维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空间思维测评试题,开发研制地理空间思维测试工具.应用统计手段,对测试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高中生地理空间思维水平有待提升;2.学生的空间类比和空间关联思维能力普遍薄弱;3.学生的空间转换和空间建构思维表现差异大;4.不同性别学生在测试中的表现差异显著.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课程教学组织和性别差异三个方面对测试结果进行诊断分析,对后续教学提出了五点建议:梳理地理教材,渗透地理空间思维培育;课堂教学中注重地图、教具学具、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地理实践,在真实环境中培育空间思维;针对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差异进行教学;关注不同性别学生空间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车载移动测图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基于定位传感器GPS、定姿传感器IMU、影像传感器激光扫描仪、线/面阵CCD相机等多种传感器融合的车载移动式数据快速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993.
闫晓梅  李颖  徐永生 《海洋与湖沼》2014,45(6):1148-1157
基于细尺度参数化方法,利用2000—2007年的历史水文剖面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海区(135°—180°E,25°—45°N)跨等密度面湍流混合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垂直平均的耗散率与地形粗糙度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且随经度自西向东减弱。在地形粗糙的地方,耗散率达O(10–8m2/s3),而在地形平坦的地方,耗散率仅O(10–11m2/s3)。另外,上层海洋混合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在日本近岸的海区,耗散率冬季最强而夏季最弱,与风生近惯性能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大洋内区,耗散率冬季最强而秋季最弱,与风生近惯性能量的相关关系较弱。进一步地,本文分析了风应力在不同海区对混合的影响深度,结果显示在伊豆-小笠原海脊以西,风应力的影响深度最浅为620m,而在该海脊以东最深可达1740m。  相似文献   
994.
动态重力测量技术是惯性技术的一种典型应用。作为动态重力测量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稳定平台的功能是提供一种能够隔离载体动态、实时跟踪参考系的物理装置,或提供载体相对于参考系姿态信息的软件算法。当前大多数的稳定平台,都是基于惯性元件构建的,可称之为惯性平台。从稳定平台的角度对几种常见重力仪进行分类,对采用四种类型惯性平台的重力仪进行较详细的分析和评述,即双轴阻尼陀螺稳定平台、捷联方位双轴惯导平台、三轴惯导平台和捷联惯导平台。  相似文献   
995.
996.
正一、引言高中地理学科内容当中,地理方位判断是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之一。由于初中阶段地理学习要求较低,学生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同时读图能力、空间思维和判断能力也较差,使得在学习该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难题。"地理方位"应用部分侧重考查地球表面物体运动朝向、地球表面两点距离、时间、日出日落方位和影子朝向等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而掌握这些知识的前提条件是对地理方位的准确把握。因此,探讨如何准确判断地理方位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  相似文献   
997.
郭爱萍 《地理教学》2014,(6):29-30,54
正一、应用分解思维,答全综合题要点分解思维是一种独特的创新思维方法,其原理就是化大为小、化整为零,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然后进行累计得出总和,以达到预期目标。在高中地理综合题中,应用分解思维,往往能达到曲径通幽之效。【2011年四川文综】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80°气温(℃)  相似文献   
998.
王祥 《地理教学》2014,(3):53-56
正基于课堂笔试化的讲义式复习模式是指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复习讲义或黑板等"笔试载体",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某一题型示例进行书面作答,再以作答内容为评议对象,通过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形式,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反思和提升,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地理思维和能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999.
正科学家在探究地理问题时一般从地理环境中的具体事项着眼,由特殊案例产生疑问→观察地理事象的时间、空间分布及变化→假定条件实验、模拟,探究规律→分析原因→得出结论。下面以"天气系统和气候"创新思维为例,追寻科学家的探究之路,全面提升学生地理技能,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00.
"计算思维"这一概念被提出后,如何正确理解并怎么在教学中加以应用,一直是近几年围绕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的热门话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对"计算思维"的认识:(1)在倡导"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创造性思维的保护和发展;(2)设计经典的实验,应该是"计算思维"教学工作努力的方向之一;(3)在学习"数据库知识"这一模块时,如何引导并加强"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