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61.
吕祖峰  刘涛  董睿 《水文》2007,27(5):90-91,24
分析了鲁北平原主要排洪河道悬移质泥沙的来源、组成、年内、年际变化及沿程变化规律,水沙关系,输沙量与年径流量、年降水量之间的关系。指出鲁北平原河道泥沙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流域产沙;二是引黄客沙,其中引黄客沙是鲁北平原河道泥沙的主要来源,引黄客沙的大量进入,不但改变了河流泥沙形势,而且加剧了河道淤积,使各河行洪能力较70年代降低了40%~70%。鲁北平原区河流泥沙的输沙量年际变化较大,与年径流量的丰枯变化有较明显的相应性;输沙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  相似文献   
62.
高斌  周良明  苗庆生 《海洋通报》2015,34(5):551-559
运用现场观测的天津港航道处水深、流速以及悬沙浓度资料,采用垂向平均的计算方法,得到天津港航道的悬移质 输沙率,讨论当前条件下天津港航道悬移质输沙的特点,为天津港港区及航道附近水域的泥沙输运及淤积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3.
Fine sediment carrying capacity of combined wave and current flow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o-called fine sediment in many coastal areas and estuaries in China is mostly referred to the mixture of cohesive sediment and non-cohesive sediment. To predict the mixed type time sediment transport, sediment carrying capacity formulae combined with the 2-D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equation and morphologic equation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China.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sediment carrying capacity formula suggested by Dou et al. (1995) for wave conditions has been improved and implemented for the prediction of sediment transport in nearshore regions where wave activities are significant. The improvement is based on the wave energy dissipation principl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urf zone. In the improved formula, sediment in suspension increases with the magnitude of the wave period and this feature complies with general observations. More than 300 laboratory and field measured data sets have been reviewed and 12 of them have been used to verify and determine the major coefficients in the improved formula.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ediment carrying capacity model in combined wave and current situations shows that the model can faithfully reproduce the cross-shor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s at the southwest coast of Bohai Bay.  相似文献   
64.
以14:00时离水辐亮度作为背景光强度,模拟355nm激光雷达测量不同深度水层叶绿素a荧光的信噪比.分析体积衰减系数c、辐照度衰减系数k、散射系数b和透明度盘深度(SDD)的关系.最后模拟532nm激光雷达测量悬移质浓度的最大测量深度和误判率小于10%时的最大海底探测深度随SDD的变化.  相似文献   
65.
提出了一种新型海底沉积物原位保真采样系统.该系统通过机械机构实现样品舱原位转移和封装.并且样品舱的保温保压性能决定着样品分析数据的真实性.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样品舱保温模型非稳态传热的导热微分方程,并用有限元法对非稳态传热进行了数模计算;根据保温模型试验和温度场变化规律仿真数据,构建了参数优化设计模型.为海底沉积物保真采样系统快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可以满足实际工程要求.对海底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研究喀喇昆仑公路沿线地表水环境基本特征,为公路改扩建施工中开展水环境保护提供支持.2008年9月-2009年10月在喀喇昆仑公路沿线的印度河、洪扎河和红其拉甫河采集地表径流样,分析了样品中pH值和悬移质浓度,现场监测了水体透明度.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pH值介于6.7~7.5之间,悬移质浓度分布在0~1 841 mg·L-1之间,水体透明度在2~107 cm.公路沿线地表径流的pH值基本呈中性,pH值的变化受补给的冰川融水pH值的时空变化规律影响;地表径流中悬移质是影响水体透明度的主要因素.监测数据还显示,气温影响下的冰川融水径流形成的水文过程是悬移质时间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3条河流中悬移质浓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其中红其拉甫河中上游河段水中悬移质浓度含量较低,是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中水环境保护的重点河段.  相似文献   
67.
为解决国内现有天然气水合物采样器无法实现大深度保真取样的问题,提出一种配套气垫式保真筒的深海天然气水合物采样器,并以气垫式保真筒的保压特性作为研究重点。在考虑采样过程中样品自身体积膨胀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含气垫保真筒和气垫式保真筒的数学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对不含气垫保真筒和气垫式保真筒的保压特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样品自身体积膨胀的不含气垫的保真筒和气垫式保真筒保压特性理论研究是正确的,同时,也表明气垫式保真筒具有良好的保压性能,极具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8.
依据三峡水库修建以前的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含沙量和悬沙粒径变化对长江宜昌-汉口河段年冲淤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为三峡水库修建以后库下游河道冲淤特性的预测提供参考。建立了1980-1997年间宜昌-汉口#河段年冲淤量与宜昌站年均含沙量C宜昌之间的回归方程,据此估算出使宜昌-汉口#河段处于不冲不淤状态的宜昌站临界年均含沙量为0.734 kg/m3。以宜昌-汉口冲淤量作为因变量,以宜昌站的含沙量、悬沙中径D50、最大流量和三口分流比作为影响变量,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基于1980-1997年资料的方程表明,宜昌站含沙量越高,悬沙中径越粗,宜昌站洪水流量越大,宜昌-汉口河段年淤积量越大;三口分流比越小,宜昌-汉口河段年淤积量越大。  相似文献   
69.
黄河下游河道悬移质泥沙与床沙交换计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挟沙水流任一粒径组泥沙在输移过程中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一维非恒定挟沙水流悬移质泥沙和床沙交换基本方程;通过引入平衡冲淤物粒径的概念,建立了河床处于淤积与冲刷时冲淤物粒径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一维非恒定挟沙水流悬移质泥沙和床沙交换计算方法。将该成果引入黄河下游一维扩展泥沙数学模型中,采用黄河下游1977年高含沙洪水与1999年汛后至2002年汛前冲刷系列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模拟悬沙与床沙的交换过程,克服分组挟沙力方法的缺陷,使得非均匀沙计算理论上更加完善,应用上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70.
积时式悬沙采样器进口管路的结构和几何参数是影响采样器管嘴进口流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保证所采水样的真实和准确性,一般要求采样器进口流速接近河流的天然流速。本文通过建立采样器进口流速的数学模型,对采样器进口管路进行了参数优化。研究表明,通过优化结构参数,在水深0-40m。天然流速0-5m/s的范围内,采样器的进口流速系数K在[0.9,1.1]区间的概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