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4篇
  免费   715篇
  国内免费   40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11篇
地质学   2660篇
海洋学   29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18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近期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南斜坡地区多口探井钻遇风城组厚层烃源岩,为重新认识玛湖凹陷风城组烃源岩带来了契机,搜集玛湖凹陷南部、北部5口重点探井资料,经分析取得了以下认识:(1)风城组烃源岩在玛湖凹陷内广泛发育,综合玛北、玛南地球化学参数表明其为一套Ⅱ型优质烃源岩;(2)综合现今地温、热解、生物标志物、族组分等参数,认为玛湖凹陷及其周缘地区4 350 m以深的风城组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4 800 m以深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玛湖凹陷风城组烃源岩大范围处于生油高峰期;(3)综合多个生物标志物参数,玛北地区风城组烃源岩为咸化还原沉积,玛南地区风城组二段烃源岩为咸化半还原沉积,风三段烃源岩为半咸化-半还原沉积,陆源有机质输入较多。研究区风城组沉积古环境总体表现出早中期咸化、晚期淡化,北部咸化还原程度高于南部的规律。研究结果对玛湖凹陷风城组后续致密油、页岩油勘探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2.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早二叠世沉积期发育大面积的砂岩,主要发育砂质碎屑流、浊流等重力流砂体。砂质碎屑流沉积以块状层理为主,单砂体厚度大,浊流沉积以粒序层理为主,砂泥互层频繁。通过陆相湖盆、野外露头剖面、岩心、测井等资料分析,结合重力流沉积背景下各成因砂体测井曲线形态、垂向的发育厚度、连续性及组合特征,确定了沙湾凹陷西斜坡受重力流形成机制、坡折带形态、坡折带古地貌和同沉积断裂的影响,重力流不呈经典的扇形。按形态可分为水道-湖底扇、扇形2大类。并从坡折带及平面形态和地震属性上进行了精细刻画。研究结果表明,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为沉积优势相带。砂质碎屑流沉积区虽是油气藏有利聚集分布带,但分布面积较广。进一步确定规模储层发育带,明确了“北河南扇”的沉积特征,为有利区的优选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23.
于景维  罗刚  李斌  潘拓  余海涛  况昊  褚旭  张晓童 《现代地质》2022,36(4):1095-1104
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为沙湾凹陷重要勘探目的层之一,主要发育岩性油气藏,但成岩作用的相关研究较少,阻碍该区上乌尔禾组深入勘探。在储层岩石学以及储集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薄片观察、物性分析、扫描电镜以及能谱等实验手段,对上乌尔禾组成岩作用类型以及成岩相进行详细研究。发现研究区上乌尔禾组储层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以及溶蚀作用。结合大量成岩现象及特征,认为研究区上乌尔禾组成岩阶段为中成岩B期。综合成岩强度以及典型成岩现象,将研究区上乌尔禾组成岩相划分为强压实致密相、强压实中溶蚀相、中强压实方解石胶结弱溶蚀相、中强压实伊蒙混层包膜弱溶蚀相、中强压实沸石胶结弱溶蚀相,利用Fisher判别法建立各成岩相判别公式,并结合测井资料探索各成岩相的分布规律,为优质储层的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4.
黄河口凹陷A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沉积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岩心观察描述和沉积相分析,结合地震、测井、录井、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口凹陷A区沙河街组三段发育扇三角洲相、湖底扇相和湖泊相。沙三段下亚段沉积相特征在沙三段沉积时期具有代表性。沙三段下亚段主要储层沉积相类型为扇三角洲相和湖底扇相。扇三角洲相划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3个亚相。扇三角洲平原亚相由泥石流和水道沉积组成。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由近端坝和远端坝沉积组成。湖底扇相可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3个亚相。内扇主要由滑塌堆积和碎屑流沉积组成,中扇主要由碎屑流和浊流沉积组成,外扇主要由浊流沉积组成。沙三段下亚段沉积时期,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靠近南部盆缘断裂发育扇三角洲相,向湖方向发育湖底扇相,向北逐渐过渡为湖泊相。沙三段下亚段沉积时期,盆地明显为南陡北缓的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活动盆缘断裂控制了扇三角洲相的分布。  相似文献   
925.
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了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碎屑岩储集层的非均质性特征。沙河街组碎屑岩储集砂体类型多样,通过统计分析宏观物性参数,不同成因类型储集砂体的渗透率和孔隙度分布差别较大,其中河流相、(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储集质量最好;不同沉积微相的孔隙度基本上均呈正态分布,其中三角洲河口坝砂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孔隙度峰值较高。非均质参数表明,(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非均质程度最强。通过对各种微观非均质性参数的综合研究,将储集层孔隙结构分为5种类型,其中大孔较粗喉及大孔中细喉为好的储集层,常见于(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下部和河口砂坝主体的中细砂岩中。非均质性研究的结果与油田试油结果对比吻合较好,表明该项研究对下一步油气勘探与后期注水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6.
张萌  秦祥熙  黄雯  石磊  郑钢 《地质与资源》2024,(1):106-114+134
对济源-开封凹陷东段馆陶组地热水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水化学性质为中性水、盐水、极硬水,以Cl-Na型水为主,其化学特征、控制因素、特征系数等与上部明化镇组地热水、第四系地下水及地表水差异明显.馆陶组地热水为陆相含盐岩地层沉积型溶滤水,赋存介质为砂岩孔隙,区域发育的断裂、裂隙为其提供导热和运移的通道,在大地热流的传导增温下,不断发生溶滤作用、蒸发浓缩作用等,同时热储层封闭性良好,热水运移较停滞,还原性彻底,浓缩程度高.开封断隆内馆陶组地热水的以上特征与开封-兰考断陷相比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927.
山东惠民凹陷古近系风暴岩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袁静 《沉积学报》2006,24(1):43-49
利用钻井取心、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和手段,对惠民凹陷古近系风暴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凹陷风暴岩岩石类型丰富,包括各类碎屑岩、生物灰岩和火山碎屑岩。粒度分布具有“高斜多跳一悬式”、多段式和高斜一段式等多种样式。沉积构造也反映出重力流和牵引流兼有的水动力机制,发育渠模、冲刷面和截切构造等底层面侵蚀构造,递变层理、块状层理、丘状层理、洼状层理、平行层理等层理构造,波痕和各种同生变形构造、生物逃逸构造等。研究区风暴岩理想的垂向层序从下至上可抽象为“似鲍玛序列”:Sa递变层理段,Sb较大型浪成交错层理段,Sc平行层理段和丘状交错层理粉砂—细砂岩段,Sd波状纹层段,Se泥岩段和Sf正常半深湖泥页岩段。主要根据风暴岩的垂向序列类型、沉积构造特点和原地沉积物特征等总结出九种风暴岩序列和原地风暴岩、A型近源风暴岩、B型近源风暴岩和远源风暴岩等四种风暴岩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928.
盐(3)断裂带位于苏北盆地盐城凹陷中,断裂带及周边区域发生过多期伸展-走滑复合的构造演化,控制圈闭的时空有效性。为阐明这些构造圈闭对油气差异聚集的影响,需先明确盐(3)断裂带在各时期的演化过程,并研究构造变形对圈闭的控制作用。本文基于盐城凹陷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揭示主要断层和周边褶皱的几何学形态和运动学特征;结合断距回剥法定量恢复断层分段生长过程,进一步利用古构造图分析各期次的褶皱变形规律,解析各期次构造演化性质以及控圈作用。结果表明,盐(3)断裂带经历3个主要演化阶段:(1)泰州—阜宁期(K2t—E1f4)NW向伸展控制盐(3)正断层西段孤立生长、东段发生软连接,此时主干断裂的控陷作用不明显,圈闭不发育;(2)阜宁期末发生短期快速的压扭作用,造成盐(3)断层再活动,同时形成一系列的NW向共轭剪切断层,此时沿着盐(3)断裂带形成了一系列的圈闭;(3)戴南—盐城期(E2d—Ny)发生SN向东强西弱的伸展,控制盐(3)断裂带东部再活动,并对圈闭进行调整。整体而言,盐城凹陷的构造活动强度具有“早强晚弱,东...  相似文献   
929.
洪泽凹陷赵集次凹岩盐矿产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已有近30年盐矿开采历史。2019年2月21日,赵集次凹盐矿区西北部勘探孔TY1孔发生涌水,水头高、水量大、持续时间长。通过分析区域岩盐生产情况,并将TY1孔与盐矿区其他涌水井的涌水特征、涌水层位岩性进行综合对比,认为该勘探井涌水为较强的紊流运动,区域内盐矿开采产生的次生裂隙是该孔紊流性涌水的主要原因。为更好地保障淮安盐矿及盐穴资源的科学和高效利用,提出了区域盐矿统一规划、严格监管和科学开采的建议。  相似文献   
930.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北部地区新生代断裂特征与圈闭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北部地区构造特征研究,将新生代盆地划分为初始裂陷、伸展断陷、挤压拗陷3个演化阶段。新生代构造以张性断裂为主,兼具走滑和反转特征,其中,沙四、沙三期为伸展断裂系统,沙一、沙二至东营期为走滑断裂系统,馆陶期为挤压断裂系统。沙箱模拟实验证明,挤压反转构造受断层下盘施力方式控制,与基底走滑作用有关,伸展断裂控制的断鼻状构造和挤压背斜构造是高升斜坡带和牛心坨隆起带上较为有利的目标优选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