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173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改性黄土渗透性与孔隙结构的依存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ImageJ图像处理软件对不同膨润土掺量黄土试样的微结构和孔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柔性壁渗透仪渗透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电镜观察及孔隙统计结果表明,随着膨润土掺量不断增加,附着在黄土骨架颗粒上的蒙脱石等粘土矿物持续增多,黄土的孔隙数量急剧增多,相反,孔隙平均面积和平均直径呈下降趋势。将膨润土改性黄土的渗透系数与不同大小孔隙的面积比进行统计回归,发现大中孔隙对渗透系数有决定意义。以此为依据,建立渗透系数与有效孔隙隙比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传统回归关系的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102.
黄土湿陷过程中微结构变化规律的电阻率法定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现代土力学中土的微结构定量分析的困难,考虑到电阻率法在土的微结构研究中的突出优点,引入电阻率法进行黄土湿陷过程中的微结构变化规律定量分析,探讨土电阻率法在土的微结构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典型的非饱和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步测定黄土湿陷过程中土样的竖向与横向电阻率大小,计算出土电阻率结构性参数指标,包括土的竖向与横向结构因子、平均结构因子、各向异性系数与平均形状因子的大小,分析了黄土湿陷过程中土电阻率结构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定量描述黄土微结构变化规律的电阻率评价方法。试验研究表明,土的电阻率法具有连续、快捷与测试方便等诸多优点,通过土的电阻率结构性参数指标的研究,可有效进行土的微结构变化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3.
石英示踪物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石英的性质和它作为有效指示剂来示踪物源的理论基础,进而详细介绍了使用扫描电镜、质谱、电子自旋共振和阴极发光等仪器对石英矿物的表面微结构、氧同位素比值、形成年龄和阴极发光颜色等特征进行研究来追踪物源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可行性。还根据近年来研究者应用石英矿物来示踪物源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利用石英研究物源需要注意的4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4.
有关碳和碳材料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碳是由母元素氢在热核反应中经氦聚合而成的,它是前地球期最重要的元素,也是地球最重要和最活泼的元素。在地球期中,碳的存在形式随时间的推移的演进特性和存在形式的多样性[1]。从原生碳可以演进到无机碳,演进到有机碳,甚或生命碳;从单一键态的多形式碳到复合键态的多形式碳;从单原子碳到碳原子集群(cluster)到富氏碳(fullerenes)、线结构碳、层结构碳和配位结构碳。在地球期,碳的空间分布的改变导致碳的存在形式的演变。1 地球上的碳圈层宇宙中丰度最大的元素是[2]:氢、氦、碳、氧、氮、氖、硅、铁…  相似文献   
105.
易朝路 《湖泊科学》2001,13(4):296-303
在江汉平原濒临长江北岸的洪湖及其周围的土壤中,分别取得沉积物柱状钻孔样品和土壤剖面样品,用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2.5kaBP以来形成的三种湖相粘土的微结构特征,并以此解释的其成因和沉积环境。0.9-2.5kaBP期间形成的青色粘土的典型微结构有:凝胶结构、细颗粒粒径和小孔隙、矿物颗粒低圆度和淡水中心冈硅藻等生物框架结构,主要是有机质胶体与粘土胶体相互作用形成的,此期间,河流带入湖泊的泥沙少,洪湖拥有一个开阔、稳定、浮游生物较多的淡水湖泊环境。0.45-1kaBP期间形成的黑色粘土的主要微结构类型有;凝胶结构、大的圆孔隙和植物纤维等生物框架结构,呈双峰分布的孔隙,它主要是由于维管束植物残体大量积累形成的,当时洪湖湖水变浅,大量挺水植物生长,湖泊已经沼泽化了。0.45kaBP以来形成的灰色粘土的微结构类型主要有:絮凝结构、较大的微孔隙和颗粒粒径、矿物颗粒较高的圆度等,物源主要来自河流带来的泥沙,当时河湖相通,河流入湖水沙量大。  相似文献   
106.
用冻干法制备微结构测试用土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叙述了采用液氮真空冷冻升华法 (冻干法)干燥微结构测试用粘土样品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试验前的准备等方面的内容。采用此干燥制样技术使软粘土样品失水后体积不收缩,无结构变化,样品质量可满足微结构研究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7.
砒砂岩岩性特征对抗侵蚀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砒砂岩区是黄河中游集中的基岩产沙区,强烈的岩土侵蚀与砒砂岩的岩性密切相关。通过对砒砂岩原状样品的矿物组成、微结构的测试和定量分析表明:砒砂岩中岩石矿物的组成特征是以不稳定、易风化、亲水性强的粘土矿物为主;岩石微结构特征表现为颗粒大小悬殊、排列无序、孔隙发育、胶结物为粘土矿物,影响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降低了砒砂岩的抗风化、抗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8.
毫秘时间尺度太阳微波辐射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09.
直至目前,我国相关欧泊的矿藏及其相应的矿物学特征鲜见报道,近期在浙江丽水缙云地区发现的蓝色类欧泊石引起了宝玉石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此矿物的相关研究至今尚未见论述。本文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结合X射线粉晶衍射(XRD)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多种综合检测技术首次对该类蓝色原矿的矿物学及光学变彩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XRF分析显示蓝色原矿的主体化学组成为SiO2(质量含量95%),仅含极少量的Fe2O3与Al2O3等杂质。同时,蓝色原矿及其相应的热处理后样品局部区域具有明显的变彩特征,主体的化学组成与其光学特征与天然欧泊的组成及变彩效应类同。XRD分析显示原矿粉体的无机相的晶型为方石英相,衍射峰形锐化,该晶体的结构特征明显相异于天然欧泊即微晶类的蛋白石(Opal-CT)、Opal-C与非晶蛋白石类(Opal-A)。此外,样品的红外光谱与天然欧泊间存在一定的频率位移。鉴于此,初步将该类原矿归属为类欧泊,因蓝色原矿所在地丽水缙云地区属于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的地质,因此进一步将该原矿命名为一类火山岩类的类欧泊石,而有关此类欧泊是否可以归属为广义上的欧泊有待再作商榷。同时基于对蓝色原矿有无变彩效应区域的FE-SEM测试结论,本文初步推测该类矿物的光学变彩特征与原矿表面的“叠瓦状”结构形貌有关。  相似文献   
110.
宝石学文摘     
《地质科学译丛》2010,(3):52-54
CVD实验室生长高饱和度的粉红色钻石,实验室报告,安达穆卡欧珀的微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