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86篇 |
免费 | 1211篇 |
国内免费 | 189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91篇 |
大气科学 | 642篇 |
地球物理 | 1230篇 |
地质学 | 4505篇 |
海洋学 | 1012篇 |
天文学 | 56篇 |
综合类 | 365篇 |
自然地理 | 3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6篇 |
2023年 | 231篇 |
2022年 | 273篇 |
2021年 | 286篇 |
2020年 | 204篇 |
2019年 | 304篇 |
2018年 | 181篇 |
2017年 | 202篇 |
2016年 | 203篇 |
2015年 | 257篇 |
2014年 | 370篇 |
2013年 | 291篇 |
2012年 | 389篇 |
2011年 | 352篇 |
2010年 | 284篇 |
2009年 | 358篇 |
2008年 | 305篇 |
2007年 | 344篇 |
2006年 | 376篇 |
2005年 | 334篇 |
2004年 | 255篇 |
2003年 | 259篇 |
2002年 | 269篇 |
2001年 | 267篇 |
2000年 | 245篇 |
1999年 | 205篇 |
1998年 | 202篇 |
1997年 | 179篇 |
1996年 | 214篇 |
1995年 | 225篇 |
1994年 | 177篇 |
1993年 | 133篇 |
1992年 | 128篇 |
1991年 | 75篇 |
1990年 | 77篇 |
1989年 | 71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8篇 |
1976年 | 5篇 |
1975年 | 6篇 |
1954年 | 5篇 |
194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储层宏观与微观非均质性入手,分别研究了肇35区块葡萄花油层的层内、层间、平面和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区层内非均质性主要受到沉积构造、渗透率韵律以及夹层分布等的影响;从物性和隔层分布特征方面分析了层间非均质性特征,自下而上葡萄花油层非均质性呈现弱→强→弱的变化趋势;平面非均质性特征受砂体及沉积微相展布影响较大,沿河道延伸方向非均质性较好。研究区主要发育正常粒间孔、缩小粒间孔和粒内溶蚀孔,整体上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发育良好。从不同方面分析了研究区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沉积微相类型和成岩作用是控制储层非均质性的主因素。最终对葡萄花油层主力小层进行储层评价,预测了有利储层的发育面积和分布范围,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2.
33.
脂类分析在海洋微藻化学分类学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目前脂类研究在海洋微藻化学分类学上的研究进展。所有的海洋微藻脂类都含一定的脂肪酸和甾醇,而不同种类的海洋微藻都有其特殊的脂肪酸和甾醇组成特征,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特性来判别微藻可能所处的化学分类学地位:如果运用从某些藻类中发现的部分罕见脂类成分,还有可能对微藻的个别种类进行确定。随着对微藻中脂类物质分离,提取、纯化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加上质谱、核磁共振等结构分析手段和脂类衍生化技术的日益完善,可以构建海洋微藻脂类物质组成结构快速查询信息库,并使其成为微藻化学分类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4.
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江苏省东海县南部)进行了系统的地球物理调查,包括二维地震测网和专门的地震剖面,大地电磁法和位场方法等.地震调查表明,在超高压变质岩出露区上地壳充满了反射体,包括倾斜反射体与上拱的反射弧. 本文介绍大陆科学钻探先行研究中地震调查的成果.根据大陆科学钻探预先导孔的岩芯和测井资料、井旁VSP和数值模拟结果证实,高波速的榴辉岩体、破碎断裂带和大型韧性剪切带都可引起倾斜的地震反射,而上拱的弧形反射体则是由近似直立的榴辉岩体和其中的破碎带的综合反映.由于地壳深部广泛分布着经受变质的岩石,上述研究结果对标定地壳中的反射地震信号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5.
面向云原生应用的持续集成、持续部署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当前结合遥感数据发布系统实际需求的集成和部署方案研究并不充分。为降低云原生极地海冰遥感数据发布系统在开发、测试、部署环节的难度,及时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最新功能,本文基于GitOps理念,利用新兴的Argo Events、Argo Workflows和Argo CD工具设计实现了一个持续集成部署方案。实践表明,本文的部署方法能够加快系统新功能迭代速度,提升整个系统质量,进而为极地地区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36.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2000m岩性剖面揭示了1113~1600m花岗质片麻岩段为地表北苏鲁超高压花岗质变质岩剪切构造叠覆岩片中的石湖镇构造岩片的花岗质片麻岩的下延部分。本单元之上下界线为韧性剪切带,内部发育小型韧性剪切变形,仅局部可见旋转碎斑体系等剪切指向标志,以SE向NW的逆冲剪切指向为主,其次为NW向SE的正滑剪切指向,并主要发育于较软弱夹层内,后者成为苏鲁地区存在伸展型穹隆构造的新证据;在1140~1280m岩性段内发育断续、较弱的拉伸线理,拉伸线理总体向SE倾伏,倾伏角为10~36°;花岗质片麻岩单元内部分石英以多晶石英条带的形式存在,花岗质片麻岩主要矿物长石基本没有动态重结晶现象,仅具较弱的形态拉长特征(X∶Z=2左右),总体面理倾向170°E,倾角平均20°,明显不同于其他岩性单元内的面理产状,可能主要代表折返变形之前的近东西向构造,而其他岩性单元受折返变形影响较大,其面理产状主要代表折返阶段形成的NE-NNE向构造;运用电子背散射(EBSD)技术进行石英组构分析并与费氏台测定对比,表明1113~1600m花岗质片麻岩单元经历了中—低温变形,局部残留有高温组构,剪切指向主要为SE向NW的逆冲,其中高温组构与中温组构均显示为SE向NW的逆冲剪切指向,反映折返早期与折返主期岩片的相对剪切方向一 相似文献
37.
地震数据中的不连续性检测对于识别和刻画地下地质体边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勘探目标向岩性油藏和复杂断块油藏的转变,解释人员需要对小断裂、微裂缝等微幅地质体边界信息进行精细刻画.常规边缘检测算子由于算法的局限性不能满足上述需求.本文通过引入能量归一化和沿层检测思想对常规检测算子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导向的梯度属性边缘检测技术.该技术通过结构张量估计得到局部地层区域的倾角和方位角,利用得到的倾角和方位角信息作为约束,使用二维边缘检测算子实现三维数据中的沿层不连续性检测.经过实际资料处理,并与结构导向方差属性对比分析,证实该方法在地层不连续性检测方面具有很好效果,检测得到的不连续性信息在细节上表现更丰富,可以作为地层横向差异和地质体边界识别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8.
根据在阿德朗达克-西魁北克地震带及其邻近地区的59台短周期数字地震仪记录的直达P波走时观测值,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该地区地壳三维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地壳上层(0-5km)在阿德朗达克穹隆山的中南部地区出现正速度异常;第二层(5-10km)及第三层(10-15km)的速度横向变化较小,介质相对比较均匀;第四层(15-25km)出现显著的速度异常,一个是位于地震带中部的正速度异常(+4%),它与布格重力正异常一致;另一个是位于阿德朗达克穹隆山下的负速度异常(-4%).结合已有的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对比,可以认为阿德朗达克是一个正在发展的穹隆上升山,但其热源前锋尚未到达地面的大陆热点. 相似文献
39.
提出一种基于松弛法的影像边缘提取算法.本文详述了边缘标号的设置及初始概率的计算,并根据邻域内的信息分布,综合考虑了边缘的先验知识,设计出自适应的支持函数.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