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5篇
  免费   1649篇
  国内免费   3586篇
测绘学   170篇
大气科学   644篇
地球物理   629篇
地质学   9804篇
海洋学   1357篇
天文学   78篇
综合类   584篇
自然地理   444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431篇
  2021年   528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493篇
  2018年   330篇
  2017年   313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406篇
  2014年   661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602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535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614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393篇
  2002年   405篇
  2001年   386篇
  2000年   327篇
  1999年   309篇
  1998年   307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268篇
  1994年   228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254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51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4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刍论大连湾底质地化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1987年的调查资料,总结阐述了大连湾底质地化环境诸要素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运用相关分析法,通过多元回归计算求得了诸要素之间的关系。经过综合因素分析,得出了大连湾氧化还原环境分区、还原环境的成因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2.
83.
船舶概况。“雪龙”船是我国目前惟一专门从事极地考察和后勤物资补给、人员运输的极地考察破冰船,它是乌克兰赫尔松船厂于1993年建造的一艘具有B1*级(CCS规范)破冰能力的北极运输补给船。我国购进后对其进行了改装,于1994年替代“极地”号考察船承担极地考察任务,成为我国第三代极地科学考察运输船舶。该船总长167m,型宽22.6m,满载排水量21250t,满载吃水9m,配有1台主机(13200kW),最大航速17.9节,设计破冰能力能在厚度为1.1m(加20cm厚的雪)的连续海冰中以1.5节的航速航行,船上原配有能容纳2架直升机的飞行平台、直升机机库和附属配套设备。国家海洋局于1994年、1995年进行了两次初步改装,加装了部分科考实验室、实验仪器、考察人员住舱以及站、船用油舱和淡水舱。最大乘员由原来的55人增加到了128人(含40名船员),拥有200m^2的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气象等科学调查实验室,增添了部分科研设备,使“雪龙”船具有了一定的海洋科学调查能力。  相似文献   
84.
85.
9月航次,在船上对35个样品进行了pH、Eh、Fe^3 /Fe^2 等项目的现场测定。在室内对6月和9月航次的样品进行了CaCO3、CaO、MgO、Fe2O3、MnO、P2O5、有机碳等项目的测定。分析方法均按海洋调查规范第四分册《海洋地质调查》(1975)进行。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国外在布莱克海隆(包括ODP164航次994、995、997站位)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过程中应用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实例;通过对这3个站位样品的甲烷、CO2、DIC(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有机碳以及自生碳酸盐的δ^13C分析,指出浅部(0-30m)甲烷和DIC的δ^13C值随深度迅速降低又迅速升高的变化可以作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球化学指标。994站位孔隙水δ^18O值深度从0.30‰下降到-0.37‰;氢同位素δD随深度略有下降(从11‰到-12‰),这与水合物形成时氢氧重同位素相对富集于固相有关,表明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997站位δ^37Cl从海底沉积物表层以下30m处为接近海水的最大值0,至钻孔底746.85m处降为-3.68‰,可能也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7.
大亚湾微表层和次表层海水营养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1998年秋季(10、11月)、1999年春、秋季(4、5、10月)5个航次对大亚湾海区微、次表层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微表层海水对氮、磷、硅营养盐的富集概况,讨论了营养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海水对氮、磷、硅营养盐均有富集作用,因海况及季节不同,富集因数(EF)与其他海区的有所差别;无论夏季或秋季,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海水中无机氮都以NH4-N为主要存在形态;其余水层则以NO3-N为主要存在形态。结果还表明,微表层、次表层海水中NH4-N与BOD5、COD测值都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与PO4-P和SiO3-Si含量均无相关,说明大亚湾海区水中含氮有机物较含磷有机物丰富。  相似文献   
88.
采用自制滚筒式自动采样器采样,研究了珠江口水域微表层中Fe,Mn,Cu,Pb,Zn,Cd的含量、分布变化及富集状况。并通过颗粒痕量金属/颗粒Fe比值计算,探讨了痕量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Cu,Pb,Zn,Cd在微表层的平均富集系数分别为2.3,1.4,3.0和1.9。颗粒态Fe,Mn的平均富集系数为1.1和0.9。各种金属有明显的季节和空间变化,有各种不同的来源。  相似文献   
89.
海洋藻类是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体内各种各样的酶不断地催化着无数的生化反应,完成其新陈代谢过程,而决定这些酶促反应强弱的酶活性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简要概述了物理因素(如光照、温度及水流)、化学因素(营养盐离子或分子的浓度、形式、海水介质的pH)、生物因素(藻体形态、组织的类型及海藻的年龄)对海洋藻类酶含量和活性的影响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太平洋西北部海山的玄武岩,Fe—Mn结核和结壳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比分析采自太平洋西北部海山的玄武质岩石、Fe-Mn结核和结的物质成分原基础上,查明了基性岩类和空间上与其相关的Fe-Mn形成物相似的化学成分特征,提出了在结核和当地玄武质基岩之间存在着成因联系的设想,它决定于来自玄武岩的一系列元素参与了结核和结壳的形成。这些元素是在玄武岩经受海底风化过程中进入底层水和沉积物,又从 介质进入水成Fe-Mn形成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