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6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测绘学   714篇
大气科学   1044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185篇
海洋学   187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137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993.
基于DGPS在GT-1A型航空重力系统测量中的应用,针对GPS基站的位置精度和选择展开探讨,并对计算获得的空间重力异常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GPS基站所用位置值不同会引起测线空间重力异常的水平误差,相同测线经过水平调整后基本保持一致。GPS基站和移动站的距离长短对测线空间重力异常的局部细节幅值有影响,进行水平调整后相同测线间的内符合总精度为0.3 m Gal左右。  相似文献   
994.
随着油田开发期限的延长,杏子川油田剩余含油区块存在着储量小、品位低、采收率低等问题,油田注水开发势在必行。由于注水规模迅速扩大,其注水区块较为分散,建大型注水站不能适应当前注水开发的需要,因此急需体积小、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便于安装与移动的撬装注水站,其设备通过不断改良,污水处理技术日益娴熟,处理后的水质逐渐达到注水水质标准,解决了小区块注水开采难的问题。目前,杏子川油田在撬装注水设备应用效果很好,已建成多座撬装注水站,取得了较好的注水开发效果,逐步从规模注水向精细注水转变。  相似文献   
995.
传统无人机应用动态后处理?(PPK)技术时需要临时架设地面基站,增加外业工作负担.?以大疆精灵4实时动态定位(RTK)?无人机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距离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基站、地面基站的数据参与无人机PPK技术,并与无人机RTK处理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ORS基站相关成果受距离影响明显,离实验区域近时,其...  相似文献   
996.
陶庭叶  何蓉  丁鑫  陶征广  李水平 《测绘科学》2022,47(1):49-58,65
针对目前鲜有学者依据GNSS坐标时间序列数据对安徽省地区共模误差及噪声分析的问题,该文以安徽省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AHCORS) 2013年1月-2018年6月数据解算得到坐标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空间区域滤波,并计算水文负载、非潮汐大气和非潮汐海洋负载引起的位移单日时间序列,进一步对滤波前后的...  相似文献   
997.
使用TEQC软件评估了河北省地理信息局59个GNSS测站2019年1—9月的观测数据质量,结果表明:大部分测站的数据质量良好,满足地壳运动监测要求;11个测站数据多路径效应影响较大,通过数据处理等方式减小多路径效应MP1、MP2的影响,可用于地壳运动监测;SW01、SZHJ、SZJO、SZLF、SZWX五个测站数据质量较差,不建议用于地壳运动监测;SZKB测站数据质量在2019年6—9月明显提升,达到地壳运动监测技术要求,建议对其更长时间的数据做质量评价。对观测质量较差的SW01、SZHJ、SZJO、SZKB、SZLF、SZWX 6个测站数据观测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岩芯观察描述、铸体薄片鉴定、毛细管压力分析以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结合测井解释成果,分析了镇泾油田长6与长8油层组油井产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沉积相带、储层微观特征、裂缝发育程度、封盖条件以及储层伤害等是决定镇泾油田油井产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镇泾油田长8和长6油层组开发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沉积相带及其储层特征的差异,从改进油井施工工艺等方面入手,调整开发方案,改善储层的渗流能力,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相似文献   
999.
趋势预测法在长江下游干流径流量演变趋势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文气候条件的自然变化及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长江流域的入海径流特征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径流条件的变化势必对长江流域下游水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解长江下游干流径流的演变特点,为长江下游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运用趋势预测法分析了长江下游干流主要控制站大通站径流条件的年际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时段内,长江下游径流总体上呈微弱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湖北气象》2021,40(1)
基于湖北省地面加密自动站2010—2015年的分钟雨量数据,利用滑动累积的小时雨量识别短时强降水事件,对比分析了鄂东南、鄂东北、武汉、江汉平原、鄂西北和鄂西南等六个预报区域的短时强降水日数、频次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极端短时强降水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短时强降水年均日数有明显的局地特征,强降水中心主要集中在鄂东南、鄂东北、武汉、鄂西南等区域;月变化呈显著单峰型特征,峰值在7月。(2)短时强降水的频次分布也具有明显的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从月变化上看,江汉平原、鄂东南呈双月峰值分布(6月和7月),武汉和鄂东北地区的主峰在7月、次峰在6月,鄂西北和鄂西南地区的主峰在7月、次峰在8月;从日变化上看,鄂西北(04时和19时,北京时,下同)、鄂西南(01时和17时)、鄂东北(08时和16时)、鄂东南(07时和16时)呈双峰分布,江汉平原呈单峰分布(07时),武汉呈多峰分布(07—14时)。(3)极端短时强降水阈值范围为53~124.8 mm,具有夜发性特征,峰值在午后15时到凌晨01时,空间分布较为零散,相对而言,武汉地区观测到极端短时强降水的可能性最大,鄂西南和鄂西北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