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28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892篇
海洋学   80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36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受水利水电工程影响流域径流预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雒文生  王祥三 《水文》1991,(3):13-20
  相似文献   
92.
内蒙额济纳绿洲环境恶化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的自然概况和40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兴修水利工程、植被退化、片面追求目前的经济效益、短地行为等)造出水资源减少,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居延海干涸,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植被退化等.其中主要原因是黑河下游的地表水径流量减少,中、下游开发利用不合理所致.全流域的管理协调水资源是解决额济纳绿洲环境恶化的先决条件.进而才能落实生态平衡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3.
近50年来新疆天山山区水循环要素的变化特征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山山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高海拔,成为新疆地表径流的主要产流区域。近几十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的持续上升对该区域气温、降水、径流等水循环要素产生重要的影响。根据天山南北坡有关水文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系统地分析了该区域1960年代以来各水循环要素的变化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受全球变暖的影响,1980年以来整个天山地区气温和降水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10 a气温的升幅更为显著;对于降水而言,天山南坡降水增幅大于北坡,而南坡的西段是近10 a降水增幅最大的区域。受气温上升与降水增加的影响,天山地区出山径流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其中,近10 a天山南坡中西段河流出山径流量增幅最为显著,平均增幅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94.
采用M ann-Kendall法和最小方差法,对大沽夹河流域1966~2004年逐月实测径流数据进行均值变点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径流划分为水文变化特征相似的A(1966~1971年)、B(1972~1981年)、C(1982~1996年)、D(1997~2004年)4个时段。在此基础上借鉴年降水年内分配的向量法,提出了量化径流年内分配的集中度和集中期。结果表明:1.大沽夹河的不同水文年,其径流年内分配的特征不同。时段A集中度最小,时段D最大,4个时段变差系数为0.12。时段A和时段C的集中期比较接近,最大径流出现的时间均在7月下旬,时段B和时段D的集中期比较相似,最大径流出现的时间在8月中下旬。径流年内分配与降水年内分配两者呈显著正相关。2.用月径流量计算的集中度比径流年内不均匀系数具有更高的分辨能力和有效性,用月径流量计算的集中期对应的月份与月径流最大值出现的实际月份完全一致,径流集中度、集中期能够充分定量地表征径流在年内分配的非均匀性。  相似文献   
95.
塔里木河水资源利用的效益与生态损失   总被引:13,自引:17,他引:13  
李新  杨德刚 《干旱区地理》2001,24(4):327-331
针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引起的下游水量减少,进而导致生态退化,分析了近30年该河源流区地表水引用和河流水量变化关系,用分摊法估算了水资源利用的直接效益和恢复下游地表径流的恢复费用。  相似文献   
96.
张留柱  袁东良 《水文》2001,21(5):42-44
利用最小二乘原理,研究了实测径流量资料平差处理问题,并推导了参数平差法的具体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实例说明了利用此方法可以合理地消除实测径流量计算结果中的偶然误差,解决了实测径流量不同年份各站之间的矛盾,给出了客观、实用、可靠的径流计算结果,并可对实测径流资料进行精度评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97.
王子臣 《水文》2001,21(5):52-53
洪水灾害在自然灾害中占有很大比重。形成洪水的诸因素中,森林遭到破坏是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二道白河水文特性的分析,可见森林对调节洪水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
祁连山北坡流域冰川物质平衡波动及其对河西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7,他引:16  
祁连山北坡各流域发育有现代冰川 2 166条 ,总面积 13 0 8km2 ,冰储量 60km3,冰川融水补给河流约 8× 10 8m3·a-1,占河西地表总径流量的 11% .近 4 0a来 ,东段石羊河流域冰川物质平衡 (Bn)呈较大负平衡 ,Bn在 - 80~ - 12 0mm间 ;西段的讨勒河、疏勒河和党河流域冰川具正物质平衡 ,Bn在+ 5 0~ + 90mm ;黑河流域的冰川处于过渡区 ,其冰川物质平衡多年平均在 - 4 0~ + 4 0mm间 .冰川物质平衡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河流径流的变化 ,洪水坝河、党河和昌马河的冰川融水补给率达 3 0~ 4 0 %以上 ,东大河、大渚马河、马营河和讨勒河的补给率在 12 %~ 14 %之间 ,而西营河和梨园河仅有 7%左右 .冰川物质平衡逐年变化显示 ,2 0世纪 5 0~ 70年代冰川以负物质平衡为主 ,80年代开始向正的平衡开始转化 ,90年代以正平衡为主 ,主要是冬季气温上升引起的降雪量增加的结果 .在全球气温变暖情景下 ,东段冰川物质平衡将呈增加的趋势 ,西段冰川物质平衡将呈下降的趋势 ,将使西段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增加 ,而东段石羊河流域径流下降明显 .  相似文献   
99.
雅鲁藏布江流域地-气系统的水平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NCAR1980-1989年10年逐日00UTC、12UTC再分析资料及青藏高原降水、径流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水平衡特征,估算了雅鲁藏布江流域的蒸发、土壤和地下水含量。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流域夏季是水汽辐合区,降水大于蒸发;秋末到次年春季是水汽通量辐散区,蒸发大于降水。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径流的年际变化趋势同降水相近,径流主要是由降水补给的,径流峰值滞后降水峰值一个月。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壤及地下含水量从1~6月逐渐减少,7月以后开始增加,10月是土壤及地下水最丰富的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后期降水、蒸发、径流等呈增长趋势,这同ENSO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100.
王开湘 《地下水》2001,23(3):159-161
蔬勒河昌马峡出口一昌马大坝间河道存在径流损失的问题 ,早在 195 6年《疏勒河流域普查报告》中就提出了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 ,人们还在为 6 0 0 0万 m3年径流损失量的可靠性而争论着。为此 ,在收集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 ,经过 1997年的 12月 1日~ 1998年 11月 30日在昌马峡一昌马大坝间河段 4个观测断面“相当于一个水文年”的水文观测 ,对 6 0 0 0万 m3/a损失量的可靠性又一次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