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18篇 |
免费 | 899篇 |
国内免费 | 128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4篇 |
大气科学 | 420篇 |
地球物理 | 589篇 |
地质学 | 4883篇 |
海洋学 | 481篇 |
天文学 | 240篇 |
综合类 | 321篇 |
自然地理 | 7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199篇 |
2022年 | 259篇 |
2021年 | 235篇 |
2020年 | 176篇 |
2019年 | 187篇 |
2018年 | 150篇 |
2017年 | 140篇 |
2016年 | 158篇 |
2015年 | 182篇 |
2014年 | 303篇 |
2013年 | 254篇 |
2012年 | 281篇 |
2011年 | 279篇 |
2010年 | 265篇 |
2009年 | 281篇 |
2008年 | 276篇 |
2007年 | 284篇 |
2006年 | 274篇 |
2005年 | 270篇 |
2004年 | 230篇 |
2003年 | 308篇 |
2002年 | 329篇 |
2001年 | 422篇 |
2000年 | 262篇 |
1999年 | 224篇 |
1998年 | 210篇 |
1997年 | 222篇 |
1996年 | 199篇 |
1995年 | 173篇 |
1994年 | 129篇 |
1993年 | 100篇 |
1992年 | 135篇 |
1991年 | 99篇 |
1990年 | 106篇 |
1989年 | 82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库水涨落常诱发库岸滑坡变形破坏。为了研究库岸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变形机理,以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红岩子滑坡为对象,通过详细的地表宏观变形调查和对监测数据的深入分析,结合GeoStudio数值模拟,深入研究了该滑坡的变形特征、渗流场、稳定性及库水对滑坡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红岩子滑坡地表宏观变形显著,累计位移曲线呈“阶跃”式特征,库水下降是滑坡变形的主要诱发因素;库水位由850 m高水位集中下降至830 m以下时,位移阶跃启动,“阶跃”段的累计变形量占全年总变形量的90%以上,当库水位下降速率大于0.5 m/d时,滑坡加速变形;滑坡变形模式为蠕滑-拉裂,库水升降导致滑体内部渗透力的变化,对滑坡稳定性影响很大,引发滑坡“阶跃”变形。 相似文献
142.
以燎原井田已采区所揭露的层滑构造为基础,总结了该井田层滑构造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2#,3#煤层中层滑构造的差异性及其造成这种差异的的主要地质因素,并对层滑构造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3.
叶闻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27(3):16-18
广东三坑地热田位于吴川-四会深大断裂带的东北侧,三坑向斜岩溶盆地内。地下热水主要赋存于NE与NW向断裂构造及其交汇部位的岩溶裂隙发育带中。根据地热地质条件及水热对流系统分析,地下热水是在水热对流系统中由深循环高温构造裂隙水与浅循环8常温岩溶水混合而成。三坑地热田热水资源具有水温适中、水量丰富、水质良好、动态稳定等特点。开发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44.
灰岩区复杂的岩体和土体条件引发频繁的滑坡,严重影响了岩溶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以某高速工程典型的岩土双区滑坡为例,进行岩溶区滑坡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岩土体及地形是内因,路堑开挖是外因,强降雨是诱因,滑坡机制概括为开挖应力释放—降雨推移(Ⅰ区土体)—牵引(Ⅱ区岩体)。通过极限平衡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卸载后滑坡达到了基本稳定,但是在降雨工况下,滑坡依然处于不稳定状态。针对这种滑坡特殊成因,采用以抗滑桩为主的综合分区治理滑坡方案,处治效果良好,具有降低造价,加快施工进度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5.
剪切带型金矿中金沉淀的力化学过程与成矿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床类型,有关该类型金矿的成因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于剪切带中金的沉淀析出机制和成矿过程仍存在较大争议,对于赋矿部位的构造属性与矿床关系的研究尚显薄弱。对此笔者整理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剪切带型金矿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我国胶东金矿的研究实例,运用断层阀和力化学理论分析发现,无论是脆性还是韧性剪切带,无论是脉型还是蚀变岩型金矿,其成矿的关键部位均与构造应力集中而导致的脆性破裂(特别是R、T、R’破裂的产生)和碎裂作用以及(多期)岩体侵位密切相关,并且脆性破裂所导致的压力骤降从而引发流体闪蒸的力化学过程可能是造成金沉淀析出成矿的有效机制,其中多期岩体侵位所提供的流体是成矿的物质基础。此外,从国内外实例可以看出,剪切带中的脆性破裂不仅发生于脆性或脆韧性构造域,也可以发生在较深层次的韧性构造域中,尽管韧性域中产生脆性破裂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但这可能是韧性剪切带成矿的关键机制之一。最后,综合岩体、流体、剪切带三者对成矿的耦合作用,文中提出剪切带型金矿的成矿机理为:(多期)岩体侵位-热液活动-构造剪切-应力集中-脆性破裂(碎裂)产生-压力骤降-流体闪蒸-元素(金)析出,如此循环往复方可形成大型剪切带型金矿。 相似文献
146.
147.
本文构建以掺硼金刚石(Boron-doped diamond,BDD)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硫酸盐为电解质的电化学体系,考察了电流密度、pH值、硫酸盐浓度以及初始四环素浓度等四个因素对电化学氧化降解废水中四环素的影响,运用响应曲面法对运行参数进行优化;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检测技术分析电化学反应中产生的自由基,探究了间歇通电模式下电化学体系持续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四个因素对TOC去除率的影响大小次序为:电流密度>初始四环素浓度>初始pH值>硫酸盐浓度,其中初始pH值和硫酸盐浓度与电流密度和初始四环素浓度的交互作用对TOC去除率的影响较为显著;最佳运行参数为pH值为5,电流密度为100 mA·cm-2,硫酸盐浓度为0.25 mol·L-1,初始四环素浓度为1000 mg·L-1;间歇通电模式下,BDD电极表面产生的SO4·-等高活性物质间相互转化提供了体系的可持续氧化能力。该研究结果为电化学氧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节省能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8.
<正>The thermo-electric coefficients of twenty-six magnetite samples,formed either by magmatism or metamorphism,were tested by the thermo-electric instrument BHET—06.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efficient is of a constant value of about -0.05 mV/℃.It is emphasized that because every magnetite grain was tested randomly,the coefficient is independent of the crystallographic direction.This fact means the thermal voltage generated from a single magnetite crystal can be accumulated,and as a result a new thermo-electric field can arise when a gradient thermal field exists and is active within the earth's crust.Because magnetite is widespread in the earth's crust(generally appearing more in the middle-lower crust),there is more-than-random probability that the additional thermo-electric field can be generated when certain thermal conditions are fulfilled.We,therefore,used the thermo-electric effect of magnetite to study the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the presence of abnormal geo-electric fields during earthquake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 because gradient thermal fields always exist before earthquakes.The possible presence of additional thermo-electric fields was calculated under theoretical seismological conditions,using the following calcu-lation formula:E= - 0.159(σ×△T×φ×ρ_2×[(h~2-2x~2)cosα+ 3hxsinα]/ρ_1(h~2 +x~2)~(5/2)).In the above formula,σis thermo-electric coefficient of magnetite,△T is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cting on it,φis a sectional area on a block of magnetite vertic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thermal current.ρ_1 andρ_2 are the respective resistivities of magnetite and the crust,and h,α,and x,respectively,h is the depth of embedded magnetite block,αmeans the angle created by the horizontal line and ligature of the two poles of magnetite block,and x is the distance from observation point to projective center point of the magnetite block on earth surface.According to simulations calculated with this formula,additional thermo-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may reach as high as n to n×10~2 mV/km.This field is strong enough to cause obvious anomalies in the background geo-electric field,and can be easy probed by earthquake monitoring equipment. Therefore,we hypothesize that geo-electric abnormalities which occur during earthquakes may be caused by the thermo-electric effect of magnetite. 相似文献
149.
新疆第四纪盐类矿产的形成和控制因素——兼论“高山深盆”成盐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袁见齐教授“高山深盆”成盐模式,探讨新疆天山对第四纪盐类矿床的形成和控制作用,阐述了天山地貌、气候、水文特征与盐类矿产的分布规律和特征。认为“高山深盆”并非一定是四周环山的深盆,可以是某一高山与其间深盆或两侧盆地的有机组合。高山的屏障作用造成了垂直的气候分带,在潮湿多雨的山区利于成盐组份的析出并迁移到干旱少雨的闭流深盆中,形成盐类矿床。 相似文献
150.
中国白垩纪沙漠中的戈壁沉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戈壁是广义沙漠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沙漠研究尤其在古沙漠研究中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笔者根据近年来的古今沙漠的研究,讨论了戈壁的形成作用、中国白垩纪沙漠戈壁沉积和风磨石的形成和分布特征,以便引起广大同行的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