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2篇
  免费   626篇
  国内免费   1094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281篇
地球物理   252篇
地质学   4023篇
海洋学   327篇
天文学   242篇
综合类   252篇
自然地理   53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4篇
  194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崂山花岗岩地区含锶、偏硅酸矿泉水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崂山花岗岩地区矿泉水的特征。指出其矿泉类型为含锶、偏硅酸型,并讨论了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32.
33.
当宇宙射线的带电粒子流通过地球大气圈上层时,发生了氧和氮原子的裂变,并形成了^10Be同位素.这个过程的强度不仅与宇宙射线的数量有关,还决定于地球磁场的状态,因为地球磁场的减弱允许大量的带电粒子透入大气圈的深处.  相似文献   
34.
厦门YunDan港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35.
中国沿海大陆架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中国沿海大陆架已发现油气藏的基本特征,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规律,预测了含油气有利地区.著者强调复合油气田是中国沿海大陆架油气聚集的重要特征,概括了8种主要复合油气田类型,油气藏形成和分布,受沉积盆地类型和沉积构造演化历史所控制,有明显的规律性,各个沉积盆地又有其独特的主导因素.著者认为中国沿海大陆架虽然勘探程度很低,但有充分的依据说明,发现更多高富集、高产量油气田的前景是十分乐观的.  相似文献   
36.
卜文瑞  石学法 《海洋科学》2001,25(11):13-15
生物在大洋多金属结核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早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Greenslate1974年;Dugolinsky等1977年已注意到生物参与了多金属结核的生长。在大洋铁锰矿床形成过程中 ,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死亡浮游生物在下沉过程中的氧化分解为海底铁锰成矿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是成矿金属元素向海底富集的重要机制。生物的有机分解作用不仅向海底沉积物提供大量的微量金属元素 ,从而改变沉积物及孔隙水中微量元素的组成和浓度 ,而且改变了海底的沉积环境 ,特别是氧化还原环境 [1]。好氧和厌氧细菌的活动营造…  相似文献   
37.
文章从分析风暴潮的危害入手,探讨了风暴潮灾的形成原因,指出:异常天气系统的出现、天文大潮前后、地理环境因素和人类经济活动四条件相叠加,即会造成破坏性很强的风暴潮灾。针对同暴潮灾形成机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避免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38.
由于喜马拉雅山和西藏高原的隆起,增加了上新世末或更新世初中国西、中和东部的隆起差异,同时在中亚和中国西北部形成干燥地区,黄土开始在中国中北部堆积,结果,以前分散的河流体系汇合形成黄河,虽然Zhu(1989)赞同黄河形成于早更新世末,但Zhang(1989)认为黄河形成于晚更新世末,尽管这些结论不同,  相似文献   
39.
弧后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探讨:以东亚陆缘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弧后盆地大地构造体制的讨论,作者认为基属活化作用的产物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分析,作者提出结论认为,由于东亚岛弧系岩石圈的均衡作用及海沟外侧冷却大洋岩石圈块体的下沉拖曳牵引等作用,使软流圈在岛弧系下方发生分异,这种分异作用带动东亚陆缘向东扩张,从而产生弧后的张开。  相似文献   
40.
国外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对海岸沙丘的研究已从主要对其地貌形态的研究转向海岸海丘与海岸变迁尤其是全球变化关系的研究上,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的研究倍受关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里介绍了国外在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及其成果,并以此探讨了国内今后开展海岸沙丘形成与演化研究的主要方向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