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48篇
  免费   1866篇
  国内免费   3249篇
测绘学   177篇
大气科学   1450篇
地球物理   659篇
地质学   12879篇
海洋学   715篇
天文学   234篇
综合类   813篇
自然地理   936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393篇
  2022年   440篇
  2021年   457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428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428篇
  2014年   697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670篇
  2011年   653篇
  2010年   567篇
  2009年   614篇
  2008年   572篇
  2007年   547篇
  2006年   532篇
  2005年   557篇
  2004年   416篇
  2003年   511篇
  2002年   612篇
  2001年   747篇
  2000年   577篇
  1999年   512篇
  1998年   532篇
  1997年   532篇
  1996年   533篇
  1995年   499篇
  1994年   465篇
  1993年   389篇
  1992年   533篇
  1991年   481篇
  1990年   393篇
  1989年   306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46年   10篇
  1945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91.
992.
993.
从磁铁矿的标型特征论天湖铁矿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群子 《西北地质》1991,12(1):19-25
本文通过对天湖铁矿磁铁矿的标型特征(化学成分、晶格常数、反射率、氧同位素)研究后认为天湖铁矿为沉积变质成因,该矿床的磁铁矿在每个矿体及各个矿层内的特征基本一致,反映成因类似,而且其磁铁矿的标型特征既不同于岩浆矿床也不同于接触交代矿床和热液交代矿床,而与火山沉积矿床和变质矿床相近。  相似文献   
994.
根据矿物组合,我们在依苏阿地区鉴别出四种超镁铁质岩石类型:(1)橄榄岩(橄榄石+绿泥石+透闪石±镁铁闪石/直闪石+铬磁铁矿±菱镁矿±白云石±黑云母,或橄榄石+斜方辉石+铝铬尖晶石/含铁铬铁矿+透闪石+绿泥石);(2)绿泥片岩(橄榄石+绿泥石+透闪石+镁铁闪石+铬磁铁矿);(3)滑石-菱镁矿片岩(滑石+菱镁矿±叶蛇纹石+磁铁矿);和(4)蛇纹岩(叶蛇纹石+磁铁矿±滑石±菱镁矿)。不含斜方辉石橄榄岩遍布依苏阿岩带,并记录了变质历史的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高至600℃(伴随高X_(co_2))的进化变质作用,类似于由泥质和含铁建造组合所推断的温度条件;另一个阶段是接近450℃较低X_(co_2)条件下形成的以滑石-菱镁矿片岩或蛇纹岩为代表的退化变质作用。含斜方辉石的橄榄岩仅见于一处,作为铝质“束斑板岩”状角闪岩中的透镜体产出。这些岩石记录了变质历史的三个发展阶段:即早期的超过650℃的进化变质作用阶段,斜方辉石和尖晶石形成于这个阶段;随后是在大约560℃伴随有退化绿泥石生成的变质重新平衡阶段;进一步则是退化成滑石-菱镁矿组合阶段。保存在这些橄榄岩中的最早期(高温)热事件证据在依苏阿其它岩石类型中尚未发现。根据化学成分,我们区分出了三类橄榄岩:(1)岩石组A,其Ni>Cr、Al_2O_3低(3~5wt%)、SiO_2/(FeO+MgO)>0.4,具有LaN/YbN可达5、小的Eu负异常及变化范围为1~20倍球粒陨石的平滑分馏的REE特征;(2)岩石组B,具Ni>Cr、更低的Al_2O_3(1wt%)、SiO_2/(FeO+MgO)<0.4,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小的负Eu异常以及数值变化在1~3倍球粒陨石的折线式REE型式;和(3)岩石组C(原文是G,可能为笔误!)(束斑板岩状基质含斜方辉石的角闪岩类),其Cr>Ni、Al_2O_3含量较高(6~8wt%),具低REE丰度值(0.2~1倍球粒陨石),轻稀土<<重稀土和显著的负Eu异常特征。 B组橄榄岩的REE模式与太古代某些科马提岩的REE相似,而A组橄榄岩的REE模式与已报道的交代地慢超镁铁质结核的REE模式类似。但是,在A和B组样品中,具最高SiO_2/FmO的样品也具有最高的轻REE及Zr、Hf、U、Th等的浓度。橄榄石和富含不相容痕量元素的硅质组分之间的混合作用可以解释这种变化。这些特征似乎与依苏阿岩石的晚期蚀变无关,但可以代表变质前蛇纹石化/碳酸盐化作用期间交代元素的再分配。我们选择的解释是,A组和B组橄榄岩可能来源于具科马提岩性质的富橄榄石火成堆积岩的变质蛇纹岩。C组橄榄岩更多代表变质的橄榄石-斜方辉石-铬尖晶石火成堆积岩,该堆积岩来自与之伴生的“束斑板岩”状角闪岩的原始岩浆。依苏阿地区超镁铁质岩中没有一种能代表未被改造的早太古代地幔岩。对超镁铁质岩的变质历史和成因的这些对比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含斜方辉石橄揽岩是继高温事件后侵位于依苏阿地区,或这种高温事件的证据对于依苏阿地区的其它所有岩石类型来说均已消失了,那么还有什么能使那些与岩石学观察相矛盾的事实得以一致起来呢。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发现了那些虽然简单但真实地记录了变质作用初期某些区域性变化的证据。在这两种情况中,我们的研究都为依苏阿地区复杂的多期变质演化提供了附加证据。  相似文献   
995.
在两种相邻矿物边界上生长出第三种矿物的现象称为界生。界生现象在长白山区赤柏松镍矿田诸含镍基性辉长苏长岩岩体中广泛发育。通过研究,作者提出界生现象的多种成因观点,并在矿物学、矿物化学与热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把界生现象区分为原生与次生两大类。研究不同成因的界生现象可提供大量地质成因信息,用手成岩成矿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6.
997.
The Shexian gneissic granodiorite in southern Anhui trends NE 55° from Shexian in the west to Guitoujian in the east with a length of 22 km and an outcrop area of 32 km. It was considered formerly to be Caledonian on the basis of a biotite K-Ar age of 474 Ma (1982). However, new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it may be Early Jinning in age as shown by: (1) it is found intruding into the Mid-Proterozoic Shangxi Group and is unconformably overlain by the Sinian Xiuning Formation, and (2) a zircon U-Th-Pb age of 928 Ma is obtained for the pluton. The pluton is composed of plagioclase (An=27.37%), K-feldspar(14%), biotite(16%) and quartz(32%). Accessory minerals are ilmenite (150g/T), xenotime (15g/T). garnet(25g/T), monazite(10g/T), zircon (20g/T) and apatite (104g/T). Pe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rusion are:(l) Al-enrichment (A/NKC=1.30); (2) H2O enrichment (H2O= 1.74%); and (3) low oxidation index (f ’=0.10). It belongs to the continental crust transformation type as evidenced by: (1) MF and Mg/Y values of biotite are 0.41 and 0.31 respectively; (2) (87Sr/86Sr)=0.71119; (3) δ Eu=0.52; and (4) A/NKC=130. The Shexian pluton is therefore considered as a product of melting of phyllite at depth in the light of similarities in trace element and REE contents with the phyllite of the Banxi Group. Calculations of REE batch partial melting indicate that it may have resulted from 75% melting of the Banxi phyllite.  相似文献   
998.
试论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与行动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军  杜道生 《测绘通报》1994,(6):13-16,29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今对地理信息与服务的新需求,继而讨论了地理信息产业形成发展的趋势和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之上,论述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建设和发展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开展地理信息应用工程、设计和发展空间型决策支持系统,分析提出了发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若干行动对策;文章还分析讨论了测绘业在这种新型地理信息产业中的作用和行动对策。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从天气学和物理量场角度,分析了“94·6”桂北三地区的暴雨过程,归纳出这次过程的特点及成因,为做好暴雨预报服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1.地震参数1992.7.17.19—07—28.8,29°18',103°41'M_L:3.5,I_0=V(震源深度3-4千米,宏观方法1千米。2.铜街子电站及库区 ̄①位于一中强地震带上的少震、缺震地段──马边~峨眉间。名山-马边-永善,大关北北西走向地震带以总体上较密集的小震和中强震、个别达7级的强震连续条带状分布著称。尽管它有别于浅~深贯通型活构造带、仅有多支、多方向短小构造线断续相连,但它的两侧各100千米分别与著名的“三河强震带”(南西测)自贡-南溪带(北东侧)有规律地平行排列。三者的新构造活动性、最大震级及其同等震级复发周期、地震活动秩序……都表明:自川西高原强震区向四川盆地区存在的某种递进以至消减的成生联系。这是四川地震构造动态中的一大特色。名山-大关带长约300千米。5级以上地震主要集中于两头:北段峨眉-洪雅(长50km)和南段马边-大关(长100km),其主要构造背景是与北东向的龙泉山-峨眉断裂带和 华蓥山-巧家断裂带分别交切,构成的复合部位。峨眉-马边间约70km的中段却一直没有5级以上地震发生的记录;唯一的一年内两次4.2和4.8级地震发生在1967.5.5和5.29,地点为峨边和福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