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41篇 |
免费 | 1567篇 |
国内免费 | 158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377篇 |
大气科学 | 777篇 |
地球物理 | 1647篇 |
地质学 | 3742篇 |
海洋学 | 1395篇 |
天文学 | 364篇 |
综合类 | 1886篇 |
自然地理 | 60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2篇 |
2023年 | 785篇 |
2022年 | 1008篇 |
2021年 | 1110篇 |
2020年 | 766篇 |
2019年 | 955篇 |
2018年 | 623篇 |
2017年 | 700篇 |
2016年 | 751篇 |
2015年 | 835篇 |
2014年 | 1250篇 |
2013年 | 903篇 |
2012年 | 1030篇 |
2011年 | 991篇 |
2010年 | 924篇 |
2009年 | 979篇 |
2008年 | 958篇 |
2007年 | 832篇 |
2006年 | 708篇 |
2005年 | 682篇 |
2004年 | 593篇 |
2003年 | 597篇 |
2002年 | 597篇 |
2001年 | 411篇 |
2000年 | 308篇 |
1999年 | 223篇 |
1998年 | 212篇 |
1997年 | 197篇 |
1996年 | 154篇 |
1995年 | 135篇 |
1994年 | 129篇 |
1993年 | 107篇 |
1992年 | 108篇 |
1991年 | 91篇 |
1990年 | 85篇 |
1989年 | 71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4篇 |
1977年 | 4篇 |
1974年 | 4篇 |
1964年 | 3篇 |
196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993.
基于GIS的区县级暴雨洪涝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其中以暴雨洪涝灾害表现最为明显。文章基于灾害系统理论及风险评估原理,利用基础地理数据、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历史灾情数据等,分别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评价指标,建立基于评价因子的暴雨洪涝风险评估模型,并指出区县级暴雨洪涝风险评估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包括数据空间化、气象数据的序列延长、参数的确定等。最后以暴雨洪涝多发地区福建省石狮市(县级市)为研究区,利用GIS技术生成100 m×100 m分辨率的致灾因子危险性空间分布图、孕灾环境敏感性空间分布图、承灾体易损性空间分布图、防灾减灾能力空间分布图、暴雨洪涝风险评估空间分布图。结果显示:风险最高地区主要位于湖滨街道和凤里街道;其次是祥芝镇东部和西部,灵秀镇大部份地区、蚶江镇中南部、宝盖镇中南部和锦尚镇大部分地区;风险较低的地区主要是蚶江镇北部、宝盖镇北部和永宁镇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994.
贵州洞穴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水文地质图和地形图为基础,利用ArcGIS对境内近5000个洞穴洞口海拔、经纬度提取及所在地层、岩性、水系、构造划分,并运用最邻近指数、空间分析与耦合分析处理,研究了贵州全省4960个洞穴的分布特征,探讨了洞穴空间格局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贵州洞穴进行点格局分析,得出最近邻指数为0.53,泰森多边形检验其变异系数达72.469%,符合凝聚分布模式;并采用点密度函数将全省洞穴划分为4个集聚区和1个弱影响区,即遵义—铜仁强影响区、毕节强影响区、黔西南—六盘水强影响区、贵阳—安顺—黔南强影响区和黔东南弱影响区。其中贵阳—安顺—黔南强影响区是洞穴最主要的分布区,占全省洞穴总量的36.63%,该影响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4.67%。贵州洞穴分布呈西密东疏的分布特征,形成明显的“片状”格局。在其研究背景下,地层、岩性、构造、气候、水文、海拔等因素主要制约洞穴的分布、数量、空间格局及其发育。 相似文献
995.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Sea Level Pressure (SLP) the Mid-to-Low Reaches of Northern Hemipheric and Precipitation over of the Yangtze Riv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Northern Hemisphere Sea Level Pressure (SLP) and precipitation over the mid-to-low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PMLY) is analyzed jointly using the multi-taper/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method (MTM-SV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narrow frequency bands are obtained from the local fractional variance (LFV) spectrum. Significant interdecadal (i.e., 16-to-18-year periods) and interannual (i.e., 3-to-6-year periods) signals are identified. Moreover, a significant quasi-biennial signal is identified but only for PMLY data. The spatial joint evolution of patterns obtained for peaks in the LFV spectrum sheds light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SLP and PMLY: the Arctic Oscillation (AO) modulates the variability of the PMLY while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PMLY is in phase with the Northern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 and the Northern Pacific Oscillation (NPO). 相似文献
996.
几类区域性暴雨雷达回波模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2007-2008年湖北省暴雨过程为研究对象,按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定义,通过分析地面雨量资料筛选出32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在对比分析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回波形态、结构、暴雨落区以及主要影响天气系统的基础上,概括了湖北省区域性暴雨雷达回波模型.结果表明:典型区域性暴雨雷达回波形态有逗点状暴雨回波、涡旋状暴雨回波、涡带结合型暴雨回波和带状暴雨回波等4类,它们分别与锋面上中尺度气旋波扰动、川东低涡系统的发展、低涡发展与梅雨锋结合和气旋波上准静止锋面切变线的形成等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97.
基于市级尺度的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空间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城市中观尺度,以中国333个城市数据为基础,运用多维变量测度中国城乡协调度及空间差异,并对其演变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① 2004~2014年间,中国城市尺度下的城乡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② 城乡相关系数整体上在波动中呈递减趋势;城乡收入差异相对较大;城乡增长率逐渐缩小,且呈现倒U型。③ 中协调区的空间格局占多数,且中协调区和低协调区具有扩大的趋势。④ 中国城乡协调度存在区域间差异:东部地区协调度表现为上下波动,且增长趋势不明显;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整个研究时段的城乡协调度则呈现倒U型。⑤ 改革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愈高,其城乡相关系数、城乡收入差异、城乡增长率差异和城乡协调度排名相对愈好。⑥ 中国城乡协调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因素多与中国当前政策、经济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98.
999.
在实地农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把农户活动空间划分为局部(L)、村庄(V)、区域(R)和国家(N)4个尺度空间,分析农户活动空间策略;并构建多元逻辑回归模型,从农户特征、地理因素分析农户活动空间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活动空间选择方面,农户往往以局部空间为基础,向其他活动空间拓展,采取空间组合策略。各活动空间对农户收入的贡献程度不同,国家活动空间对农户收入贡献最大。影响因素方面,农户所处的区位、拥有的劳动力数量显著的影响农户活动空间策略选择;初中教育水平对农户在区域、国家尺度上的活动影响显著;较少的耕地与农户活动空间策略选择具有相关性;通达性主要影响区域尺度活动空间选择。镇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活动空间策略选择整体上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度评价是对土地资源需要保护的优先级别进行评价。以长沙市为例,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和数据管理功能,采用栅格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针对研究区域主要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问题,建立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度评价模型,实现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度评价,评价结果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