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7篇
  免费   1021篇
  国内免费   1347篇
测绘学   145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2297篇
地质学   2456篇
海洋学   465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380篇
自然地理   169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2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6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6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孙闯  张向东  刘家顺 《岩土力学》2013,34(10):2954-2960
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及量化GSI围岩评级系统,分析岩体强度弱化行为,总结出确定岩体峰值及峰后强度参数的方法,提出应变软化模型的简化计算方法,并以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为工具,采用收敛-约束法对深埋大断面隧道支护结构及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出支护结构安全系数。通过分析得出:随着围岩应力释放,岩体软化参数随之减小,岩体强度弱化行为突出;高地质强度GSI指标(GSI=75)的岩体虽然强度弱化程度较大,但围岩的变形量仍然较小,而低GSI指标(GSI=25)的岩体表现出了理想弹塑性行为;提出的简化Hoek-Brown应变软化模型适合应用于隧道中岩质相近区段围岩的研究;采用收敛-约束法对隧道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可为隧道工程的初期支护优化设计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2.
以西安市昆明路地下综合管廊穿越f3地裂缝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地裂缝错动作用下分段地下综合管廊的变形与受力特征。结果表明:地裂缝错动作用下地下管廊顶板竖向沉降变形整体上呈现反“S”形特征,其变形量随地裂缝错动量的增大而增大;管廊结构纵向变形大致可划分3个变形段即下盘翘曲变形段、不均匀沉降段和上盘整体沉降段;在管廊设计使用寿期100 a内地裂缝错动量为50 cm时,管廊接头部位顶板的水平位移在地裂缝带处达到峰值,为4.1 cm,而底板水平位移为3.2 cm,管廊接头部位易发生张开、错位破坏现象,应予以加固;在地裂缝带附近,上盘管廊底板的接触压力减低至0,存在底板脱空现象,应预留注浆孔便于必要时进行注浆加固处理,而下盘管廊底板的接触压力则有明显增大的趋势;当地裂缝错动量超过20 cm时管廊结构顶、底板的拉应变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管廊变形破坏模式主要为拉张破坏。研究结果可以为西安市及其他地裂缝发育区地下综合管廊穿越地裂缝带的结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3.
地形变资料求解应变值的尺度相对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统计分析入手,研究了地形变资料求解地壳应变值的尺度相对性问题.发现应变值与计算图形尺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随着图形单元尺度增大,应变值的统计平均值和均方差呈幂指数衰减的分布特征.据此提出了利用地形变资料求解应变场时,进行应变值尺度归化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归化方法.  相似文献   
284.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隧洞围岩变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森  杨圣奇 《岩土力学》2011,32(1):63-69
由于在许多实际条件下,比如节理岩体中,线性的M-C准则不太适用,非线性的Hoek-Brown比较适用,因此,可以尝试使用这一非线性屈服准则对洞室变形进行研究。研究隧洞变形时,将围岩分为弹性区、应变软化区、塑性流动区。采用Hoek-Brown准则和非关联流动法则对洞室变形进行了理论推导;软化区域围岩参数随着塑性变形增加而变化,解析法难以求得应力,采用龙格-库塔方法进行数值计算,求解得到塑性软化区和流动区半径,并最终求得洞室变形。通过算例计算表明,在不考虑软化区和流动区时,方法和Carranza-Torres计算结果相差甚小;随着原岩应力的增加,膨胀角对洞室变形的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285.
勘误     
《岩土力学》2015,(3):890
<正>发表于《岩土力学》2013年第34卷第10期的论文"圆柱孔破损膨胀土强度和变形特性的CT-三轴试验研究"一文(作者:汪时机,韩毅,李贤,石朗晶,张雅倩,陈正汉)中有如下几处错误:(1)第2767页图9(a)、9(b),第2768页图10(b)纵坐标轴名称"体应变/kP a"应改为"体应变/%"。(2)第2768页图10(a)、10(b)的图例"净围压:50 k Pa、净围压:100 kP a、净围压:200 kP a"应改为"无孔试样、2 mm中孔试样、8 mm中孔试样"。现将图9、10修改如下:  相似文献   
286.
规划设计要强化弹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普及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观念和城求正发生变化;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生态建筑,智能建筑正向我们走来。人们应运用弹性思维,克服传统思维的局限,在规划设计中适应变化,留有灵活性和可改造性,既能满足当前之需又对以后发展留有空间。  相似文献   
287.
高应力深部洞室模型试验分区破裂现象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经典的芬纳公式为手段,以观察到分区破裂现象的模型试验为背景,通过对简化后的圆形巷道围岩应变场和能量场的分析,发现极限平衡区边界存在径向应变的不连续性和弹性变形能的聚集性。认为与开挖洞室呈同心圆的环状断裂的形成,是极限平衡区在边界上由于应变场的不协调而导致的与弹性区的断裂分离。而分区破裂的产生,则是这种断裂分离形成后极限平衡区向深处发展的结果。解释了分区破裂产生时洞周围岩应变和位移随距离洞室增加呈波浪形变化的非单调性规律,给出了分区破裂形成后各破裂区半径的表达式,关系式表明各破裂区之间存在等比关系,比值与地应力状态及围岩力学参数有关。将分区破裂模型试验的参数代入该式,可得,n =1.1左右,与实验完成后剖开模型的各破裂区分布特征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88.
针对曹妃甸工业园区液化天然气储罐地基加固过程中所引起的地面振动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现场强夯振动观测记录进行统计分析、频域分析以及规律拟合,给出了吹填砂场地上强夯所引起的地面振动衰减规律、振幅(振速)随夯击次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强夯振动的主频变化规律,并就场地周围已存的海堤工程和天然气储罐工程进行了振动安全评估,为现场强夯施工参数的选取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也弥补了国内对于类似场地振动特性研究不足的局面。  相似文献   
289.
岩土材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重力沉积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横观各向同性。为了更好地研究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破坏机制,基于Christensen提出的破坏准则应与弹性应变能函数相协调的思想,推导了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弹性应变能,通过应变能的分解和整理,分析了应变能中各项所表示的物理意义,确定了级数展开的基,从而使得应变能函数和材料破坏准则在形式上具有一致性,最终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脆性横观各向同性材料的破坏准则。该准则由5项能够与弹性应变能相协调的部分组成,仅包含5个独立且物理力学意义清晰的参数。基于常规试验给出了5个独立参数的确定方案。通过与Tsai-Wu准则及已发表的多组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准则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90.
不同温度条件下冻结兰州黄土单轴试验的CT实时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了与CT扫描系统配套使用的三轴仪。改进后三轴仪由控温精度达到±0.1℃的压力罐和加载装置组成,能够实现对冻土力学试验过程真正的CT实时动态监测。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冻结兰州黄土单轴压缩过程进行了CT动态扫描, 得到如下结论,应变0~0.7%的阶段,试样发生弹性变形,CT数轻微增大;应变0.7%~6.5%的阶段,开始发生塑性变形,但还没有发生损伤,CT数变化不大;当应变大于6.5%时,试样的CT数明显变小,损伤开始发生,直至应变达到10%时,试样发生破坏,随后CT数也急剧减小。因此,冻结兰州黄土的屈服应变为0.7%,损伤应变临界值为6.5%,破坏应变临界值为10%。另外,温度对试样的CT数也有影响,在-0.6~-1.7 ℃的温度范围内,试样CT数变化具有很明显的规律,即温度越低,CT数越小,在-1.7 ℃和-5 ℃试验条件下CT数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