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用我们在1990年提出的带头地震,即异年倍九法来讨论1998年1月10日张北尚义6.2级地震的发震日期,以供今后在临震预报中参考。  相似文献   
32.
张北-尚义地震前的地下流体异常及其跟踪预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北-尚义地震前华北北部地区存在为期两年以上的地下流体高值中期异常;近一年来该区地下流体异常此起彼落并与某些中等或中强地震活动遥相呼应;震前两个月距震中100~200km的地区出现典型的地下流体短临异常。两年来跟踪上述异常,不断修正对震情形势的认识,震前半个月做出较为成功的短临预报  相似文献   
33.
张北-尚义地震与大同-阳高地震地震活动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志辉  楚全芝 《地震地质》1998,20(2):77-178
张北-尚义地震与大同-阳高地震虽然相距不远,但在地震活动性上有较大的差异。大同-阳高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断裂带附近微震活动、震源邻区地震活动趋势、地震活动空区展布和余震分布都与北东或北西向这组共轭构造一致;张北-尚义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断裂带附近微震活动、震源邻区地震活动趋势、地震活动空区展布和余震分布则与近南北或近东西向这组共轭构造平行。产生这种方向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构造条件的差异以及附加应力场的不同  相似文献   
34.
张北-尚义地震典型地段的地表破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车用太  刘五洲 《地震地质》1998,20(2):84-182
张北-尚义地震引起了局部地表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地裂缝、河岸坍塌、巨石滚落、喷砂冒水、冰面开裂等现象。对典型地段的地表破坏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地裂缝优势走向为NNW与NWW向,可能与发震构造一致  相似文献   
35.
张北地震前地壳形变异常及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8年 1月河北省张北 6 .2级地震前 ,在震中区西部存在一个幅度为 2 0mm的隆起异常区 ,震后异常恢复。根据张北地区 1984~ 1991年的水准测量资料 ,反演地震孕育期间的力学参数 ,结果显示震源区受力增加了32× 10 14 N ;力系中心位置为 4 0 .99°N ,113.99°E ,力系的方位角α =2 8.6 5°,力系的倾角 β =- 17.19° ,与后来实际发生地震的震中及震源机制十分接近 ,与华北地区区域应力场也基本一致。理论形变图与实测图大体相似。  相似文献   
36.
张北6.2级地夺前廊坊市区域内4口浅井的水位变差研究表明,这4口井的水位变差在张北地震前显示出明显的中期和中短期异常变化,存在着“正值上升→下降→负值→地震”的规律。认为浅井水位作为一种附加力源,以流体载荷、孔隙压力、化学腐蚀的形式作用于地壳岩石,对张北地震的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7.
采用张北、丰宁、怀来建站以来气象资料 (气温、地表温度、降水、风速 ) ,分析了研究区 40余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研究区温度上升的速度持续增加 ;其中 1 985年是研究区气候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1 985年以前气候变化幅度较大 ,1 985年以后变化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8.
张北6.2级地震前五里营井水温与水位异常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春林  孙振璈  聂玉秋 《地震》1999,19(4):387-392
介绍五里营综合观测井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的前兆异常及震时,震后效应。这次异常的主要特点是水温、水位二项异常几乎是同时出现,逆向发展,这种异常关系一直持续到张北地震震时才转变为同步,同向变化,为多年以来在地下流体综合观测资料中所少见。  相似文献   
39.
根据张北地震序列的地震活动特征,利用张北震区1998年1月~1999年3月间145个3 级左右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应用Gephart(1990)的应力张量反演方法,研究张北地震序列构造应力张量的总体变化特征和时序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强余震发生前,应力张量的波动幅度不是很大,震源及附近地区的构造应力作用较强,强余震发生后,应力因发生破裂而重新分布。而且震源区的构造应力场方向与华北地区的构造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说明张北主震和强余震都是在华北统一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40.
从山西测震学资料入手,在核实异常的基础上,总结了1989年以来华北北部3次6级左右地震前的异常,并对该方法的映震能力进行了初步检评。指出,这些地震前,山西北部存在着地震空区和条带异常,在山西大同—阳高老震区还存在着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