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8篇
  免费   1876篇
  国内免费   1443篇
测绘学   842篇
大气科学   1843篇
地球物理   4248篇
地质学   3933篇
海洋学   562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545篇
自然地理   145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372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562篇
  2013年   501篇
  2012年   551篇
  2011年   532篇
  2010年   481篇
  2009年   502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436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423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415篇
  1999年   339篇
  1998年   349篇
  1997年   257篇
  1996年   289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航磁异常轴向特征提取算法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通过分析航磁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一种在平面等值线追踪基础上,根据封闭等值线之间的关系并应用离散卡洛变换,自动检测和绘制航磁异常轴向图的方法,将该方法用于新疆某地航磁异常分析,发现了断裂构造,有效地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2.
华北地区部分井孔稀有气体异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近年来华北地区宝龙等 3口井稀有气体的显著异常 ,并据其特征与井孔水位动态的关系 ,对稀有气体异常的成因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水位下降 10 0mm ,岩层孔隙、裂隙中的气体体积膨胀 0 0 0 90 % (气体体积百分比 ,下同 )左右。由于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岩层孔隙压力减小 ,积聚在岩层孔隙、裂隙中的气体体积膨胀溢出 ,导致井孔地下水中稀有气体含量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异常是干扰因素所致 ,不是地震异  相似文献   
143.
赵慈平 《地震研究》2002,25(2):140-148
2001年云南澜沧5.0、施甸5.2,5.9,5.3、宁蒗5.8、楚雄5.3和江川5.1级地震前,云南49项水氡前兆中的一些台站出现突出的异常。研究发现,根据这些异常项的异常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历史震例,可对这几次地震预报的三要素,尤其是地点和时间做出较好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4.
川滇地区地震(Ms≥5.0)破裂类型与前兆异常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川滇地区 31次 (组 ) 5 .0级以上地震与余震次数的关系进行了统计 ,结合“强地震分为走滑型地震和断错型地震”的理论 ,确定了各次 (组 )地震的破裂类型。从物理机制上对地震破裂类型与震前前兆异常分布关系进行了讨论 ,由此进一步探讨了 5 .0级以上地震震后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45.
通过分析认为乌鲁木齐地区的年降雨、年气温对新 0 4号井、新 1 0号井水位和新 1 0号泉流量没有明显干扰。新 0 4号井、新 1 0号井和新 1 0号泉的震兆特征是 0 4号井水位为负异常 ,1 0号井水位、1 0号泉流量为正异常 ,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观测点所处的构造环境有关。预测了新疆及邻近地区未来一年或稍长一段时间内有发生 7级左右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6.
乌鲁木齐10号泉He含量变化的映震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监测泉点的水文地质概况入手,结合近19年来的资料分析了10号泉水中氦含量变化的映震特征:氦含量变化的地震前兆异常基本上都是正异常,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泉点即流量测值遵循:背景值一趋势性上升(或突升)-最高值-趋势性下降(或突降)-恢复至背景值的变化过程。而地震常常发生在氦含量由高变低的过程中。最后初步认定了泉点较好的地质构造环境和氦特有的化学特性是该泉氦具有映震灵敏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7.
山西地电中短期前兆异常识别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傅氏滑动法、动态距平法、速率法、均值法等对山西大同台、代县台、临汾台的地电异常进行了分析 ,对地电阻率异常的判定、预报方法效能进行了评价 ,对不同的台站 ,从正常的变化形态中找出了突出异常的有效方法 ,从中提取出因地壳应力变化引起的地震前兆异常 ,结果表明 ,5 .0级以上地震在Δ=15 0 km范围内有明显的中短期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48.
1999年 11月 1日 ,在山西大同—阳高一带发生了 Ms5 .6地震。山西离石地震台依据该台地倾斜观测出现的异常 ,震前对这次地震作了较好的短临地震预报 ,为了探讨单台地震预报的方法 ,在该次短临预报的基础上 ,进一步用差分法、滤波法、矢量法、形态分析法对观测资料作了进一步的处理 ,发现该台地倾斜震前异常反映较好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指出 ,这对山西的地震监测预报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9.
对山西北部至晋冀蒙交界地区中强地震前的 4 .0级地震进行了研究 ,得出其特征为异常增强—异常平静—信号地震的结论 ,认为该区某些 4 .0级地震活动似可作为某些中强地震的前兆地震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0.
ENSO循环过程对南极海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 1 951- 2 0 0 2年NINO特征指数 (NINO1 +2 ,NINO3 ,NINO4 ,NINO3 .4)和 1 973-1 998年南极海冰北界范围以及 1 950- 2 0 0 1年SODA海洋温度资料。首先分析探讨了在ElNi no期间 ,堆积于赤道东太平洋的异常暖水在南半球的传播途径 ,进而研究了ENSO以及东南太平洋异常海温场与南极海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ElNino期间 ,堆积于赤道东太平洋的异常暖水 ,是沿秘鲁和智利沿岸向极传播。其传播过程持续大约 1年的时间 ,但未发现沿南赤道流的西传现象。ENSO循环过程与南极海冰变化存在一定联系 ,特别是Amundsen Belling shausen海和南极半岛海冰的变化与ENSO暖事件 (ElNino)较为密切。当ElNino事件发生后 ,时滞 2年左右的时间 ,Amundsen Bellingshausen海和南极半岛的海冰将出现明显的减少现象 ,特别是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最为明显。ElNino事件对南极海冰的影响过程是 ,堆积于赤道东太平洋的大量异常暖水 ,沿南美 (秘鲁和智利 )沿岸近海向极地传播 ,异常暖水的这种向极传播过程将引起近极的海温场出现异常升高 ,最终导致Amundsen Bellingshausen海和南极半岛地区的海冰减少。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Amundsen Bellingshausen海和南极半岛的海冰出现明显减少的趋势 ,与这一时期的ElNino事件的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