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篇 |
大气科学 | 2篇 |
地球物理 | 6篇 |
地质学 | 31篇 |
海洋学 | 11篇 |
综合类 | 9篇 |
自然地理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8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在全球油气资源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国内外学者对其概念、分类尚存在一定争议。普遍认为非常规油气资源是指不能用常规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勘探开发的一类资源。依据其成因、相态、储层类型、圈闭类型的区别,对其重新进行分类。我国非常规资源量丰富,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国内三大油气公司及科研院校积极研究,在开发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 相似文献
53.
54.
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气藏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以塔河油田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气藏是受构造—岩溶旋回作用控制、由多个缝洞单元在空间上叠合形成的复合油气藏,勘探开发难度比较大。塔河油田是我国第一个以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气藏为主的古生界海相大油气田,勘探开发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勘探与开发的思想和方法体系,具体介绍了已经形成的七个主要技术系列,包括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评价技术、超深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等。应用这些技术系列,在塔河油田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油藏采收率及开发井的建产率,增加了油气藏的可采储量。 相似文献
55.
段建刚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10)
目前,大部分测绘单位的地形图制图软件都采用南方CASS软件,但其功能上存在一些不足,而Arc GIS软件的某些功能恰好可以弥补。同时,借助于Arc GIS COM组件技术开发Auto CAD功能插件,以完成Arc GIS与CASS软件的功能整合。 相似文献
56.
针对江苏瓦庄油田窄条状、长井段、多油层、薄互层、多断层的特点,采用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的技术思路,在构造研究、精细地层对比、沉积相分析和测井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油藏地质模型,以该模型为静态地质模型进行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在历史拟合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开发层系、油井距断层距离、分层配注的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得出了该类油田合理的开发政策,为油田的开发生产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7.
58.
世界页岩气资源丰富,但由于页岩地层渗透率很低,目前还没有广泛开发。水力压裂技术是页岩气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广泛用于页岩储层的改造。介绍了水力压裂作业的压裂设计、裂缝监测、压裂液配制和添加剂选择,以及常用的压裂技术,包括多级压裂、清水压裂、同步压裂、水力喷射压裂和重复压裂。结合国外页岩气开发的实例和国内压裂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各种压裂技术的适用性。研究认为,清水压裂是现阶段中国页岩气开发储层改造的适用技术,开采长度(厚度)大的页岩气井,可以使用多级分段清水压裂技术。同步压裂技术是规模化的页岩气开发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59.
煤系叠合型气藏是含煤地层煤系气特有的关键成藏类型,煤系叠合型气藏的发现、勘探开发实践与研究探索为我国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新领域和新思路。提出并阐述煤系叠合型气藏的概念、主要类型、发育特征和赋存分布,探讨煤系叠合型气藏的形成条件、成藏过程、成藏模式,揭示其形成机理,重点讨论2种主要类型煤系叠合型气藏的地质适配性勘探开发技术模式,分析前瞻了煤系叠合型气藏在煤系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表明:我国发育(分流)河道砂体与煤层接触型(华北型)、煤层?砂岩–泥岩互层型(华南型)、煤层–砂岩–泥岩互层夹砂砾岩型(东北型)3类煤系叠合型气藏,分布赋存分别以华北地区山西组、华南地区龙潭组和东北地区城子河组为代表;沉积作用是煤系叠合型气藏的关键主控地质因素,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泥炭沼泽、分流河道、支流间湾的沉积微相组合为煤系叠合型气藏的有利沉积相序组合;煤层为主的叠置复合储层结构和岩性圈闭是煤系叠合型气藏的重要特征,统一的含气系统和压力梯度一致是其本质特征;含煤段煤层/砂岩/页岩不同类型储层间发生能量物质传递和平衡、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间运移和相态转化是煤系叠合型气藏形成的主要机理,喜马拉雅期是华北地区山西组煤系叠合型气藏成藏关键期;高分辨率地震岩相解释识别气藏与虚拟产气层合层开发是华北型煤系叠合型气藏勘探开发技术模式的关键特征,“层段优选、小层射孔、分段压裂、投球分压、合层排采”构成华南型煤系叠合型气藏勘探开发技术模式的核心内涵。这些技术模式已得到应用并将为我国煤系气共探共采和深层煤层气高效开发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60.